张志海,尹新蚕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上海200233)
党中央三代领导人同媒体打交道的实践与启示
张志海,尹新蚕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上海200233)
摘要:党中央三代领导人将新闻媒体视为党联系人民、联系世界的纽带,并以友善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务实的作风与灵活的睿智对待中外记者的采访活动。党中央三代领导人新闻实践所形成的基本经验,为现代领导干部的行政传播与媒体沟通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领导者;新闻媒体;行政传播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新闻媒体事业,将新闻媒体看作是党的重要的舆论工具,也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主渠道和重要载体。党的新闻媒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进程相结合的产物,是党的三代领导人集全党新闻工作、舆论工作、宣传工作的理论创新在新闻事业中的体现,更是党中央三代领导人的自身新闻实践的智慧结晶,其不仅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指导思想,也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行政传播理念的根本指针。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主要的领导人,也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开创者和新闻理论的奠基者。毛泽东新闻宣传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成熟与毛泽东本人新闻实践的经历有着直接的联系。毛泽东早年受激进报刊的影响而接受了先进的思想,走上了争取民族解放与自强的道路。他参加过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主编过《湘江评论》周报、《新湖南》周刊等刊物,在著名报刊,如当时北京的《新青年》、上海的《申报》、上发表过文章。早年毛泽东就从政治的角度来审视新闻媒体,通过频繁的新闻宣传活动的具体实践,认识到新闻媒体对启蒙民众、实现民族解放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也为他后来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适合于中国革命特点的党报思想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实践基础。
毛泽东在革命战争时期,通常是把笔杆子与枪杆子结合起来,经常亲自写新闻、通讯、评论,交给新华社发表,指导中国革命进程。毛泽东在这个时期的新闻活动记录,收入《毛泽东选集》的主要有:《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1937)、《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1939)、《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言人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1941)、《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1946)、《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1945年8月16日到1949年9月15日,是毛泽东一生中为新华社撰写新闻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新华社肩负着通讯社、中央机关报(主要是社论)和广播电台三项任务,成为党中央、毛泽东向国内外进行舆论宣传、指挥战争的有力工具。毛泽东后来说:“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1](P483)毛泽东在革命年代根据形势的需要领导了《解放日报》的改版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又领导了《人民日报》的改版工作,每次改版都是促进了新闻媒体的发展,使其更加贴近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在革命、建设中起到了组织、引导、激励与推动的作用。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也是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的新闻媒体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毛泽东一样,早年邓小平也直接参与和领导党报、党刊工作:1922—1924年在法国参加中共旅欧支部的团刊《少年》和党刊《赤光》的编辑出版工作(曾被周恩来誉为“油印博士”);1933— 1935年主编中国工农红军的机关报《红星报》。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是毛泽东新闻宣传思想的拥护者、贯彻者、继承者与发展者,如他提出要将新闻宣传作为“动员群众的方式”,[2](P3)领导者要善于运用媒体,“拿笔杆子”实现领导等等。改革开放之后,虽然邓小平较少直接论述涉及到新闻传播专业问题,但是对党报和党领导的新闻媒体工作有过许多指示和要求,并通过新闻舆论战线上的拨乱反正,使全党、全国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走上了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新闻实践的核心是:新闻媒体要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定团结的舆论环境,这不仅是新闻媒体的责任,各级领导更需要头脑清楚、立场坚定、是非分明。邓小平的新闻实践主要有:“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50)、“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1980)、“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1986)。邓小平的新闻思想和实践体现了他一贯的务实作风,即敢于面对现实问题,不回避敏感问题,反对形式主义,主张用事实说话。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党情、国情与世情,以理论创新的勇气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江泽民新闻媒体思想也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江泽民早年从事学生运动,其主要的活动方式就是开展政治宣传,这样的经历影响着江泽民新闻思想的形成,一直到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当年宣传鼓动员的风采依旧,特别是在中外媒体面前,镇定自若,谈笑风生的风范与气度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泽民谈到新闻、宣传、舆论、文化等与传播相关的问题,先后使用“新闻宣传”、“新闻舆论”这两个概念。[3](P724)但不论怎样表述,都体现了党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核心思想。这是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世纪之交的国际舆论形势下,江泽民对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传播提出的新观点和新见解。江泽民的新闻活动有:“宣传思想战线的主要任务”(1996)、“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1996)、“推动我国信息网络快速健康发展”(2001)。江泽民不但及时指导内宣、外宣工作,而且通过接见外国媒体领导人、在西方主流媒体上发表文章等方法,主动介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情况和对重大国际、国内问题的原则立场,这对加深国外媒体以及公众对中国的了解,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领导者同媒体打交道,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接受记者采访,回答记者提问,这不仅是满足记者了解真相的需求,同时也是领导者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契机。对此,党的三代领导人做了很好的示范,特别是面对国外记者时,他们的政治家的风度与气度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6年,党刚刚走过了长征,偏居西北一隅,为了冲破国民党对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极尽造谣、诬蔑之言论,防止蒙骗一些不明真相的国统区人民群众和国际友好人士,毛泽东非常重视党的对外宣传工作,主动要求接见外国友人。毛泽东还批评了当时一些人将接待外宾看成额外负担的错误观点,他指出多接待一次外宾就多一次机会宣传我党政策,争取更多的人理解、同情和支持我们的机会。并郑重指示:“今后来延安的客人,凡要求见我的,你尽可以答应他,并把他们的要求及时告诉我。”[4](P202)斯诺就是毛泽东交往较早的外宾之一。在宋庆龄的联系与帮助下,当时还是《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记者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经西安前往陕北苏区访问。来自西方世界的记者斯诺无疑是一个电台,一个可以向西方宣传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电台。毛泽东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可以说是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毛泽东和他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交谈,并首次向一个外国人公开介绍了自己鲜为人知的经历。
毛泽东对这位西方记者是很坦诚的,没有任何隐瞒。他不仅亲自接见了斯诺,还耐心地回答斯诺列出来的问题清单,使一个更加真实完整,更为人性化的毛泽东出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斯诺写道:“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我跟他谈了许多夜晚,谈到各种广泛的问题……他怎样成为共产党和国民革命的一个领袖,为什么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红军怎样成长壮大起来,他统统告诉了我。”[5](P16)同情中国共产党的斯诺把他所见所闻写成报道,发表到英美报刊上,轰动了整个西方世界。也正是因为有了他发往世界各地的数百篇报道,共产党领导军队在世界上许多人的眼睛里才由“匪”变成了“人”。后来斯诺将其采访的资料汇编成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叫做《西行漫记》),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革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打开了一扇窗户。斯诺和其他同情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记者们在后来的新闻报道中不断地向全世界宣传和介绍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情况,增进了中西方的了解与交流,为建国初期的中国创造了相对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中,比较有名的新闻实践活动有二次:一次是接受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采访,还有一次是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采访,被誉为“是邓小平历史性的,出色的答记者问”。[6]1980年8月21日和23日,人民大会堂,邓小平接受意大利著名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采访。4个多小时的谈话,气氛比较紧张,法拉奇的提问咄咄逼人,有时还打断邓小平的话,但邓小平驾驭着整个采访过程。他从来不回避问题,很平静地、坦率地对所有的问题都给予简明扼要、一针见血的回答;也没有显示出不耐烦、着急或生气,即使是最令人尴尬和不礼貌的问题,邓小平也只是一笑了之,手这么一摊,甚至大笑。法拉奇对这次采访非常满意。她说:“邓小平是个伟人。他对一切问题了如指掌,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很精彩。”法拉奇认为,对邓小平的采访,是她事业中最成功的一次。[7]
江泽民同样非常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并将接受记者采访作为自己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待外国记者,并不回避,而是直接面对挑战。一次特别具有挑战性的,也是在西方世界引起反响的是2000年江泽民访美前夕,接受有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节目《60分钟》的采访。《60分钟》在美国是一档家喻户晓的时事深入报道以及访谈节目,主持人麦克·华莱士被誉为传媒界的常青树,曾采访过美国七任总统,他的采访尤以思维敏捷、尖锐犀利、直言不讳著称。江泽民挑选了这个媒体,也选了这个主持人,在麦克·华莱士咄咄逼人甚至是具有挑衅性的提问面前,江泽民照样针锋相对、侃侃而谈,而且是谈笑风生。
撰写《江泽民传》的美国人库恩记下了这次精彩的采访,并从一个西方人的视角进行了评价:“作为一个拥有12亿人口国家的领袖,江主席扮演了一个不太可能的角色——大卫,听众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而华莱士则是那个巨人歌利亚……与麦克·华莱士一问一答是大胆而冒险的——对一个中国领导人来说绝对是惊人之举。连珠炮似的发问里有对江语言上的轻慢,但正是江在这种难以招架的处境下的表现,成就了一出优秀的电视节目。江的姿态恰到好处——务实、坦率、谦逊、引人入胜而且绝不回避任何一个问题。他让自己变得招人喜爱,结果是,美国人民喜欢上了他。……在参加联合国千年峰会的各国元首共进午餐前闲谈时,克林顿赞扬了江主席在节目中的表现。他说:‘我看到你简直风靡了美国电视。’‘麦克·华莱士真让我们丢脸。他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朝你)聒噪。我看了节目,非常好。’克林顿又微笑着说道:‘我很羡慕。’”[8](P348)
雅典是古希腊商贸最发达的城邦之一,完善的民主制度,磁铁一般吸引着各处人才,城邦经济也赋予他们思考的闲暇。相貌丑陋、衣冠不整的苏格拉底点化了柏拉图。柏拉图在市郊得到了一块休憩园林,后来就成了闻名于世的“雅典学院”。在那里学生无需交费,女性也可以驻足聆听。现代人把柏拉图的意念分为逻辑、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和政治学等,但他的学说是杂糅在优美沉思的“对话录”中。
党的三代领导人同媒体打交道都有相似的经历:通过新闻媒体接受先进的思想与理论,运用新闻媒体为党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服务,领导新闻媒体,推动党的新闻事业不断前进。而党的三代领导人同媒体打交道的基本经验,对现代领导干部树立“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理念及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新闻实践是现代领导“经常的业务之一”:善于运用媒体做群众工作
毛泽东一直倡导“学会用广播、报纸做工作”;[9](P115)用好报纸“应当是各机关经常的业务之一”;“实现领导”办法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报纸。……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一项不可小看、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10](P1319)甚至要求领导同志:“要善于利用报纸,要有一半的时间用在报纸上。”[11](P11)邓小平认为,“出报纸、办广播、出刊物和小册子,而又能密切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心工作,这在贯彻实现领导意图上,就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广泛,作用大得多”[12](P145)世纪之交,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江泽民提出,领导干部要加紧学习信息网络化知识,“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等,都应该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13](P300)党中央三代领导人对新闻媒体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一以贯之,即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学会利用媒体来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充分运用好新闻媒体这个宣传工具、舆论武器,传播载体,做好群众工作,实现领导目标。如要经常性地接受媒体采访、给媒体提供稿件、突发事件中进行新闻发布等等。实践证明,领导干部面对媒体常态化是现代领导的标志,也是政治文明的标志。
(二)新闻实践要“傍着活事件”说话:讲党性并遵循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
毛泽东指出每个宣传者要:“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14](P805)并要求在新闻媒体上“讨论各种学理,应该傍着活事件来讨论”,[15]特别强调要善于“立在社会之前,创造正当之舆论,而纳人事于轨物”。[16](P286)“严禁扯谎”。[17](P29)邓小平强调党的宣传主体,“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还倡导解放思想,强调“拿事实来说话”。[18](P155)江泽民在历次讲话中反复强调新闻宣传者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19]尊重事实、讲真话,是实事求是的体现,也是党性的体现。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同媒体打交道,不仅仅是面对媒体,还有在媒体背后的广大公众。党的性质、宗旨及党的群众路线都要求领导干部通过媒体做群众工作时应该讲老实话,讲真心话,讲公正话,用客观事实和生动实践来说服、教育广大社会公众,这对于领导干部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水平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三)新闻实践要用好“批评的武器”:积极支持鼓励保障新闻媒体监督
(四)新闻实践要具有世界眼光:“把地球管起来”提高国际新闻传播能力
在革命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主动接受斯诺等外国记者的采访,通过西方记者的客观报道,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同时也获得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要求新闻媒体要走向世界,加强与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他要求新闻传播要“发出自己的消息,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23](P182)邓小平一直关注世界信息的沟通,重视信息的重要性。他说:“切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24](P306)江泽民也很重视国际传播,强调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他指出:“我们在世界上的声音还比较弱小,我们的宣传手段还比较落后。宣传的办法也不多,直接影响着对外宣传的效果,这种情况应当努力加以改变。”[25]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把地球管起来”不只是豪言壮语,而是营造客观友善和谐的国际舆论环境的现实需求,同媒体特别是国外媒体打交道是重要手段和实现路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树立对外传播的意识,每个领导者都应自觉地成为公共外交的主体与窗口,要利用各类媒体向世界说明、解释中国,与世界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与交流,增加彼此信任,在全球传播中提升中国的“软力量”。[26]
参考文献:
[1]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宋锡仁.中国共产党员宣传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5]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1979.
[6]邓小平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1.
[7]施燕华.回忆邓小平接受法拉奇采访[EB/01].http://cpc.people.com. cn/GB/64162/64172/64915/5681315.html,2013-04-24.
[8]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M].谈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9]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
[15]毛泽东.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N].大公报,1919-11-16.
[16]新闻文存[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
[17]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10-21.
[20]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2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3]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2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5]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2-27.
[26] [美]约瑟夫·奈.软力量[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
[责任编辑李冲锋]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 Leaders in Responses to Media Inquiries and Inspirations
ZHANG Zhi-hai & YIN Xin-can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hanghai Party Institute of CCP, Shanghai 200233, China)
Abstract:Three generations of leaders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 view news media as a link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and world, and they handle interviews with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journalists with great friendliness, openness and wisdom in a pragmatic style. Their experience with the media serves as use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leading cadres in modern society in administrative affairs communication and proper responses to media inquiries.
Key words:leader; news media; administrative affairs communication
作者简介:张志海(1971-),男,江苏南通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尹新蚕(1990-),女,山西太原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4-10-16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55(2015)01-00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