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茵(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新媒体视域下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文化初探
原茵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 要]公民政治参与文化是公民文化的实质,随着公民文化的发展,公民政治参与文化逐渐成为公民文化的核心。公民参与文化在网络上主要表现为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即公民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言或者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务或社会问题提出意见、表达看法。新媒体视域下我国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出政治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信息过量下的盲从性、文化多元下的复杂性、虚拟世界中的真实性等特征。当前我国需要培育的文化,重点之一是参与型的现代公民文化,而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给这种文化的培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政治参与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片土壤。针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应健全法律法规,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提升公民素养,引导公民理性参与;完善信息通报长效机制,强化正面导向力,以培育高效有序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文化,使之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关键词]新媒体;公民文化;网络政治参与;参与型文化
公民文化的实质是公民政治参与文化,它是一个国家维持政治稳定和提高政治效率的心理条件和价值观基础,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基本要素。新媒体的发展给公民的政治表达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加强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在公民政治参与文化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网络事件的涌现和网络政治舆论的形成,表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常态。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和文化传统,我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广泛性、盲从性、复杂性、真实性等特征。
国内关于公民政治参与文化的研究在1980年代得到重视,学者们认为当前中国政治参与文化的成长与国家、社会对精神文明的倡导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文化的形态,但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长期的封建社会发展背景使百姓形成了顺从、接受的心理状态,臣民文化和村民文化仍存在于参与型文化之中,并对参与型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消极作用。而时代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公民政治参与文化需要在新媒体的环境中成长[1]。本文拟以新媒体为视角,从公民文化入手,分析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文化的特点,就如何培养建设性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文化进行探讨。
公民政治参与文化是公民文化的实质,它随着公民文化的发展逐渐成为公民文化的核心。自1960年代起,“公民参与文化”一词在西方的政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维伯,他们在1956年首次将公民政治参与文化作为一个系统独立的体系进行研究。阿尔蒙德和维伯在《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一书中,通过分析公民的政治行为与国家民主制度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公民参与对民主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发展有重大影响。他们认为,公民文化是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一个有效率的政府,不仅要依靠政府机构和政治秩序,还需要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即政治文化,只有政治文化与政治系统相匹配,政治系统才能正常运行[2](P1)。由此可知,公民文化主要指的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文化,其衡量的标准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态度和程度。阿尔蒙德和维伯指出:公民文化既不是传统的文化,也不是纯理性的现代工业文化,而是一种将传统与现代完全融合的文化。它是一种以“沟通和说服为基础的多元主义文化,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文化,是允许变革但要渐进性变革的文化”[2](P519)。可见,公民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而是一种混合型的文化,它不仅源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融入了现代社会的诸多因素,是处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政治文化。根据公民对于一国政治制度的政治态度和认知,公民文化又可以分为三类:村民文化(地域型文化)、臣民文化(依附型文化)和参与者文化(参与型文化)。
在以参与型为主要特征的公民文化中,虽然有部分人消极被动,机械接受国家的统治,充当着臣民的角色,但大部分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推动了国家的民主政治进程,沟通着政府与公民,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和保持政治效率,可以保持政府权力与政府责任间的关系、公民主观能力感与主动参与政治的关系、公民群体功利与情感间的关系、公民之间政治一致与政治分歧间的关系[3]。正是这种诸多交织在一起的公民政治文化,达成了公共政策的底线共识,成为了公民日常生活的准则。
公民参与型文化在网络上主要表现为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即公民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发声或者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务或者社会问题提出意见、表达看法[4]。如今,新媒体已经逐步成为国家传播政治思想、培养公民政治参与素质的重要工具,之所以如此,从理论上来看,这主要是由下面两个方面决定的。首先,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便捷性等特点,为公共议题创造了传播与沟通的平台。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大众媒体在我国具有宣传和整合社会的重要功能,主要表现为解释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舆论引导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媒体不仅是一个传播消息的平台,同时还肩负着组织社会的重任。新媒体更加突出地表现出这一特点,这是由于新媒体打破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边界,使各种传播形式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得以实现,它的低门槛使其逐渐成为社会意识自由表达、社会情绪宣泄的主要渠道,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看法,参与政治讨论,并且在必要时聚集网友形成力量来影响政策决定,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愈来愈大。其次,新媒体推动着网民向网络公民身份转变。不断发展的新媒体创造了一个新的公共空间,成为民众参政议政最常用的平台,广泛的政治参与重构了人们的交往模式和社会关系。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网络舆论焦点事件,大量的网民参与到一些涉及个人或者社会利益事件的讨论中来,社会转型中公民的责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觉醒,并且具有了公民参与的味道,公民参与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公民参与文化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5],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越来越带有“公民行为”的色彩,网民的公民意识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得到觉醒。
如上所述,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特点而成为公民获取信息、表达民意、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相应地,新媒体中的公民政治参与也表现出新的特征。
1.政治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准入门槛低,人人都可以平等地行使政治参与的权利,这使得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舆论阵地,广大公民在此找到了政治参与和宣泄的平台,并借助这个平台发表政治见解。
网络的开放性催化了政治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一个普通网民就可以凭借独到的言论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政治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参与人数众多,任何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络对社会事件发表看法,虽然参与者来源多样,立场不尽相同,但共同形成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合力;其次,参与对象涉及面广,既有事件的当事人,也有全国各地各阶层的网民,而且参与者的社会身份几乎包含了所有年龄段。近几年来,“厦门PX事件”“躲猫猫事件”“郭美美事件”等网络维权和群体事件屡见不鲜,一些事件造成了轰动效应,在全国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我国新媒体的使用人数不断增长,基本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6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6],并还在持续上升,这表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主体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公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和政治敏感度有所增强。
2.信息过量下的盲从性
在我国,千百年来臣民文化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公民对上面的政策是盲目地、被动地接受的,这是由其阶级地位决定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往往会通过国家、宗教、法律、监狱等方式来培育符合其政治利益的臣民文化。在虚拟世界中,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文化的盲从性,除了现实原因外,还与新媒体本身的特殊性有关。
表面上,在无限扩张的全球连接中,人们仿佛可以随时随地接触更多有益的信息,但新的断层正在形成,新媒体中“数字鸿沟”现象使得公民接触的资源,本来多者更多,本来少者更少,这加剧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公民在现实中接触到的信息是有限的,这与个人的文化水平、社会环境和交往范围等呈正相关,想要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依靠网络。由于“数字鸿沟”现象的存在,一些公民在网络中面对过量的信息缺乏主见,希望有现成的答案,常常顺从意见领袖的选择,进行大胆的转发和扩散,缺乏自身的思考。同时,无限制的网络自由导致了网民非理性情绪的泛滥,网民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负面信息和谣言,此时不少网民常会不假考证地跟随其他网民对政府发表不满言论,从而造成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盲从性。
3.文化多元下的复杂性
在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公民都渐渐形成了各自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这使得公民政治参与文化表现出多元性。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把关人”的存在,恶意的政治信息和价值观难以进入公众视野。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开放的网络环境使公民都可以在网络上各抒己见,公民不同的文化和观念背景,有时甚至会成为网络上舆论冲突的导火索。如在微博上,西方发达国家凭借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大力推行西方文化,使之成为网络上的主导文化。西方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通过网络渗透到我国的民族文化之中,其动机具有文化殖民倾向。当然,也有大量的网民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社会主义立场,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些文化上的差异往往左右着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在新媒体平台上发生政治博弈,出现相互对立的两种或者多种舆论,其斗争性和复杂性不言而喻。
4.虚拟世界中的真实性
网络自诞生以来,就成了虚拟世界的代名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政治参与形式,虚拟性贯穿到政治参与的整个过程。其一是参与者身份的虚拟性,网民在网络上的身份是利用文字、图像符号来描述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网民都处于一种匿名的状态中,这是虚拟性的一种表现;其二是网民身份的不确定性,即网民的在线状态是不确定的,并不一定与现实的身份重合或者相一致;其三是社会等级的重建,即网络上所呈现出的社会等级关系的出现重构了一种与离线(现实)社会等级关系不同的等级[7]。然而不能因此就否定网络政治参与的真实性。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是以现实为基础进行的,不会完全脱离现实社会,公民在网络上表达的政治见解和主张一旦被相关部门采纳,也将反过来在现实社会中推广实施,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扩大了民主参与的范围,是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然而,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实现应以公民的理性为基础[8],在许多网络事件中,一些不明真相的公民打着道德至上的旗号对政府发动攻击,与政府为敌,无视党纪国法,并大肆传播谣言,形成社会恐慌,这种缺乏理性的网络暴力,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真实性带来了严峻挑战。
有学者认为,对于从封建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而言,培育一种同西方国家类似的公民参与文化任重道远。中国的封建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与之相对应的臣民文化根深蒂固,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体系及思想观念不鼓励公民参与国家公共事务;另外,中国长久以来缺乏有效的政治表达渠道,再加上公民政治参与意识薄弱,政府的政治输出没有与公民的政治输入保持平衡,这对于我国的政治稳定和政府工作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9]。
当前我国需要培育的文化,其重点之一是参与型的现代公民文化,而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给这种文化的培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政治参与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滋生于这片土壤。笔者认为,培育有序高效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文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健全法律法规,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效率最大化需要一个有序的网络环境,而法律法规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健康有序的重要保障。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愈来愈成为一股重要的话语力量,它表达着公民群体的呼声,发挥着网络监督的功能。自从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颁布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部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对于规范我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相较于近几年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的网络立法发展滞后,现有的法律保障措施难以跟上网络发展的速度,针对微博上层出不穷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事件,可参照的法律条文较少,对不良网络现象难以有效治理。由此可见,为保障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进行,我国应制定一部完整的有关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律,利用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和引导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明确政府、网络媒体、公民三者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应整合相关法律规范,提高立法的层次与水平,并认真监督法律的实施。
2.提升公民素养,引导公民理性参与
良好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环境的形成,与公民自身的道德素养、媒介素养息息相关,也离不开公民的理性参与。美国知名企业家埃瑟·戴森曾经指出:“网络在赋予个人强大权力的同时,也要求个人为他们自己的行为以及所创造的世界担负起更大的责任。”[10]公民在网络中充当着信息的传播者和反馈者的双重角色,拥有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也应随之增加,其自身的媒介素质、社会责任感、道德修养等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效果。
培育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文化,提高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公民理性参与,提升公民素养是关键。首先,应培养社会大众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除了对公民进行权利意识的培养外,还应该更加注重对公民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其次,应提升公民的媒介素养和道德素养。公民应掌握网络信息的浏览能力和思辨能力,能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从而把虚假的网络信息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同时应严格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明确自身言论的是与非,真正实现公民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价值。
3.完善信息通报长效机制,强化正面导向力
完善信息通报长效机制,可进一步保障网民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知情权,使得政府可以更好地掌握舆论的主动权,从而有效引导舆论的走向。政府对网络政治参与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及时作出回应,对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和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应完善信息搜集机制,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事件。政府应遵循有情必报、规范运作、快速反应的原则,及时处理各种信息,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向。同时应建立信息应急管理部门,面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出现的刺激性言论,及时整合收集,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对一些有价值的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在现实生活中推广实施。
其次,应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利用新媒体促进政府与网民之间的双向沟通。目前有许多政府网站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网友留言得不到及时回复等问题,削弱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鉴于此,政府部门应明确网站职能,派专职人员对政务网站和帐号进行管理,提高网上服务质量,实现政府与公众互动平台的对接。同时应鼓励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加强与之的沟通、互动,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
新媒体的普及扩大了公共领域的边界,延伸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和培育了公民社会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下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还不够成熟,表现出广泛性、盲从性、复杂性、真实性等特点,也有一些学者对参与者身份和言论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公众通过新媒体平台表达政治意愿、参与公共事务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如何引导公民进行良性的网络政治参与,是需要各方共同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相信,在法律规范、道德教育和政府管理的共同作用下,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必将沿着更加理性和有序的方向进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黄建洪.公民文化———中外语境下的考量与公民文化培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38.
[2] [美]阿尔蒙德,维伯.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徐湘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 王乐里.政治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46-151.
[4] 朱世欣.网络环境下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问题探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4.
[5] 师曾志.沟通与对话:公民社会与媒体公共空间———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机制的理论基础[J].国际新闻界,2009(12):82.
[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2)[2015-07-2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7] 黄永林.网络舆论检测与安全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3.
[8] 王晓升.强意识形态、弱意识形态与理性共识[J].学术研究,2011(4):18.
[9] 梁莹.媒体信任与现代公民文化的成长———影响公民文化成长与培育的媒体信任因素探析[J].学海,2008 (5):90.
[10][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7.
[作者简介]原茵(1991—),女,河南省新乡市人,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招标项目(XMTGGCBYJS32)
[收稿日期]2015-07-25
[文章编号]1009-3729(2015)05-0073-04
[中图分类号]G206;D6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