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勇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军事部,浙江 杭州 311231)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的策略
马勇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军事部,浙江 杭州 311231)
摘要:通过实证研究为主的综合方法,建立健全“课内外一体化”的优化与创新工作机构、教师队伍制度、保障机制、学习情境设计、小班化分层分类教学、动态调控的课程体系和体育社团、俱乐部的管理机制等,以人的完善、发展和解放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点,进而深化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优化;创新;策略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兴起,既受到全球高等职业化进程的影响,又得益于区域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需要,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全属新办或从普通中专学校改办而来,办学规模相对来说较小,硬件设施、规范化管理等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存在较大的差距。
就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而言,“课内外一体化”课堂教学创新的价值就是要尽可能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积极打造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课堂教学,促进教与学的交流互动,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本位”的课堂教学观,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在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情感的同时,养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形成和完善。
推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一方面顺应浙江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方向的需求,另一方面以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特殊性为出发点,主动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实践中的一切可利用因素,有利于“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与推广。但是,由于浙江省高职院校推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行过程中存在些许不足,难以全面达成阳光体育运动所要求的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培养及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等指标。
因此,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就浙江省高职院校优化与创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提出浙江省高职院校优化与创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策略。
1浙江省高职院校优化与创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时数不足
教育部于2014年6月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第五条中必须为一、二年级专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min。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但是高职院校体育课有效教学时数达不到要求。这主要是由高职院校的性质决定的。首先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学生的实习实训课占了很大一部分课时,总课时方面的缩短,导致体育课时不能达到要求。同时,学校领导的相对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校园体育锻炼隐性文化较弱,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也不深,对体育锻炼缺乏恒心,遇到困难不能克服,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没有形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
1.2师资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属新办或从普通中专学校改办而来,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和高职院校的大量扩招,学校体育师资力量相对不足。而体育师资的来源主要是大学体育院系的本科、研究生,他们在学校学习时候接受的培养大多数针对中小学或大学,对高职院校学生身心特点和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缺乏了解,提升自己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能力方面需要时间。有调查发现,浙江省高职院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体育教师比例距离国家要求的比例差距较大。教学资源是学校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是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的物质保证,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载体。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开展,体育设施、场地、器材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同时场地、体育设施的布局不合理等因素成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之一。
1.3体育项目设置不足
从开课率来看,高职院校都按照国家要求开设体育课,教学内容是以篮球、足球、武术、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等为主,而游泳、轮滑、攀岩等对场地和器材要求较高,投入经费较大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比例相对较低。而且教学内容和学生初高中阶段学习内容雷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同时出于学生安全的考虑使得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项目也“中途夭折”。另外,从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时数比例来看,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是高校体育的薄弱环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锻炼的思想、不利于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也有少数院校开设了保健体育课和专项体育课,但因为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开课比例相对较低。
1.4开设的体育课程特色不明显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直接“移植”于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形式等没有为高职学生的特点做相应的改变。同时,由于班级设置方面、选课设置方面等诸多因素的困扰,致使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按照统一的计划、进度教学,无法保证教学内容的层级性和递进性,对分层教学的优化与创新形成了一定的阻碍。课外体育锻炼也缺乏个体针对性,有限的师资不可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运动需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作用有限。
1.5课外体育锻炼管理有待规范
很多学校将课外活动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体育成绩的评定范围,在制度上保证学生的参与率,但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的学习环境更为轻松和自由,往往形成参与学生多、指导老师少的局面,这给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教师疲于统计锻炼考勤,很难认真组织优化与创新课外锻炼内容,更妄谈合理评价锻炼效果,造成教师、学生共同应付完成上级任务的消极思想。有的学校课外体育锻炼采用锻炼卡管理模式,安排专业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并把考勤情况与体育课成绩挂钩。通过这种方式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消极锻炼问题,形式主义问题,学生的不满情绪增长问题,存在冒名顶替打卡现象等问题。
2浙江省高职院校优化与创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策略
2.1建立健全“课内外一体化”优化与创新工作机构
学校设置专门的体育工作机构,全校各个相关部门围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有计划、有制度、有保障地落实各项工作。优化与创新学校领导分管负责制,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体育工作专题会议,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合理分工,明确人员,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必须为一、二年级开设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min。从学校制度上要求体育教师保持每节课提高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同时将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并且安排督导不定期查课,并将其作为体育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课内的主要由体育教师进行管理,课外的主要由学工处进行管理,体育教师起指导作用。同时,学校的体育部、团委、学生工作部等部门,尤其是各教学管理单位要从多方面给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关心、支持和指导。课外体育锻炼应该是培养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能力。
2.2建立健全“课内外一体化”教师队伍制度
根据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等工作需要,合理配备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招聘要符合“一专多能”的要求,并且专业、学历符合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同时健全体育教师职称评定、学术评价和学习进修等制度,使新教师在短时间内适应高职体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如果不具备招聘新教师的条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将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训练竞赛等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体育教师每月组织一次针对课堂教学的研讨会,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集思广益,有效提高体育课质量。体育教师在重视体育技术教学的同时,提高对体育健身理论重视程度,运用多种形式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每学期至少上4课时的体育理论课。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渗透相关理论知识。体育课可以布置一定的理论作业,让学生在体育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去寻求理论的支撑。例如:下次课内容为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就可以让学生课前以纸面作业的形式提交技术动作要领,提前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快速掌握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2.3建立健全“课内外一体化”保障机制
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并与学校教育事业经费同步增长。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的建立和采购应统筹规划,紧紧围绕服务本校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使学生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环境得到改善。同时应该集思广益,在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方式的改变,增加现有场地器材的功能,并且通过积极的引导加大场地设施的利用率。此外对于已经损坏或者达不到国家安全和质量标准的予以更换。对于实在没有条件改善的学校,可联系社会公共体育场馆,促进其向位于周围的学校提供一些便利,从而使更多的学生真正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
2.4建立健全“课内外一体化”学习情境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体育事业的深层次变革与发展,引发的社会职业结构、类型与数量的加速变化,使得学生学业发展环境由稳定性向多变性转变,与职业存在的对应关系由单向变得多元。依据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形成过程为重点,加强学习情境设计与创新,而确定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具体指标和标准,有利于促进“课内外一体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学校可以在每年开学之初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学生希望通过体育课学习到什么样的技能。然后根据学校的实际师资力量合理地开设相应的项目。其次可以通过招聘兼职教师来开设相应的课程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校可以了解到学生中有哪些特长,然后鼓励其成立相应的社团或者俱乐部,辅导有兴趣的学生课外通过技能的学习进行体育锻炼,同时通过训练指导费用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实现学生在校期间体育锻炼的不间断性,并且逐步过渡到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使学生终生受益。
2.5建立健全“课内外一体化”小班化分层分类教学
小班化教学、分层分类教学意味着课堂教学的重点要从传授知识向能力培养转化,也是高职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基于大班和小班、长课和短课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创新的基础。“课内外一体化”优化与创新的具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项目要求设置不同等级、不同难度的课程,如基础班、加强班等,优化与创新课内外分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保持锻炼热情,激励学生达到更高标准。例如:篮球行进间运球的练习,就可以在课中进行分层教学。初学者按照从易到难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而对于已经初高中体育课内外活动中掌握此技能的同学就可以组织其打比赛。这样打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强度可以达到心肺功能的练习;同时由于学习基础内容的人数减少,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帮助初学者通过一节课掌握行进间运球。
2.6建立健全“课内外一体化”动态调控的课程体系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同时也影响着周围环境。它的发展要考虑到环境的影响,具体优化与创新应建立在实际环境的基础上,不能千篇一律,应各有各的特点。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根据自身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别的学校开展好的模式不一定适合自己,要开发出适合自己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一是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注重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控的体育职业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例如:有民族舞蹈传统特色的地区可以建立适合民族舞蹈特色的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操作重机械工作的开展绝对力量和肌肉力量耐力的锻炼方法相应的体育课程。二是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课内外一体化”其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未来职业标准和岗位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等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2.7建立健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的管理机制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激发他们兴趣,让他们主动接受知识和技术学习,获得思维潜能的开发,是构建相关体育知识结构的基础和保障。所以,建立相应的体育社团,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制定社团长期有效的管理制度,在规章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开展社团各种文体活动,在社团的管理中形成良性循环的监督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社团的各种措施都围绕如何开发和调动学生参加社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才能,特别是发挥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的骨干作用,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和自我发挥的一个平台,有利于体育社团的运作。例如,请他们为会员做技术动作的示范,当技术辅导员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管理好社团的运行,锻炼学生的领导、管理、组织、适应能力。普通会员也要参与社团的管理,做社团的主人,把社团看成是自己的家,为社团提合理化的建议。只有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体现、展示、分析、解决身体的不足和技术差异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意识,自发地进行探究,才能提高学生参与和竞争的积极性。另外,为了提高“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内容思维价值,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强调与提倡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氛围,让学生享受到参与体育活动带来的趣味,诱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动力。
3结束语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是以强化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为导向。根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特质、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实践过程中,应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创造和变革课堂教学的整体或者局部,践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应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和体育课程性质,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进而因势利导,让“课内外一体化”课堂教学创新更有价值。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应遵循体育课堂教学规律实现一系列基本的教学观念创新,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努力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不断增强课堂育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人的完善、发展和解放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点,积极探求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规律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振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2):35-45.
[2]高光.高等学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4,26(3):45-67.
[3]许明荣.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381-383.
[4]陈坚华.我国部分高校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1):92-95.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of “Outside Class Integr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MA Yong
(Sports Military Department, Zhe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Hangzhou 311231, China)
Abstract:Through methods of realities research,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d improves the "outside class integration" of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agency, system of teachers, security mechanism, learning situation design, class teaching,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dynamic regulation of the course system and the sports associations and clubs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conclusion: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outside class integration" is to improve people's PE teaching mode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for the liber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point, furthe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 teaching and personnal training.
Key words:outside class integration;PE teaching model;optimization;innovation;tactics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624(2015)02-0079-04
作者简介:马勇(1979-),男,浙江杭州人,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收稿日期:201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