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合+马爱菊
经过社会调研,广泛征求多方意见,2010 年学校党委大胆决策,开设现代农艺(种植、养殖)技术专业。针对应届初中、高中毕业生不愿学,在家务农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想学但不能脱产到学校学习的实际现状,我们积极实施了“送教下乡,教室前移”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当年招生4595名,这样既解决了中职学校招生难的问题,又较好地落实了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很好地实现了现代农艺技术教育体系与农业产业体系对接,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的新路子。
一、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育体系与农业产业体系对接的意义
1.借鉴经验,确定方向
纵观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目前,德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支撑德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力量主要归功于德国人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文化素质和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而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公认为是最核心的秘密武器,是促成该国强盛的关键所在。我们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扶持政策,如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免学费政策。我省出台了职业教育五年攻坚计划。目前承担职业教育任务的中职学校面临招生困难,涉农专业更难,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不愿学涉农专业。而当前支撑我国农业的主力军和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正是留守农村不能外出的40岁、50岁人群。同时,随着土地流转,种植、养殖、果蔬经济等产业急需大批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综合素质高的农业技术人员。为此,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必须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响应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与本地区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开设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客观要求
商丘属典型的平原农业市,据2009年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市人口810余万,农业人口671万,农村劳动者350万,其中男性占54.85%,女性占45.15%。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7.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就全省而言,据2012年河南省发布的农业劳动力状况调查报告,目前河南省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存在“高”、“低”、“多”、“少”四大问题。“高”即年事高,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中,51岁以上的人数占42.8%,比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者年龄明显偏大。“低”即文化程度低,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者,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分别占39.1%、13.5%和3%,前者比后两者分别高25.6个百分点和36.1个百分点。 “多”即女劳动者多,女劳动者人数占44.7%,其中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女劳动者人数分别占69.9%、18.5%和11.6%,前者比后两者分别高51.4个百分点和58.3个百分点。“少”即受过专业培养、培训的少,受过专业培养、培训的人数占17.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劳动者中,受过专业培养、培训的人数分别占8.1%、48%和43.9%,前者比后两者分别低39.9个百分点和35.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综合素质明显偏低,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镇,农业、农村留不住新生代农民。为此,河南省应切实加强农村现有人员职业教育,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强农民务农积极性,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力实施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育体系与农业产业体系对接的模式
1.产业体系的筛选与教育体系的建立
思路决定出路,角度一变天地宽。商丘是个农业大市,我校针对全市不同县市区农业产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产业对接的有效载体。通过大胆尝试,创新办学思路,改革办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教室前移、送教下乡”,忙时务农、闲时集中学习相结合,课堂前讲授和教师到田间地头、畜禽圈舍服务指导相结合,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有所用。自2010年春季以来,依托睢阳区的10万亩蔬菜基地,开设了蔬菜班;依托民权县黄河滩区的牛肉、奶牛养殖基地,开设了畜牧养殖班;依托宁陵县的20万亩金顶谢花酥梨基地,开设果树班;依托睢县的“百千万良田”工程项目,开设了农作物种植班。通过近三四年的教、产体系探讨,学用结合,学员已经毕业,分布在当地的各个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公司,他们有的已成为各自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有的创办了自己的实体产业,有的成了创业致富带头人,为农村产业的强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2.招生体系的创新与产业体系的对接
就目前的实际状况而言,职业教育必须打破原有的招生框架。我校采取自主招生,以面试为主,打破年龄限制,对留守在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和年龄在20~45岁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学历+能力”教育培养。这部分人能够从事农业产业,把农村的资源开发好,也就找到了未来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生存的根本,抓住了关键,实现了助推农业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体现了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完美对接的意义。
3.重点项目教学与产业体系对接
我校在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中,把涉农专业与农业产业体系对接作为特色项目建设,有效协调农业职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三者的关系,探索农业职业教育与服务农业产业的新途径,集“教、学、研、推”于一体为科技兴农做贡献,充分利用民权县、睢县、宁陵县、睢阳区的各教学点,进行农作物示范田建设。同时,通过培养、培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和农业技术应用建设。
三、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育体系与农业产业体系对接的成效
1.农民素质得以提高,服务产业能力得到加强
我校通过实施开放式办学,开设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在睢县、民权、宁陵、睢阳区开设100多个现代农艺技术教学班,通过系统的农业技术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培养10000多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真正做到了培养一批农民、推广一批技术、发展一项产业、振兴一方经济,为商丘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提供了人才保障。
2.教师队伍得到锻炼,服务产业成果得到转化
我校通过寻找产业对接点,开设现代农艺专业,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组建了一支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根据教学班的设置,聘请当地农、牧、林、园系统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能人任兼职讲师,通过全面考查,共聘任农学、畜牧、果蔬、园艺等兼职教师84人。教学实践证明,所聘教师能够胜任涉农技术教学。学校重点推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四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终身学习对接,将教师们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直接运用到课堂上,应用到生产中,促进睢阳区蔬菜产业、宁陵果树产业、民权养殖业、睢县种植业的健康发展。集思广益,组织编写了《中国北方万名农村技术人员培训教材》系列丛书,作为校本教材进行推广应用,目前已出版发行6本,包括《果树栽培学》《农作物栽培学》《畜牧养殖学》《园艺植物栽培学》《新农村社会学》《新型农民素质教育学》。该系列培训教材于2012年获河南省首届科普作品成果奖一等奖。由我校专兼职教师参与的三农科普专家团服务三农教育项目获首届科普成果奖二等奖。通过系列丛书的推广和三农科普教育项目的应用,有利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3.校外教育体系的模式初步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动力加强
我校开办的校外现代农艺职业教育,一方面强调了专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强化学校与行业产业融合;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顺应产业结构调整。这是我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主线,主动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职业学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而走、围绕行业人才需求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经过近几年的深入探讨,我校实施的“教室前移、送教下乡”,把学校办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利用当地文化大院、村室、学校教室,让学员在家门口就能听专家讲课,与专家零距离交流与互动,利用自己的责任田、畜禽圈舍进行实习,学用结合,真正把技能学通学会,会学会用,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四、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育体系与农业产业体系对接实践中的真实感悟
1.创新办学模式,灵活教、产对接
目前,涉农专业的主力军是留守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不能到校接受全日制的职业学历教育,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的对接。采取针对性强、方式灵活的教育模式,是适应本地区产业体系的迫切要求。
2.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适应产业体系调整
在实践中,我们应积极实施学历证书和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广泛开展灵活多样、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根据对科技进步与人才需求变化的预测,一方面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推行弹性学习制度,使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另一方面根据产业体系的调整和学员就业岗位的改变,及时给予技能再培训,切实做到专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真实对接。
(责编 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