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出发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2015-01-29 17:33张冲孟万金
中国德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纲要

张冲 孟万金

摘 要

2012年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加快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亟须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建设。课程具有积极性、科学性、创新性、体验性、高技术性、渗透性、趣味性和实效性等特征。

关 键 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课程特征

一、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需要新课程

2012年,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加快课程建设”,为中小学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精髓在于一切从“积极”出发,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1]真正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根源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正心”翻译成英语,即positive psychology(积极心理)。“正心”不仅有积极的、正面的心理之意,而且还有端正、矫正心理之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主要任务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奠基幸福人生”,主张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诠释和解决当前的诸多社会心理危机、矛盾、冲突和困惑,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学会学习、生活、交往,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成为快乐、高效的生活和学习的主人,让生命最佳状态得以丰富和发展,从而塑造充满乐观希望、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2]。

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主要渠道是课堂,主要载体是课程。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采取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最大问题在于不明确、更不聚焦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传统问题式、病理式、补救式、说教式教学,课程理念不新、科学性不高、活动性不强、针对性不明、实效性不高、学科化倾向严重。《纲要》强调“加快课程建设”,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系统地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抓手。

二、新课程建构思路

我们根据《纲要》精神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开发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12个年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课程以《纲要》为统领,以积极心理品质为纲,研发出各学段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序列化的内容体系和活动模式,建构起立体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体系。

学生对活动课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体验性重在动机激发与维持,为此,我们借鉴美国心理学家Jone M. Keller教授提出的ARCS(A——Attention,R——Relevance,C——Confidence,S——Satisfaction)动机模式。这一模式使教师能够通过了解影响学生动机的因素,分析学生的动机状况,确定动机激励的重点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成功的可能性。[3][4]ARCS动机理论强调课程的设置和组织要充分体现和激发学生动机,主要通过引起注意、内容的切身性、增强自信心和对活动满足四大要素激发学生对活动课的热情和专注。另外,根据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在8个智能方面各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和喜好,各有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因此,我们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课程的设计和活动的组织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使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都尽可能得到最大利用和最佳发挥。

三、新课程表现特征

积极性。不同于以往的从“问题”入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借鉴中医“扶正祛邪”思想,强调培养、激发人体内的正气、真气,消除病气、邪气。首先是扶正,树立正面榜样,培养积极心态,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即以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和问题预防为主;然后再祛邪,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

科学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根据《纲要》研发,注重培养学习者的积极心理品质和挖掘个体潜能,并根据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程序,在课程设计中融合了多元智能和学习动机理论,使课程设计从注重“说教”转向注重“活动”,并通过我们研发的《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测评和实时跟踪,大大提高了活动课程的科学性。

创新性。该套课程以《纲要》中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纲,与15项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对接并整合,根据教育敏感期和年龄特点,不同年级培养、发展的积极心理品质各有侧重,最终形成指导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序列化课程。

体验性/参与性。学生能否在活动中产生强烈的心理体验,引发个体思考并产生积极转变,是课程成功的关键。我们将具身认知理论引进活动课程,并坚持活动来源于并高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课程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主体性活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外化,进而在分享交流中领悟、探究、转变,修正个体的错误认识,最终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高技术性。课程中有很多活动是网络交互式的活动,同时还有很多视频、音频资料,是根据教学目标选取的影片、歌曲、小品剧、相声、故事、散文、游戏等。这些资料的使用需要多媒体教室的支持。高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带给学生新鲜感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并协同视、听双重通道促进个体深度思考。同时,还开发出电子资源包,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教学优势。

渗透性。在学校中仅仅开设心理课是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的。该套课程要求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因此,该套课程不仅可以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减负增效,促进和改善学科教学,还可以灵活结合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这样既为学科教学提供了主题和资料,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全面渗透提供了抓手和组织形式。

趣味性。爱玩是孩子天性。不让孩子玩,等于在扼杀他们的天性,让孩子失去创造的驱动力。鉴于此,该套课程将趣味性贯穿始终。根据年龄段不同,活动形式有所侧重。小学阶段课程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课程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课程以体验和调试为主。

实效性。该套课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问题设计,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它包括点亮心灯、铺设心路、解开心结、收获心情四大模块,其中铺设心路和解开心结是两个主要模块。铺设心路模块倡导从正面、积极视角入手,侧重于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进行心理体验和变化,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解开心结模块侧重创设问题情境,侧重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如此设计,有助于达到标本兼治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虹.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始人孟万金教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9):7-9.

[2]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润泽幸福人生[N]. 中国教育报,2013-07-19(6).

[3]孟万金,张冲.如何激发特殊儿童学习动机:ARCS动机模式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特殊儿童学与教的心理学研究(Ⅰ)[J].中国特殊教育,2007(7):72-77.

[4]李燕平,郭德俊. 激发课堂学习动机的教学模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112-116.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品质纲要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近日出版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高中物理教学方式探述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步一个脚印 迈向网络强国
刍议纲要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