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厚波
苏科版数学教材第30页第13题“测量河宽”问题,除了教材上提供的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很多不同的测量方案,而且对应着不同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下面详细说说这类测量河宽的不同方案,带大家感受全等判定方法的不同.
问题:如图1,已知:A、B两点被一个池塘隔开,无法直接测量其间的距离,但两点可以到达. 请你给出一个合适可行的方案,画出设计图说明依据.
方案1:如图2,先在地上任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点和B点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AC,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测得的DE的长度就是A、B间的距离.
证明:在△ABC与△DEC中,因为AC=DC,∠ACB=∠DCE,BC=EC,所以△ABC≌△DEC(SAS),所以AB=DE.
方案2:如图3,过B点作AB的垂线BF,在BF上取两点C、E,使CB=CE,再过E点作BF的垂线EG,并交AC延长线于D点,这时测得的DE的长度就是A、B间的距离.
证明:在△ABC与△DEC中,因为∠ACB=∠DCE,BC=EC,∠B=∠DEC,所以△ABC≌△DEC(ASA),所以AB=DE.
方案3:如图4,先在地上任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点和B点的点C,连接AC、BC,再过A点作BC的平行线AE,在AE上找一点D,使AD=BC,连接CD,测量CD的长即为A、B间的距离.
证明:由AE∥BC,可得∠1=∠2,在△ABC与△CDA中,BC=DA,∠1=∠2,AC=CA,所以△ABC≌△CDA(SAS),所以AB=CD.
方案4:如图5,先在地上任意作一射线AE,再过B点作AE的垂线并交AE于点D,在射线AE上再找一点C,使CD=AD,连接BC,测量BC的长即为A、B间的距离.
证明:在△ADB与△CDB中,BD=BD,∠ADB=∠CDB,CD=AD,所以△ADB≌△CDB(SAS),所以BA=BC.
方案5:如图6,在地上取一点C,用测角器测得∠ABC=90°,在AC的另一侧作射线CE,使∠ACE=2∠ACB,且交AB的延长线于点D,测量BD的长即为A、B间的距离.
证明:在△ABC与△DBC中,∠ABC=∠DBC,BC=BC,∠ACB=∠DCB,所以△ABC≌△DBC(AAS),所以AB=DB.
总结:由上述探讨过程可知,应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就是怎样去构造全等三角形,然后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将不能直接测量的距离转化成可以直接测量的距离.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