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波
摘 要: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讲故事、编童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把难点淡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习作技巧学会习作,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教育课题。
关键词:快乐 习作 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2B-0074-01
“作文难”“难作文”是师生和家长们茶余饭后交流的普遍感受,更是语文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文是最能反映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一件事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责任重大。怎样省时愉快地让学生掌握写作的要义,领悟布局谋篇的方法,把他们从作文困扰当中解脱出来,还他们真实自由的灵魂,给他们灿烂的天地?在这里我发表些我的见解,以供商榷。
一、消除学生对习作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不知不觉中学会写作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一听到要上作文课学生便愁眉不展,“作文咋写呀?”“我不会写作文”。这种心理定势充斥着学生的内心,封闭了学生思维。这种心理上的障碍严重影响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消除这种心理定势、排除这种心理障碍,最重要的就是给学生习作上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写作。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
首先,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常以游戏的方式,教学生感受事物,有话可说,言之有物。
对初接触作文,苦于不得门径而入的小学生来说,在写作知识匮乏,语言积累贫乏方面,不也有点类似一贫如洗的乞丐吗?如想成为作文世界中的“富翁”就要学会去感受事物,感受人,感觉生活。说来让人感觉茫然,实际上,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让学生们做“盲人摸象”的游戏,让他们蒙上眼睛,用手去触摸、感受事物的冷、热、软、硬等质地;用鼻子去嗅气味、感受不同物体发出的不同气息;用耳朵去听声音,最后用眼睛去辨别色彩、形状、大小等不同特点。把这些感受,按一定顺序说(写)出来,那就有话可说,有物可写了。这样的游戏不仅让学生在玩中感受了事物,还让学生在玩中学会细心体验微妙的感觉。再把这些看到、听到、摸到、想到的说(写)出来,那就是习作了。他们玩了、学了、乐了、写了,不再为习作无话可说、无物可写而犯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让学生感受不到他们在受教育”。和学生们一同游戏,正是收到这样的效果。
有话可说虽好,但多而杂又给人流水账的感觉。那又该如何去做呢?
小学生最爱听故事,因此我就借助故事,向学生潜移默化地指导习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怎么说,怎么写才好。
习作的方法和技巧,如同给学生们脱贫致富的“点金之术”。教学中,我一改原来的讲多练少,说多写少的不恰当模式,为了吸引学生以故事为引子,从孔融让梨讲起,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明白写作文首先要顺序分明。接着又用滥竽充数作对比,让学生明白写好习作的关键还在于中心突出。通过几周检测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种故事明理的习作教学还是认可的,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又讲许多有趣经典的小故事,让学生知道怎样开头才能吸引人、开头吸引人的方法有哪些。就这样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轻松快乐地学会了习作的方法,不觉枯燥,更无乏味之感。看到学生习作时,舒展的眉头,快乐的笑脸,我十分高兴。正是这种迎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下功夫大讲特讲作文技巧和方法,更省时、省力。
二、潜移默化、力在平时
我们选用的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从语言表达及人文情感上,都可以称其为“美文”“典文”。因此在平时的阅读课上,绝不能只是识字、写字、读文理解的简单教学。应以文本为范,分析理解、学会遣词造句,由段到篇习得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功。
三、注重情感体验、捕捉生活细节“定格放大”
习作的最终目的是要抒写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怎样写出真实的生活来呢?首先要训练学生学会观察,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生活处处有习作,但对小学生来说,一定要让他们学会观察。可以根据阅读的文本材料,布置观察作业。观察时,要注重观察的目的性。学会抓细节、抓重点。把体现情感的关键举动“定格放大”,以求抒发出情感的动人之处,这样便让快的更快,慢的更慢,改掉了说假话、说空话的写作理念。让学生们从平凡的小事中寻求伟大,从普通的现象中发现不俗,达到创新目的。我们看到同学们笔下抒写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真切感人。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迎合学生学习的心态,采用适合学生年龄发展阶段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习作,产生心理需要,学生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习作,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学生也初次说出“原来作文课还这样好玩”“多有意思”等话语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伯华.作文新阶梯[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