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婕
摘 要:数学课是否具有吸引力,课堂导入是关键。如何激发学生求知欲,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他们以最佳状态学习新知呢?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本文主要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实践,对几种导入方法进行浅显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导入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2B-0062-02
数学课堂导入是在讲解新知或数学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恰当合理的课堂导入不但是新旧知识的纽带、承上启下的桥梁,还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迎接新知。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是变化的,教学开始10分钟内逐渐集中,10~30分钟内最为活跃,之后逐渐下降,而人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更能迅速认识事物理解事物,因此如何设计课堂导入已成为教师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现结合自己初中数学教学经历,谈谈以下几种常用的导入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类比导入
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引入新课。由于初中数学内容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联系的紧密性,此种导入法在教学中较为常见。例如在学习《立方根》一课中,可以类比平方根进行学习,因为“平方根”和“立方根”在内容安排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教学中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新旧知识相互联系,这样,既有利于复习巩固平方根知识,又有利于立方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会了转化的思想,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二、实践导入
实践导入是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巧妙地导入新课。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实践和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实践不仅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形象化、趣味化,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全等三角形》这一节中,教师在引入概念之后,让学生动手做一对全等三角形,学生手撕、剪纸、描图,然后教师让学生把两个三角形纸片的顶点或边重合后,利用平移、旋转、翻折变换出各种图形,此时,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对应边、对应角的变化,最终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常用图形。这种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画图、识图能力,同时提高了其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从中经历了数学活动的过程,体验了数学活动的方法,理解和把握了数学知识和技能,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种效果是抽象的讲授难以达到的。
三、错例导入
错例导入就是用学生在学习中常犯的错误或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导入新课。这种方式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去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总结的错例,学生不仅吸取了教训,而且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对于养成学生严密思维的习惯,错例导入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一课前,让学生重新思考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问题的乘方题目,计算23、(-2)3、-23学生叙述自己的做题过程并说出它们的意义,请同学评价,老师最后点评,这样做加深了学生对易错点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做了铺垫,虽然是简简单单的重复,但结果是惊人的。
四、设疑导入
设疑导入是在上课初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学生主动思考。好奇心是学习新知识的最大动力,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由知到用。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课前老师提出问题:一张教学用的三角形硬纸板不小心被撕坏了,你能制作一张与同样大小的新教具吗?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同学们说:“现在,请同学们集思广益,与老师一同来探究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问题的提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思维空间,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有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五、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就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情景的引入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和理解数学,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学生也能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讲变量这一节时,我为学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并提出了三个问题:“如果要将我们班50名同学分组,一组5人,能分几组?分x组,每组分几人呢?如果设一组要分x名同学,分了y个小组,怎样用x表示y?“这些都是简单的问题,学生很快就能答出来。我趁热打铁,引出了变量的概念,为了巩固这个新知识点,我将书中的例子一一交给学生自己去处理。从学生的回答情况看,对于变量这个抽象的概念,他们理解得很好,抛弃了恐惧的心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学习状态。
六、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就是开门见山紧扣教学目标,要求直接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基本结构及知识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讲《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因为有一次函数的学习经历,所以直接引入这节课的主题,“请同学们想想如何能得到反比例函数y=6/x和y=-6/x的图像?用什么方法实现?它们的图像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直接点明主题,能使学生把精力迅速地集中到对新知识的探索追求中,提高了学生观察和总结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适合条理性强的教学内容。
七、直观教具导入
直观教具导入是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入新课。通过直观教具,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化、直观化,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在讲《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过程中,我出示自做的教具,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将第4个结和第8个结间的绳子拉直,并且在这两处用图钉固定在黑板上,在把其余的部分拉直后,用图钉将第13个和第1个结一起固定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学生能准确地说出是直角三角形,当我问到根据时,学生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时趁学生学习兴趣正浓引入新课就变得水到渠成。这样借助直观教具,使学生手、口、脑多种感官协调作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课的导入形式很多,每一种都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方法,关键是要使问题情境结构、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三者和谐地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促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品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俊莲.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新课导入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4).
[2]赵毅.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种导入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