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取材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2015-01-28 02:49金维桂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异常现象火焰化学

金维桂

摘 要:让学生真正实验,即设计实验,动手实验,体验实验,分析结果,提高学生统筹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关键词: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10-02

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广大化学教师努力探讨的课题,特别是在偏远中学,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有些学校很少开分组实验,逐渐变成"教师讲实验,学生看实验",导致偏远中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普遍偏低。为了提高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现有条件,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化学实验资源

可以找一些易见的用品和废弃物做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化学用品。如,用日常生活中的注射器代替滴管;用半截饮料瓶或塑料杯代替烧杯;用小药瓶作反应容器;用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食用盐代替氯化钠等解决了实验所用的材料和仪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不经意之中,培养学生关注身边、关注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注意到其中的微妙与有趣,潜移默化地缩短其与化学学科的心理距离。

二、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生活和化学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有许多化学知识,如农村冬季取暖生炉子,老人们经常说在炉子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被煤烟"打",引导学生分析煤烟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的性质,并辩证地分析在炉子上放一盆水可以增加屋内的湿度;一块用了一半的但长时间再未用过的肥皂表面会有白色粉末出现,引导学生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家里蒸馒头时,在"发"好的面里必须要放"碱面子",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才会松软可口等等。

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老师、动力,老师要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让教育走上活泼高效的持续发展之路。比如,在讲燃烧的条件时,可以借助实验提出问题,引发兴趣。首先,取一张纸,撕下一条点燃,看到这个现象,学生并不感到奇怪,然后用剩下的纸折一个简单的纸盒,里面装一些水,然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问:"这一半纸会不会燃烧呢?"有的学生会说"是",而有的学生就想看看究竟,结果可以发现水沸腾了,可纸却没有燃烧,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思维。

四、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不只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地角色,应该使学生主动地、自主地、积极地做知识的探究者,而作为教师,与其把我们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数偏远学校都配备了化学实验室以及充足的药品,完全可以满足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所需。

五、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有效性

1、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任何一个实验都有它的目的,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知道这个实验是要做什么、最终达到什么目的,在整个实验实施过程中(包括实验的设计、预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等)都必须围绕这个目的来进行。必须要明确为什么要做实验,实验设计和实施才有据可依,才会有收益。

2、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

首先学生得了解实验原理,不理解操作和实验设计的基础,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实验进行评价、改进和设计就更谈不上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实验,有重点地让学生领悟实验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对于每个实验,应该让学生多思考以下问题:这个实验要干什么?(即实验目的)具体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等。

3、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完成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有效性

让学生真正实验,即设计实验,动手实验,体验实验,分析结果,提高学生统筹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由于整个过程由学生自己设计并操作,最后分析探究结果,这是一个学生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完全主动的学习过程,因此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会大大提高。

首先让学生课前设计实验的步骤,教师将其中有误的部分标出但并不改正,然后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找到自己设计的错误并改正。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巡视,及时纠正实验中操作错误或恰当地提示观察要点。

笔者设计的这个实验报告,重点是突出了让学生去分析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是指在实验者的预见范围之外出现的实验现象。事实上,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是十分重要而且经常会出现的,对于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必须正确对待,认真分析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在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应写一些鼓励学生进行探究的话,最好能做到"面批",与学生共同探究"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重做该实验,保护学生好奇心,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改进实验,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使学生更加便于操作

实验的任何改进都可能会有想不到的效果,增强探究实验的乐趣,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实验的改进会使实验现象明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结论的真实性、普遍性。比如,(1)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实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时,现象不很明显,可以这样改进:在试管注入少量水,加热至沸腾,移开火焰,水停止沸腾,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发现溶液又重新沸腾,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水沸腾;(2)在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密度的实验中,有些学生把握不好,倾倒时速度过快,经常出现高蜡烛先熄灭、低蜡烛后熄灭的错误现象,产生错误的结论,可这样改进:紧贴大烧杯内壁放一漏斗,将二氧化碳缓缓从漏斗倒入,这样就可以顺利地完成实验;(3)在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的实验中,要求将一根火柴平放到火焰中约一秒钟,根据火柴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来确定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此操作学生很不易把握,有时火柴烧着了,有时中间两端全变黑了。可这样改进:把火柴换成用砂纸打磨过的细铁丝,一直放在蜡烛火焰中,可以看到当细铁丝在外焰的部分发红时,其他部分仍然较暗,从而可确定蜡烛火焰各层温度的高低,学生容易操作,且现象明显;4.氢气燃烧实验中,通常是在玻璃尖嘴导管口点燃,但这时看到的是黄色的火焰,看不到淡蓝色火焰,给学生造成错觉。在教学中,我改用注射针头,点燃氢气,可以看到淡蓝色火焰,效果很好。

七、适当使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现在的偏远中学基本都有了一间多媒体教室,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必须把握一定的尺度,因为化学是一门主要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是可以形成基本操作技能和树立、培养科学态度的过程,这些多媒体无法代替。但有些实验用多媒体演示比实际操作的效果更好,如,(1)耗时长、成功率低、污染严重、对师生健康产生危害的实验;(2)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3)现象瞬间即逝、学生感官刺激强度不足的实验;(4)有一些不安全的、不可以在课堂上做的实验。

猜你喜欢
异常现象火焰化学
最亮的火焰
缤纷的火焰
漂在水上的火焰
变压器运行中的异常现象与故障处理
吹不灭的火焰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常见异常现象处理及日常维护
DYF387S1基因座分型异常现象
RFCCU泵组水联运异常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