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政
数学游戏,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游戏的形式,寓数学知识、技能、经验和思想于活动之中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又能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增强其数学应用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习内容,有机地借助游戏活动展开教学。
1.通过数学游戏,建构数学知识,丰富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不应仅仅讲授知识,而应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和深入思考获得知识。因此,我们应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合理、灵活地运用游戏教学,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如苏教版二下《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把老师也算在内,我们班一共有38个人,下面我们来做个抱团游戏好吗?游戏规则是:每4个人为一团,抢先抱成团的算赢。开始吧!
(学生开始。最后还余下3位女生和3位男生,看这6个人有点沮丧,我正准备说话,一大部分学生给他们出主意:还可以抱成一团呢!说时迟,那时快,一位小个子男生跑到3位女生的队伍里了,最后只剩下2位男生。)
师:谁能从我们的游戏中发现一道我们刚学过的算式呢?
生:38÷4=9(组)……2(人)。
师:做游戏还能学到知识,你真了不起啊!
师:再玩一次!(学生热情高涨)这次每5个人抱成一团,开始!
(学生迅速做出反应。抱成了7团,最后还余下3位学生。)
…………
这个游戏一来,学生的激情来了,先听规则再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游戏,既让游戏丰富了数学知识的展示形式,又让数学知识引领着数学游戏。平时的教学,教师往往通过口头重点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仅靠如此单纯乏味的重复,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最终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应注重用游戏引领学生玩数学,让学生愉快地经历学习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2.通过数学游戏,训练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在数学游戏中,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味和趣味,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能使学生愿意主动去寻觅数学关系,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因数与倍数》时,可以设计如下的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
(1)一个同学报自己的学号,并说:“我的朋友在哪里?”
(2)如果你的学号是他(她)学号的倍数就站起来报出自己的学号,并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
师:谁能结合我们这个游戏和今天学习的知识说一句话让全班同学都起立呢?
生:我是1号,我的朋友在哪里?
…………
由于答案不唯一,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很大,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能使学生享受到数学思维的快乐。
数学游戏寓数学问题于游戏之中,能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具体运用游戏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1)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相应的游戏;(2)除了运用游戏,还有其他很多教学方式,在运用时要综合学生和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不要一味地为了让学生感觉好玩而盲目地运用游戏。
当然,数学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做游戏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鼓励和推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为了纯粹的娱乐而在数学课内做游戏。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