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雅洁 (湖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410006)
论中国戏曲音乐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
——以西皮、二黄腔为例
韩雅洁 (湖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410006)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中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自学堂乐歌时期视唱练耳教学传入我国以来我国视唱练耳课程主要以西方教学体系为主,并没有系统的中国式的视唱练耳教学。本文主要通过戏曲中的西皮、二黄腔的角度探讨如何将中国式视唱引入视唱练耳的课程中去。
西皮;二黄;视唱练耳教学
1.高师视唱练耳教材及主要内容
视唱练耳最初从西方引入我国,是一门名副其实的外来学科。在视唱练耳学科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受西方的影响,所以我国的视唱练耳教学一直沿用的是西方的教学手段以及模式。但是近年来一批带有中国特色的视唱练耳教材正在运用起来。
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于2004年编写的《单声部视唱教程上下册》,这两本教材中我国民族民间音乐319条,外国作品819条,其中关于中国戏曲艺术作品的仅13条。
陈雅先于2008年编著的《乐理与视唱练耳》两册含外国作品163条,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作品105条,多数是民族声乐作品。
熊伟于2007年编著的《视唱练耳普修教程》下册,其中外国作品215条,中国民族民间作品36条,作者自己编写或改编的28条。其中中国作品多数为优秀的各族民歌,并无关于戏曲音乐作品的视唱内容。
综上所述,我国各大院校的视唱练耳教材虽教材内容不一,但均是以国外优秀作品以及中国经典传统音乐作品及近现代音乐作品为主,但是其中涉及的戏曲作品并不多见。戏曲艺术在中国自古有之,从原始歌舞起,戏曲经历一系列发展才慢慢形成与成熟,戏曲艺术可以说是我国最重要的艺术瑰宝之一,也最能代表我国的音乐艺术。对此笔者认为在我国视唱练耳教材中更多的加入戏曲艺术是十分重要的。
2.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方式与途径
据笔者调查,我国各高等院校(其中包括综合大学音乐学院、师范大学音乐系以及专业音乐院校等)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还是以钢琴为主要教具,通过听音、默写、跟唱等进行教学,普遍采用固定以及首调两种唱名法,重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视唱能力的训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听力以及视唱等信息来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并根据此信息来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
据了解,视唱练耳的教学主要分为视唱和练耳两个部分。练耳主要包含单音听记与听写,音程听记与听写,和弦听记与听写,节奏听写(包含多声部节奏),旋律听写(包含多声部旋律)。视唱则是以单声部视唱为多数,加入少数多声部视唱。类别包括单人视唱,多人分声部视唱以及小组视唱等等。
但其中都是以适应西方音乐文化为主的内容,并没有一套适宜我国戏曲音乐元素的训练方法。
西皮、二黄腔又统称皮黄腔,现如今据统计,全部或主要采用皮黄声腔的剧种现在有三十多个,其中采用单一皮黄声腔的有福建北路戏、九江弹戏等,而京剧中的皮黄腔在使用皮黄声腔的众剧种中,发展的最为完善,因此本文主要以京剧角度来阐述皮黄二腔。
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之一。西皮的曲调活泼、欢快,唱腔刚劲有力、节奏紧凑,非常适合表现欢乐跳跃、坚定、愤懑的情绪。二黄唱腔平缓、稳重、抒情、优美。多用来刻画正面的任务,也多用于悲剧。
1.结合西皮二黄唱腔特征进行音高训练
在视唱练耳的课程当中,视唱练习前会有音阶等练习。而在皮黄腔的练习中确是不一样的方式。皮黄腔的练声是指“吊嗓”与“喊嗓”。所谓“吊嗓”是指由胡琴、鼓板等伴奏乐器伴奏的练唱方法。有的先用一般调门,通过吊嗓,可以使嗓音嘹亮,气力充沛,口齿清晰有力。并且熟悉乐器以及伴奏,全方位了解唱腔和乐器之间的联系,使演唱者和乐器的配合跟默契,更能理解曲中情感,传达曲子的意义。而“喊嗓”则是指无乐器伴奏,练习者自己在空旷的地方喊出“咿”“呀”等单音。通过喊嗓可以锻炼各个发声部位,正确地发出各个韵母的本音。喊嗓时间一般在清晨,于空旷地区,大声喊出“唔”“伊”“啊”等单元音,由低而高,由高而低,反复进行。待声音舒放后,再以唱段进行练习。
2.结合西皮二黄唱腔特征进行节奏训练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由板和眼的不同排列来表示不同的节拍是其表现方法之一。用板敲击的街拍点称为板,用鼓签敲击板鼓的鼓眼则统称为眼。每一板和每一眼都是现代所说的一拍。
“一板一眼”相当于如今的四二拍子,强弱规律是一强一弱。“一板三眼”相当于如今的四四拍子,由板、头眼、中眼、末眼构成,强弱规律则是强、弱、次强、弱。都与现代节拍所吻合。所以,可利用西方视唱练耳体系的节拍练习配合西皮、二黄腔的板式练习。
西皮的板式有:原版、快板、慢板、二六板、散板、摇板、流水板、滚板等等。
例如,慢板,分一板三眼,4/4记谱或一板二眼,3/4记谱。速度较慢,速度越慢者抒情性越强,旋律加花越多,离语言形态越远,歌唱性越强。旋律含蓄而抒情,常用于刻画戏剧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因为唱腔较慢,艺术家可发挥的地方很多,很容易彰显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以及特点。
二六板,分慢二六、中二六,一板一眼,2/4记谱,快二六1/4记谱。在西皮中是十分灵活的板式,使用率极高。慢二六多分三腔节,中、快多分二腔节,逗间无过门只有小垫头。
散板,自由节拍,サ记谱。歌唱节拍自由,善于紧密结合剧情需要,应用范围很广。1
二黄的板式有:原板、慢板、二六板、快板、散板、滚板、摇板等等。
例如,原版是二黄声腔中最基本的板式,原板的节拍是一板一眼(即2/4),原板速度中等,句子板起板落,风格深沉稳健。
慢板,一板三眼,4/4记谱或一板二眼,3/4记谱,速度越慢,旋律加花越多,抒情性越强,离语言的自然形态越远,歌唱性也越强。唱腔十分宏大,唱腔拖的很长,加花多,富于歌唱性。
现如今,我国高校教育越发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但视唱练耳这一块发展的还不明显。戏曲音乐中所包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中国人民几千年的艺术结晶,是中国音乐文化最绚丽的瑰宝。所以将戏曲因为引入视唱练耳课堂尤为重要。笔者以以下几点阐述如何将戏曲音乐引入我国视唱练耳课堂:
1.教材
我国高师视唱练耳并没有为中国戏曲音乐设立独立板块,甚至相关的视唱都极少出现。如要把戏曲音乐运用到视唱练耳教学中,教材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在视唱练耳教材中加入戏曲元素的学习板块。利用西方视唱练耳中所学习的读谱、节拍的知识,来初步了解戏曲音乐的基本旋律,之后通过要通过一系列戏曲的常识知识以及角色、唱腔、板式的不同介绍来让学生对戏曲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
2.师资培养
各大音乐院校的视唱练耳教师,大多注重自身声乐、钢琴等技法知识以及西方视唱练耳体系的理论知识,对中国戏曲音乐却知之甚少,甚至不会听、不会唱。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够从课堂中学到相关知识。所以,若要将戏曲音乐引入课堂,教师首先应该:一要学习戏曲音乐相关理论知识,从而对戏曲音乐的历史、流派以及脉络分支有较深的了解;二是不仅要学习各个唱腔的演唱,对不同角色、板式、唱段也要有深刻的了解;三是不仅要丰富自身对学生的演唱也要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其次,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并且接受戏曲音乐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困难,例如戏曲旋律有时起伏很大,装饰音多,演唱难度较高,有些学生就掌握不好演唱的方式,从而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这个时候教师不能太过刻板的教学,要善于创设情境、趣味教学,从而引导学生一字一句的唱清楚,从心理和情感上接受戏曲学习。
3.教学手段
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在文章第一部分就有提及,现我国视唱练耳的教学主要就是以教师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视唱练耳的学习。若加入戏曲音乐教学,在课堂中除了必要的讲解之外,可以由教师设置创设性情境,学生分角色演唱,学生通过对不同唱腔、板式以及角色的理解,更深入的了解戏曲音乐。或让学生自主选择戏曲唱段,自主学习探索,课堂演唱,教师讲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戏曲音乐的积极性。
我国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戏曲艺术代代流传、发展与成熟。代表着一代代中国人的音乐智慧,是我国最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但是现如今,新一代的中国人中,很少有人会唱、会听中国戏曲音乐。人们的目光越来越少的投注在我国如此伟大的艺术瑰宝之中。我国戏曲艺术是否会慢慢消亡?而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教学模式被长久的确定下来,学生会慢慢在一系列听、读、写的模式中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加入色彩性的戏剧音乐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二者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发展的。课堂会更富乐趣与新意,而学生也会加深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理解与感受,更直观的接触之后喜欢戏曲音乐、了解戏曲音乐,从而把我国戏曲音乐更好的传承下去。
注释:
1.蒋菁.《中国戏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242.
[1]蒋菁.中国戏曲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2]熊伟.视唱练耳普修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3]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单声部视唱教程(上、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4]陈雅先.乐理与视唱练耳[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5]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6]童忠良.中国传统乐理基础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韩雅洁(1991年),女,湖南永州人,汉族,现职称:无,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