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慧+牛建峰+翟小会+李彦克
摘要:通过对豫南地区自然、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现状的广泛调研和对优秀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出了多种基于旅游产业导向的不同村镇发展规划模式,主要包括古村落保护—乡村旅游模式、郊区农家乐模式和特色产业支撑—新农村模式。研究成果除获得系统理论总结和提升外,可直接用于指导河南省“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同时对于其他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也将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丽乡村;豫南;规划;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2-0094-02
1引言
201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没有美丽的乡村,就无从谈美丽中国。为此,2013年2月农业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正式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美丽乡村”是践行十八大会议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和切实改变农村破旧落后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具体表现。“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离不了“美丽河南”和河南的“美丽乡村”。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差异显著,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考虑到具体情况,经典的苏南乡镇企业模式、温州私营经济模式和珠三角外向型经济模式均不适合河南。而从最新的研究和案例来看,旅游产业导向的村镇发展规划是目前我国又一成熟的村镇发展规划模式。所谓旅游产业导向的村镇发展模式,是将发展旅游的思路贯彻到村庄规划建设中,借助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力图将每一个村镇都转变为一个独特的风景园区,这也成为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选择。2013年10月22日,河南省政府出台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河南省计划到2015年,打造10个乡村旅游示范县,20个旅游示范镇,300个特色旅游村,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强新农村建设。同年12月,河南省举行了“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竞争立项答辩会,确定了70个县市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豫南地区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多次承担豫南地区乡村规划设计工作的单位,我们在对豫南地区自然、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现状的广泛调研基础上,对自己的实战经验和优秀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出多种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出的基于旅游产业导向的不同村镇发展规划模式,研究成果除获得系统理论总结和提升外,将可直接用于指导河南省“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同时对于其他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也将有借鉴意义。
2古村落保护—乡村旅游模式
根据前期调研和初步研究,豫南地区的基于旅游产业导向村镇发展规划大致有3种模式,即古村落保护—乡村旅游模式、郊区农家乐模式和特色产业支撑—新农村模式。
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发展规划就是典型的古村落保护—乡村旅游模式,郝堂村属于典型的河流丘陵地貌,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过去闭塞、贫穷、落后,其作为农村可持续发展项目试点村后,积极进行古村落保护,采取修旧如旧,建筑上坚持豫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坚持用最自然、最环保的方式来建设美丽村庄,新建房屋与旧房保持统一风格,形成既有南方的玲珑与精细,又有偏北方的高大的特征。改造后,优美的环境和浓郁的古风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条件,春天的映山红,夏天的荷花,秋天的野菊,冬天的百年老树让游人任何时间来都不会失望。正如此,郝堂村入选了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
根据调研和正在承担的项目,笔者发现豫南地区很多村庄与郝堂村自然环境基本相同,村容村貌和人文气息相近,如南阳市桐柏县徐寨村,因此,在做徐寨村“美丽乡村”发展规划时,笔者给其确定的就是古村落保护—乡村旅游模式,通过对古村落的保护与修缮,形成统一的风格与特色,促进乡村旅游活动的发展,从而实现改善村民生存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建设目标。在具体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避免造成千村一貌的情况,同一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应具有自身特色[1,2]。
3郊区农家乐模式
对于位于城市郊区的村镇,选择郊区农家乐模式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美丽乡村的第一选择。郊区农家乐模式是利用村庄原生态的景观植被和田园文化,对村庄生态环境和发展主题进行包装打造,从整体上改善村庄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村庄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并在此基础上为都市居民营造一个田园观光休闲度假目的地。
郊区农家乐主要为城市居民节假日提供短途旅游选择,通过设置家庭农场、垂钓、采摘活动、品尝农家特色菜肴和体验农村生产等活动,使游客得到身心放松,而经营者得到实惠。可以说,这种郊区农家乐模式已自发成为目前我国农村商业发展和劳动力自我消化重要形式。在信阳南湾湖周边,已形成数量众多的农家乐,成为信阳市和周边县市居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
4特色产业支撑—新农村模式
特色产业支撑—新农村模式主要依托当地特色种植,形成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挖掘内涵,建成品牌,使之成为支撑村镇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这与苏南地区兴办乡镇工业企业的模式是不同的。如信阳市商城县部分村镇着力打造豫南油茶特色产业名片,不断扩大优质粮油种植面积,并形成了“长园”、“商大油脂”、“山魂”等著名品牌。唐河县上屯镇、桐寨铺镇大力发展黄牛特色产业,使之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主渠道。内乡县余关乡则着力打造豫西南特色林果产业,其核桃基地总面积已接近7万亩。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经济保障,同时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题。
特色产业支撑—新农村模式主要依托当地特色种植,形成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挖掘内涵,建成品牌,使之成为支撑村镇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如信阳市平桥区建成的陆羽茶文化园和金牛文化园均是这种类型。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经济保障,同时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题。
5结语
上述模式只是经过部分调研和初步研究得到的简单认识,研究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出的不同旅游产业导向的村镇发展规划模式,一方面将获得系统的豫南地区旅游产业导向的村镇发展规划模式理论认识,另一方面将可直接用于指导豫南地区和河南省“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同时对于其他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也将有借鉴意义。这里需要重点提出的是,总结出若干发展规划模式,并不意味着任何乡村都可以直接套用相同的设计,各地可以选择相同的发展规划模式,但在具体设计中,应切实依据因地制宜的理念,设计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避免出现乡村景观同质化现象[3]。
参考文献:
[1]陈青红,王国良,徐文辉,等.同质化背景下浙江省“美丽乡村”景观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2013,11(2):49~51.
[2]翟俊.应对环境同质化的景观实践[J].中国园林,2012(5):119~121.
[3]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5(9):44~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