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颖
妇科手术室护理中的有效沟通研究
刘 颖
【摘要】目的 探究妇科手术室护理中采取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69例妇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加强有效沟通,对照组26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情绪、护理满意度和术中配合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在妇科手术室护理中加强有效沟通,可缓解不良情绪,促使手术安全性的提高,较好的配合医生治疗,效果突出。
【关键词】妇科手术室;有效沟通;护理效果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methods and impact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for patients in obstetrics operation room. Methods Chose 69 patients who were operated with obstetrics surgery in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August 2015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43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effective nursing communication, while 26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and then compared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Patients’ emotion state,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heir surgery cooperation rate in study group were much more favorable and higher than counterparts in control group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d statistic value(P<0.05).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for nursing staff in obstetrics operation,which is conducive to relieve patients’negative emotion,increase surgery safety and improve patients’cooperation with treatment.
【Key words】 Obstetrics operation room,Effective communication,Nursing effect
手术室为抢救危重患者以及进行手术的场所,对器械和无菌空气等环境有较高要求,对护理质量也有更高要求,因为手术室的特殊环境,护理人员会面对多样病种,且患者的病情变化快,而且手术室还经常出现医疗纠纷[1]。患者在病痛中,生理和心理都会有改变,特别是女性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顾虑多,心理变化复杂,所以在手术过程中会有心理波动,此时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沟通,才可稳定情绪,提高手术的配合程度。选取2014 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69例妇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69例妇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实验组患者43例,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68岁;20例农村居民,23例城市居民,14例卵巢囊肿切除术,29例子宫切除术;文化程度:8例初中及以下,24例高中,11例中专及以上。对照组患者26例,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69岁;11例农村居民,15例城市居民;10例卵巢囊肿切除术,16例子宫切除术;文化程度:6例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8例中专及以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基础上加强有效沟通,具体如下。
1.2.1术前沟通 患者在手术前都会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因为其会担心手术对身体造成的疼痛,手术效果以及手术风险,还会担忧手术对日后生活造成的影响,这种情绪会对麻醉以及手术效果造成直接影响[2]。护理人员要与其进行有效沟通,首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告知本手术成功案例以及我院医生的水平,使其较大程度的信任我院的治疗技术,介绍手术效果,基本流程,手术环境,注意事项,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每项问题,保持亲切的态度。在沟通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方法,程度较高者要使用专业语言,程度低者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使其 理解。
1.2.2手术室沟通 进入手术室前患者都有家属的陪同和鼓励,可使其在短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情绪,但自己在手术室后,因为陌生环境等因素会产生焦虑和紧张,护理人员在此时一定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及时的疏导[3]。使医护人员与患者打招呼,感到温暖,若患者害怕疼痛,则告知其麻醉效果,还可采用肢体语言的沟通,尤其对于过度紧张者,包括轻抚额头、握手,增强患者的安全感,还可通过眼神交流,使患者信任医护人员,保持稳定的情绪。
1.2.3麻醉阶段护理 因为妇科手术会使患者隐私部位有所暴露,因此护理人员一旦发现其产生心理变化,就要有意识的给予衣物遮掩,使患者被理解和尊重,以良好心态面对治疗[4]。并在其意识清醒时交流一些积极的讯息,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41例患者情绪稳定,占比例为95.35%,42例患者手术配合满意,满意度为97.67%,42例对护理满意,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20例患者情绪稳定,占比例为76.92%,21例患者手术配合满意,满意度为80.77%,21例对护理满意,满意度为80.77%。实验组患者的情绪、护理满意度和术中配合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护理工作都更加注重以患者为中心,对护理人员有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其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要学会怎样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满足心理需求,从而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妇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会存在较多的顾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为此实验组患者不仅给予综合的护理措施,还加强在各个阶段的有效沟通,护理人员注意患者的情绪波动,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提高护理治疗以及患者的配合度[5]。实验组患者的情绪、护理满意度和术中配合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在妇科手术室护理中加强有效沟通,可缓解不良情绪,促使手术安全性的提高,较好的配合医生治疗,效果突出。
参考文献
[1] 毛登琼,毛俊. 有效沟通在妇科手术室护理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737-738.
[2] 周晓霞. 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1):84-85.
[3] 郭菊,糜崇达,张晓霞. 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8):1172-1173.
[4] 邹芳.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27(1):83-85.
[5] 张秀波. 妇科护理中有效沟通的运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174-175.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1-0160-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1.124
作者单位:150000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
Research o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Nursing in Obstetrics Operation Room
LIU Ying Red Cross Central Hospital of Harbin City,Harbin 150000,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