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斌
近日,外媒发表题为《苹果惠普代工厂学生工接近一半》的分析文章称,由于招不到更多的正式工,以及出于降低用工成本的考虑,苹果、惠普等跨国企业的在华代工厂开始将职校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这些“实习”的学生工人数甚至一度超过企业正式员工。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对这样的“实习”安排并不满意,甚至是怨声载道。既然学生不愿意去学校指定的企业“实习”,而且这种“实习”也确实学不到东西,为何这一怪象却能长期延续?媒体披露的潜规则是,用工企业通常要向安排实习生的经纪人(学校或个人)支付每生500至1000元的“人头费”,这是企业预算范围内的人力资源招聘“成本”。
在“潜规则”的语境下,谴责职校(或个人)见利忘义、诟病企业唯利是图的声音从未平息。然而,站在企业的角度看,企业迫切需要数量庞大的流水线操作工,从节约成本考虑,企业自然更倾向于按“市场行情”向学校或中介公司支付一定的中介费用,随时招募职校“实习”学生,这就是市场的规则,谈不上指责。而从学校的角度看,要把除了简单操作以外什么都干不了更干不好的学生安排实习,完成教育主管部门的“任务”,兑现招生时向学生及家长做出的承诺,最好的办法自然只能是成批地送到企业“实习”,这可以说是学校的无奈之举。这样说,当然不是为校企双方开脱责任。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实质性问题是,中职学生为何不能摆脱如此就业现状,而只能去劳动密集型的代工厂里从事简单、重复、枯燥的流水线操作工作?要找到答案,我们只需反问一句:除了这些,我们的中职学生还能干些什么?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产业界的“微笑曲线”。两年前,笔者曾以“8美元透视中国劳动力的尴尬”为题,评述美国苹果公司销售iPad的利润分配状况。每售一台iPad美国可获利150美元,相当于售价的30%;韩国作为iPad主要零部件的供应产地可得34美元,占6.8%;而中国工人仅能从中获得8美元的收入,只相当于售价的1.6%。如此天壤之别的利润分配,让中国工人在产业界的“微笑曲线”上永无“微笑”之机。原因何在?欧美发达国家高居“微笑曲线”附加值较高的两端,专注产业链上游的产品研发和下游的营销流通,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却一直扮演着“蓝领工人”的角色——对于一个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劳动力廉价、市场潜力庞大的区域而言,中国被锁定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只能依靠“血汗工厂”和“国际劳工”尴尬地获取微薄利润。如果我们不重视技术创新,不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就永远无法走出多劳少得的困境。
由此推及中职教育。在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微笑曲线”中,如果将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质量、薪资回报、社会地位等看作是教育的“附加值”,那么,处于相应上、中、下游的则对应着“管理+素养”“操作技能”和“学历+研发”。显然,综合素养高、管理能力强、学历较高又擅长研发的学生,将更容易获得优质岗位、得到丰厚薪酬;而只会简单操作的学生,便只能从事“微笑曲线”中低端的流水线操作工作。这才是中职学生不能改变身份、改变命运的根源所在。
学生“无能”,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学校。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生源质量差、师资力量弱、管理水平低、校企合作难,招生“进口”、教育教学、就业“出口”形成恶性循环。学校人浮于事、教师撞钟混日子、学生破罐子破摔的现象非常普遍;文化素质教育被忽视,职业精神培养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将人才培养锁定在以简单就业为导向,过度强调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通过占用大部分教育资源来重复训练出少数几个技能大赛选手,也不能改变学校教育的劣质现状,不能改变全体学生的弱势命运。
所以,不进行彻底的改革,中职教育很难走出“微笑曲线”的谷底。而这种改革,必须全面系统、彻头彻尾、深层次地推进。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通过政策激励,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师资队伍;通过调整毕业生就业政策,让职校毕业生能够平等就业;通过强化企业行业政府三方的责任,推动校企合作,优化职业教育的办学生态;通过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为学有余力的中职学生进一步拓宽升学通道。中职学校则要改革育人模式,修正办学宗旨,更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研发能力、团队精神、职业操守等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通过提高育人质量来提升就业质量,吸引优秀生源。而学生则需要坚定职业理想、树立职业信心、改良学习方法,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优秀、生活态度阳光的实用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