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金昌
“老师,给我签个名!”“老师,还有我!”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一个楼道里,一名老师被几十个学生簇拥着,像“追星”一样缠着要签名。
“李老师,我们以后还会回来听您讲历史!”高二文理分科后,选择理科方向的学生以这样的方式纪念“已逝”的历史课。
学生口中的“李老师”,就是被誉为“中学历史教育学家”、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李晓风。
“在中学时代,能成为李老师的学生是莫大的幸运。”李晓风的学生这样说道。
深厚的专业功底
李晓风经常阐述这样的观点:“新课改以来,教师在理念更新方面的速度很快,但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提升却远远没有跟上,狭窄的知识面和陈旧的观点使新理念空洞化,最终制约了课程改革目标的真正实现。”因此,他指出:“历史老师的学科基础一定要扎实,学术眼界一定要开阔;教师的史学功底是历史老师的看家本领。”
从1978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到1982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任教,李晓风从未放弃过对历史的钻研与学习。1991年,他发表《历史研究的逻辑:解释和假说的形成——一个历史学哲学的尝试》一文,运用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历史哲学问题,成为当时该研究领域中极其稀少的研究成果之一,文章中提出的一些观点被写入了大学的历史哲学教材。
李晓风主张进行专业阅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他的阅读面之广是众周知的。许多人到他家做客,看到他的书房时都会惊呼:“这哪里是一个中学老师的书房,分明是一个大学教授的书房!”有一个学生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前些天上课时,坐在倒数第二排的一个同学不停地翻着一本厚厚的大学历史教科书,李晓风在讲台上看了一眼,立即准确无误地说出了那本书的书名和编者——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由此引来学生的阵阵惊呼。
李晓风说:“专业阅读可以丰富知识,专业研究则是提高教师能力的基本途径。现在的教学理念特别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自身能力不足,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只是一句空话。制约中学历史教学水平提高和素质教育真正实施的瓶颈,就是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知识不足、学科观念陈旧,导致自身探索问题能力不足。”
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使得李晓风对历史学科的教学看得更为透彻。在一次给教师进行培训时,许多老师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性质存有争议,把这一时期解释为“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对此,李晓风一针见血地指出:“先秦时期社会变革的实质问题不是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而是由早期的部族血缘国家向成熟的中央集权的地域国家过渡,由世卿世禄的宗法贵族制度向选贤任能的职业官僚制度过渡,同时伴随着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这一观点让参培的教师们思维大开,从另一个角度深刻理解了这一历史知识,同时也对李晓风的史学功底钦佩不已。
在公开课和示范课上,李晓风以其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分析,对各种史学前沿成果的深刻认知,对重要历史概念的探究和剖析,令在场教师折服。一位听过李晓风历史课的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晓风老师将深厚的专业功底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去,一方面保证了他自己所提倡的教学取得成功并不断创新,一方面也对中学历史教师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
用“嘴”讲历史
李晓风的课堂最引吸人的地方之一,就是他用“嘴”讲历史。
课堂上,“历史”在他的嘴里娓娓道出,犹如潺潺流水,开始时并无特别之处,但时间久了,就能感受到“水流”的力量,听课者会不自觉融入到他的历史“溪流”中而无法自拔。用他学生的话来说,“听李老师的课,慢慢就会上瘾”。
李晓风认为,新课程改革一定要强调学科的特点。历史是一个叙事性很强的学科,这决定了历史学科不可能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由初始条件去推导历史结论。自然学科可以采取渗透发现式学习,但对于历史学科,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就不可能发现新的东西。
因此,李晓风一直强调,历史课一定要讲,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应该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
李晓风讲课,形式上非常传统。他几乎一直站在讲台上,不时板书几个字,或者播放PPT,偶尔提一两个问题,很多时候还是自问自答。他说话的语调略显平淡,听课者稍不注意,很多“要旨”一溜烟就跑了。
那么,他又是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靠的是渊博的知识。
李晓风知识渊博是出了名的。有人说他是一部“百科全书”,历史中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问题,他几乎都有涉猎。历史研究最前沿的学术动态,都在他的视野之内。对史实,他信手拈来,讲解起来,更是纵横捭阖、洋洋洒洒,并且能紧扣教材,让学生有迹可循。
传统的历史教材很少提及“第二国际”这一概念,但李晓风却“特地”给学生介绍了一遍,让学生明白,现在的“八小时工作制”、“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都是“第二国际”时期提出的,而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实际上也是源起于“第二国际”时期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通过提炼这些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知识。
李晓风讲历史,总能摆脱课本,把一些新鲜的历史观点传授给学生。在讲到西方国家殖民史的时候,他给学生介绍了国外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前沿性研究成果。比如,美国学者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在其影响巨大的《大分流》一书中提出:“西欧在美洲的殖民地不仅获取了大量金银,还获取了木材、棉花、蔗糖等原料,既解决了原料来源,又省出大量土地缓解了西欧的生态危机。而同一时期的中国江南地区,手工业水平本来高于西欧,但由于人口增多,又不能像西欧那样得到殖民地的棉花等农产品的供应,加重了生态危机。正是因为殖民地,西方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中国却被甩在后面。”这种“颠覆性”的观点对学生传统知识的冲击是很大的,能迅速打开学生的思维,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有时,李晓风也会“幽默”一把,让学生开怀一笑。当然,他的笑话绝不会脱离历史,例如他对学生说:“《资政新篇》写的不是文字,是寂寞。”幽默的同时,让学生从侧面理解了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撰写该书时的历史背景和心理状态。endprint
对于这些逗笑的话,李晓风这样理解:“逗乐,就是调和剂。帮助学生思考,才是最终目的。”
李晓风用“嘴”讲述历史,带动学生自觉思考历史、理解历史,从而把学习历史推向更深的层次。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从他(李晓风)的每句话中传递出的思想,总是令我们眼前一亮,深受启发……许多同学在他的影响下自觉阅读课外历史书籍,思考历史问题,并以与李老师讨论为乐。”
帮助学生架构知识体系
李晓风反对“背书”,他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他说:“数学有严谨的逻辑推理过程,而人文学科则是大量事件的关联,但事件的发展也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好比一本书,它一定要有目录。”为此,他的课件一般都会有一个纲目,讲课时,每讲完一个内容,他会习惯性地带着学生返回纲目,通过纲目来理解历史知识。课堂上,他反复呈现纲目,帮助学生建构一种清晰的历史观念。
李晓风善于运用思辨哲学来讲解历史,通过在课堂上呈现哲学思维,不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讲霍布斯的理论时,李晓风这样分析:“它本身存在什么特点呢?一个叫启蒙性,一个叫封建性。启蒙性在于他接受社会契约论,其实就意味着反对君权神授。封建性在哪儿呢?就是我跟你签订契约后,不可更改,而且君主的意志必须得到无条件的服从,还提出君主可以没收人民群众的财产……”听到这段分析,许多历史老师不禁感慨:“如果是我们来讲,肯定会弄来一堆材料,一股脑儿地解释霍布斯的生平和历史背景等,然后还要解释什么叫‘启蒙,什么叫‘契约,根本达不到晓风老师这样的解释高度。”
李晓风说:“教师的教学分析必须细致到位且富于开放性、启发性。学生一定要进入有效的思维状态。无论是简是繁,无论是难是易,深入到位的阐释应该呈现在每一堂课中,应该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讲授“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教材在阐述体系形成的背景时讲到了两点:一是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系;二是重建战后世界秩序需要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机制。对于教师而言,让学生理解第一点背景容易,而关于第二点就不那么容易了。于是,李晓风这样阐释:之所以需要建立这样一个新机制,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在金融和贸易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各自为政,以邻为壑,没有一个国际机构和国际性的金融贸易机制来协调各方矛盾,结果导致了危机更趋严重,有鉴于此,各国在一起构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李晓风说:“我在课堂上讲到这样的程度后,学生稍微把我讲的回忆一下,知识体系就可以基本形成。”
李晓风的学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1级本科生田梓垚说:“在高三的单调生活中,历史课成为我们全班同学的享受。李老师十分注重逻辑,带领我们建立起知识的整体架构,这无论是对考试还是我们今后的常识记忆都大有裨益。”
李晓风,凭借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赢得了“中学历史教育学家”的称誉。比起学科知识讲授,他其实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他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成长为有担当和悲悯情怀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的人格,有社会责任感,有能力、有担当——这是我的历史课的一个目标。”
【人物小档案】李晓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历史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曾参与多种教育部审定的初中和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撰,被誉为“中学的专家级教师”“中学历史教学的权威”。
(责编 蒙秀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