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图像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

2015-01-26 21:05周建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7期
关键词:摄片胸膜影像学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图像特征,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对患者的CT诊断、X线诊断等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的准确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35例患者经CT和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1.42%和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具有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的优点,具有优势。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7.126

作者单位:831100 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T Imag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arly Peripheral Lung Cancer

ZHOU Jianxi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ji City,Changji 831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T image of early peripheral lung cancer,analysis of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arly peripheral lung cancer,the characteristics of CT and X-ray,the accuracy rate of diagnosi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ccuracy rate of 3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T and X-ray diagnosis were respectively 91.42% and 80.00%,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Conclusion Multi slice spiral CT diagnosis of early peripheral lung canc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scanning speed and high resolution,it has obvious predominance.

【Key words】 Early peripheral lung cancer,Characteristics of CT image,Clinical significance

周围型肺癌具有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病情进展迅速,转移率高的特点,一旦发展到晚期,对治疗和预后十分不利 [1]。本文旨在探讨CT诊断的影像学特征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35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4~76岁。病变位置位于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右肺下叶的分别有10例、13例、7例和5例。其中鳞癌患者和腺癌患者各14例,混合型肺癌的患者2例,未分化癌患者3例,小细胞癌患者2例。大部分患者均有咳嗽、咳痰、咯血、憋喘、气促、胸痛等主要临床症状。患者在术前都接受过X线摄片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并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

1.2 方法

(1)CT扫描:患者均采用GE64排optima CT660(128 T)螺旋CT扫描仪进行诊断。扫描开始前,对患者进行屏气训练,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全肺平扫,扫描的范围在肺尖到肺底,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 mAs,扫描层厚和扫描间隔均为0.8 cm,探测器×准直为16×0.75,当肺部结节完全显示后,对其进行SPN定位靶扫描。扫描参数调整为层厚0.5 cm,螺距1.5,视野在200~240 mm,然后采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的前臂浅静脉注射造影剂碘海醇,浓度为300 mg/ml,注射速率为3.0 ~5.0 ml/s,行增强扫描。分别对患者的肺动脉、主动脉峰值进行测定,然后根据患者的体质量再次注射碘海醇,注射量为1.3 ml/ kg,注射速率同上,对患者进行SPN肺动脉期、主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三期靶扫描,延迟时间设定为3 min,将扫描获得的资料传入工作站并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层厚和层间距,均为0.8 cm。由两位高年资的影像学医师阅片并经协商达成共识。(2)X线摄片:采用SIEMENS YSIO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对患者进行正侧位摄片,要求诊断时患者的胸部要与荧光屏紧贴。配合使用固定虑线器,参数设置为焦距180 cm,正位摄片和侧位摄片的电压分别为80~85 kv、90~95 kv,电流分别为15~20 mAs、30~40 mAs。(3)观察回顾患者的CT诊断、X线诊断等的影像学特征,并将其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其诊断的准确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 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扫描特点

患者经CT扫描,可见患者的病灶心态以孤立性结节状影最为多见,共31例(88.57%),病灶边缘多不光滑,表现出中心密度高于边缘密度的情况,结节的直径在12.3~33.4 cm之间,平均直径为(22.3±2.1)mm,也有少数患者的病灶边缘比较光滑,对应的中心与边缘密度也比较接近。另有4例(11.43%)患者的病灶呈不规则片状影,且中心与边缘的密度不一致,部分患者有毛玻璃影表现。观察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可见,肿块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洞征、血管集束征等为主要表现,其中有肿块征表现的患者33例(94.29%);有分叶征表现的患者31例(88.57%);有胸膜凹陷征表现的患者23例(65.71%);有毛刺征表现的患者30例(85.71%);有空洞征表现的患者17例(48.57%);有血管集束征表现的患者15例(42.85%)。

2.2 X线诊断特点

经X线摄片,共检出肿块征30例(85.71%);分叶征28例(80.00%);毛刺征26例(74.28%);胸膜凹陷征20例(57.14%);空洞征13例(37.14%);血管集束征10例(28.57%);均低于CT扫描仪的检出率。

35例患者经CT扫描,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1.42%;经X线诊断误诊7例,诊断准确率为80.00%,经CT诊断的准确率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周围型肺癌发病早期肿瘤被肺组织或者脏层胸膜所包绕或覆盖,一般不会出现胸膜浸润、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也少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很容易被忽略 [2]。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诊断均可以观察到病灶的特征性表现,但CT对这些特征性征象的检出率高于X线,且最终诊断的准确率也高于X线。虽然X线摄片和CT都是临床常用诊断手段,但多层螺旋CT诊断不仅具有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诊断无创的优点 [3],而且能通过容积成像及三维后处理等手段,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有效分析,具有优势。

猜你喜欢
摄片胸膜影像学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在桡骨头细微骨折中的诊断分析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