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翔伟
(丹东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由于运动不科学或不慎发生摔倒时,容易发生桡骨小头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约占肘部骨折的五分之一[1],其中一半左右为轻微骨折。当发生骨折后临床表现为受伤肘部活动受到限制,局部压痛或肿胀,前臂旋后活动受限显著[2]。目前临床上诊断桡骨头骨折通常使用常规X线摄片,经济简便。但X线摄片为平面投影,且肘关节的解剖结构复杂,桡骨头发生细微骨折时,冠突重叠区容易遮盖细微骨折而导致影像上出现“盲区”,发生漏诊[3],引起治疗不及时,最终形成慢性疼痛,肘关节活动受限等后遗症。选择有效的影像检查手段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本文旨在观察不同体位的X线摄片与CT检查对桡骨头细微骨折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以笔者医院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疑诊桡骨头细微骨折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新鲜受伤患者,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其他部位存在骨折、不能配合观察者。最终有78例患者确诊桡骨头细微骨折,78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24~69岁,平均为(41.2±9.7)岁;受伤至就诊时间平均(6.2±3.8)h;骨折部位位左侧桡骨头31例,位右侧桡骨头47例;骨折发生原因:交通事故21例,高处坠落18例,意外跌倒31例,运动不当8例。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X线摄片及肘关节CT检查。DR摄片设备为飞利浦公司出产,摄片时分别对患侧肘关节行正位、侧位及斜位检查,CT设备为西门子公司出产,常规扫描获得影像图像后进行3D重建。所有影像片均由两名副高级以上影像学专业医师完成。患者完成检查后行外固定治疗,治疗4周后再次行X线摄片及肘关节CT检查,同样由以上医师完成阅片。X线检查桡骨头细微骨折判定标准:直接征象为X线平片上可见骨皮质断裂、骨小梁中断或局部骨密度增高,间接征象为肘关节脂肪垫征阳性。
1.3 观察指标:比较初诊时及治疗4周后不同体位X线摄片及CT对桡骨头细微骨折的诊断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观察所得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首诊时X线摄片与CT影像结果:首诊时肘关节正位及侧位X线摄片均未发现桡骨头轻微骨折,斜位检查时69例(88.5%)患者发现异常征象,肘关节CT重建有73例(93.6%)发现异常,正位及侧位X线摄片未能提示桡骨头轻微骨折,斜位X线摄片与CT检查可检出桡骨头轻微骨折,斜位X线摄片与CT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首诊时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影像结果比较(n=78)
2.2 治疗四周后复诊时X线摄片与CT影像结果:治疗4周后复查时正位摄片诊断桡骨头轻微骨折50例(64.1%),侧位摄片诊断骨折49例(62.8%),斜位摄片诊断78例(100%),CT诊断78例(100%)。斜位X线摄片与CT诊断率显著高于正位及侧位X线摄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位X线摄片与CT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复查时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影像结果比较(n=78)
桡骨头是肘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维持肘关节稳定和传导应力。当收到间接暴力如意外跌倒时,强大的旋前、外翻压力纵向传导使得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发生相互挤压、碰撞,引起桡骨头骨折。直接暴力打击亦可引起桡骨头骨折,但发生率较低。桡骨头骨折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1%,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其中青壮年占绝大多数。当桡骨头发生骨折后,需要采取制动措施,如诊断不及时导致未能及时制动,会使得骨折愈合延迟,引发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甚至肘关节功能永久性丧失。因此早期诊断桡骨头骨折在临床上就十分重要。X线及CT均可用来诊断桡骨头骨折。X线检查经济实惠,检查速度快,是基层医院诊断骨折的重要手段。但肘关节结构复杂,正位及侧位检查时均需患者伸直肘关节,当患者发生桡骨头骨折后,多疼痛明显,导致检查时无法完全伸直关节,使得尺桡骨上端与肱骨下端发生重叠,正位及侧位拍片时导致X线图像重叠,无法显示骨折征象,影响诊断。桡骨头斜位在1980年开始应用于临床,该体位检查时患者保持原有屈曲状态,无需矫正体位,人体感到舒适,检查时还可通过改变射线投射角度,充分暴露桡骨,避免了正位及侧位检查时发生盲区的弊端,提高了诊断率。CT检查同样是诊断桡骨头骨折的重要手段,不受体位及外固定限制,还可通过三维重建的方法具体体现肘关节的结构,对于桡骨头细微骨折诊断优势明显优于X线正侧位检查。
综上所述,斜位X线摄片及CT均对桡骨头细微骨折有较高的诊断率,复查可提高X线摄片的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