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截瘫患者出院后泌尿系感染的影响

2015-01-26 17:31:02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6期

作者单位:264001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脊柱外科



家属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截瘫患者出院后泌尿系感染的影响

于守梅

作者单位:264001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脊柱外科

【摘要】目的 研究家属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截瘫患者出院后泌尿系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泌尿系感染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属参与型护理模式,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泌尿系感染的总感染率为8.6%和22.9%(P<0.05);观察组的中段尿培养阳性率为1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9%(P<0.05)。结论 对截瘫患者实施家属参与性护理模式,患者的泌尿系感染得到有效预防。

【关键词】家属参与型;截瘫;泌尿系感染

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的康复时期较长,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且大多数患者需留置导尿管,导致输尿管反流、泌尿系感染,引起肾功能衰竭,并导致患者死亡[1]。本次研究对截瘫患者实施家属参与型护理模式,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截瘫患者,均与其它家庭成员居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18~70岁,16例为腰椎损伤,14例为胸椎损伤,5例为颈椎损伤。观察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7~70岁,15例为腰椎损伤,14例为胸椎损伤,6例为颈椎损伤。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会阴护理、留置导尿护理及间歇性导尿式膀胱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家属参与型护理模式。

1.2.1 会阴护理 遵医嘱采用常规会阴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会阴护理,采用碘伏进行会阴部、尿道口消毒,女性患者注意清洁阴道分泌物,每日2次,注意无菌原则,并防止消毒棉球过于潮湿。

1.2.2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注意妥善放置引流管及引流袋,防止尿管脱出、反折、受压及堵塞。嘱咐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至少为4 000 ml。观察患者的尿量、性质及颜色有无异常,留置尿管期间根据患者是否输液进行尿管夹管与放尿,输液者每隔2小时进行放尿,无输液治疗者每4小时放尿。

1.2.3 间歇性导尿式膀胱训练 患者术后留置尿管约1周左右,即可进行间歇性导尿,训练患者的膀胱功能。指导患者每日摄入的液体量控制在1 500~1 800 ml,夜间20:00~次日06:00不饮水。开始时导尿次数为每4小时进行一次,不超过6次,每次导尿量不宜过多,以不超过500 ml为宜;当患者在两次导尿之间能够自行排尿,尿量超过100 ml,且膀胱内的残余尿量不超过300 ml时,可将导尿次数改为每6小时进行一次;当患者能在两次导尿之间自行排出200 ml以上的尿液,且膀胱内的残余尿量不超过200 ml时,可每8小时进行一次导尿;当患者能够在2小时内进行自主排尿的次数超过1次,且膀胱内残余尿量少于100 ml时,终止导尿。

1.2.4 家属参与型护理 护理人员采用个别讲解、小组讲解或集体授课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家属参与型护理模式的培训与宣教,告知家属对患者实施泌尿系护理的必要性,使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护理。制定全面的康复护理计划及泌尿系感染的相关预防措施的知识手册,并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在患者出院前5天由患者家属进行护理操作,护理人员在旁进行指导,对患者未能掌握的操作耐心指导,使患者能够正确进行会阴护理、间歇导尿训练等操作。

1.3 评定方式

1.3.1 中段尿培养结果的判断 所有患者均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对所有患者进行清洁中段尿培养,观察比较两组的培养结果。尿培养次数:患者出院3个月内每月4次;出院后4~12个月,每月1次。

1.3.2 泌尿系感染的判断标准 所有患者取中段尿进行细菌定量培养,所有尿标本需为膀胱内停留4~6 h的尿液,患者出现血尿、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且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菌落数超过105/ml,或患者无明显尿路感染症状,但连续两次培养结果均≥105/ml,则为泌尿系感染。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中段尿培养阳性率比较

对所有患者进行三个月的随访,每例患者进行中段尿培养的次数为21次,两组的中段尿培养总次数均为735次。观察组中,中段尿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有132次,阳性率17.9%;对照组中,中段尿培养结果为阳性总次数为286次,中段尿培养阳性率为38.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的泌尿系感染情况的比较

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中有3例发生泌尿系感染,总感染率为8.6%,对照组发生泌尿系感染的总例数为8例,总感染率为2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脊髓损伤导致截瘫的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导致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其中,泌尿系感染是截瘫患者常见的主要死亡原因[2]。该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较为漫长,因此,实施有效的泌尿系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关键。家属参与型护理模式的实施,使患者家属能够掌握常用的护理操作,避免患者出院后并发泌尿系感染[3]。

家属参与型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家属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有所了解,加强家属对泌尿系管理的重视。通过实施护理操作的示范和指导,家属对截瘫患者的泌尿系统管理具有更好的操作能力,使患者得到院外持续护理。同时,家属参与型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满足患者对家庭和社会的需求,促进患者与家属之间的相互信任。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家属参与型护理模式,患者的泌尿系感染率明显降低,中段尿培养阳性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对截瘫患者实施家属参与型护理模式,患者出院后泌尿感染得到有效预防及控制。

参考文献

[1] 沈谢冬.家庭支持对脊髓损伤伴截瘫病人泌尿系感染的影响[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2,26(9):2523-2524.

[2] 张希成,田晓丽,宋艳华.留置导尿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7):1171-1173.

[3] 詹雪,张菁,杜杏利.脊髓损伤后截瘫病人建立家庭护理病房的可行性研究[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2,26(11):2971-2972.

Family Members Participated in Paraplegia Patients Nursing Mod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fter Discharge

YU Shoumei Spine Surgery,Yantaishan hospital in Shandong,Yantai 264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amily participated in paraplegia patients nursing mod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fter discharge. Methods Our hospital 7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araplegia, selecte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group of 35 cases, control group,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family members participated nursing mode, followed up for 12 months,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the total infection rate was 8.6% and 8.6%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0.05);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middle of urine culture positive rate was 17.9%,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8.9% (P <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paraplegia family participation of nursing mode, to effectively prevent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Key words】Families participated,Paraplegia,Urinary tract infection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6.130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6-0179-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