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许帆婷 通讯员 王庆辉 曹良才 潘月斌
平凡岗位走出的首席技师
——记全国劳动模范、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处高级技师田明
□ 本刊记者 许帆婷 通讯员 王庆辉 曹良才 潘月斌
每一个环节的创新,就像一颗颗明亮珍珠,通过技术链条串起来后,变成一条璀璨的成果“项链”。
编者按:7月15日,集团公司党组作出《关于向田明、薛梅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向他们学习。田明和薛梅都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职工代表,体现了当代石油石化人“严细实”的作风和拼搏奉献的精神。本期杂志《人物》栏目刊登两位同志的先进事迹,以便于读者学习他们严细认真、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开拓创新、知责尽责的拼搏精神,忠诚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品格。
他50岁的年纪,中等个头,貌不惊人。他刚进企业时,只是一个技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岗位并不匹配。然而,10余年时间里,他完成了从油田技师、高级技师、技能大师、首席技师到中国石化技能大师的5级跳。他就是田明。
30年来,田明先后完成92项革新成果,在国家核心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28篇,获奖44项,为企业创效6000余万元。
谈到创新,田明的认识却很简单:“凡是工作中不方便的地方,都成了革新的地方。”
1985年7月,20岁的田明从江苏油田技校钻修班毕业后,被分配到采油厂攻关队地层测试组。
“这可是只有大中专毕业生这样的‘宝贝’,才进得去的好地方!”田明成了同学们眼中羡慕的对象。 然而,当真正接触地层测试工作时,田明傻眼了:地层测试有多种工具、上百张图纸,复杂的结构原理自己根本看不懂;跟着师傅、同事上班“跑龙套”“打下手”,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直接卡壳。
早年这段“痛苦”的经历反倒成了不断激励田明进步的动力。他咬着牙,立下自己的志向,决心要当一个有技术、受信赖的工人。
田明跟着身边的能人、高人看图纸、学技术,反复默记、练习操作要领。同样的事,他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样学技术,他总是多练几遍。这种习惯一直伴随着田明的职业生涯。
最初,田明的办法是缺啥补啥。当时,仪表班用的进口测试时钟和压力计出了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田明决定用原理相通的普通钟表练手。他专程去南京购买钟表维修书籍,在所在小镇上一有空就赖在钟表摊前不走,揣摩修表师傅的操作。为了搞压力计过载保护器,他临时抱佛脚找来书本,学习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等理论知识。
随着对本职工作的熟悉,越来越喜欢捣鼓革新项目的田明深感自己初中文化底子薄,实在摆不上需要“高精尖”技术的地层测试岗位台面。尽管书本上的东西,让这个“车钳电铆焊”样样玩得转的技能大拿十分头痛,但为实现不断放大的梦想,他开始了长达20多年学文化、学专业理论知识的“马拉松”。2014年,49岁“高龄”的他,成了与当年技校同学的孩子们同届的本科毕业生。
因为学得透、想得深,田明带领团队后来瞄准连续油管内切油管技术、扫线技术和辅助技术展开攻关,短短3年获得7项国家专利。特别是在江苏油田重点课题“直径139.7毫米套管水平井连续油管找水工艺研究与应用”中,田明团队承担了连续油管内穿电缆和过电缆配套工具研究,其中连续油管内穿、退电缆技术于今年3月试验成功,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油田效益开发储备了新利器。
论身份,田明是一线工人;论学历,田明不是科班出身。然而就是这一股严细认真、勤奋踏实的钻研劲儿,造就了一个不平凡的人。
近年来,田明在完成岗位工作的同时,忙里偷闲梳理、完善以往的革新成果,向一个又一个技术高峰攀登。2006年田明提出对震击器进行技术改进的想法,2010年他完成的《高压超深井国产震击器的改进与应用》获江苏省十大合理化建议提名。又经过4年多精心打磨,2014年他相继获得“第三届上海浦东发明大赛第一名”“第八届国际发明大赛银奖”。
2015年1月9日,田明的创新成果“试油测试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月28日,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谈到他的创新成果,田明说,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更好地解决生产难题。
1985年,田明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地层测试工。他创新的源泉来自生产中的一件小事:给测试器加油时,需要用专用扳手拆装接头,非常不方便,田明就在接头上焊了两个小手柄,这样只要用手轻轻一转,就可以轻松安装。
这个小创意让工友赞不绝口,也激发了田明的创新热情。于是,凡是工作中不方便的地方,都成了田明想要革新的地方。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向“低、深、隐、难”类油藏进军,常规测试工艺在射孔、测试和抽汲、取高压物性样品等诸多环节中存在瓶颈,他把创新目标对准每一项工艺技术的应用提升。
每一个环节的创新,就像一颗颗明亮珍珠,通过技术链条串起来后,变成一条璀璨的成果“项链”。集成应用后的试油测试技术,让试油测试的精度更高,应用范围更广,为油田新区块探明地质储量提供了精确的测试数据,这项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然而,田明的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和怀疑的时候,田明绝不轻言放弃。许多同事说,田明有一股犟劲,只要认准的事,就决不放过。
在新疆超深井测试过程中,国内常用的震击器由于性能差异,在超过4000米井深的高温高压环境中就无法工作。田明开始寻找国产震击器“败阵”的原因,可是他的一系列改进都没收到预期效果。
当同事纷纷对国产设备质疑时,田明仍然坚持改进。为了减少高温对设备密封性的影响,尽可能缩小设备的配合间隙,田明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中,徒手用“双S”法对阀体接触面研磨了几个小时。最后,用千分尺进行测量,阀体与阀座的配合间隙只有0.02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2,这让现场的同事都惊呆了。
经过田明的系列优化后,震击器可以适应6000米以上的井深环境,性能堪比国外同类产品,而改进的成本只需1000元。2014年,高压超深国产震击器改进与应用技术在第八届国际发明大赛中获得银奖。
如今的田明已成为技能大师、“最美职工”和“时代楷模”,然而不论是默默无闻,还是声名鹊起,他始终将生产难题作为自己的创新课题,总在琢磨更好的办法。“我的舞台是现场,攻关的对象就是生产难题”。
1990年,试油测试中心要完成高压试井取样工作,每次都得兄弟单位协助,很不方便。当时,中心领导找到田明,希望已是仪表班班长的他将任务承担下来。因为不是本职工作,就有同事私下提醒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不多拿钱,揽这个活儿干吗?”田明什么也没说,同意了。
当时,别人上井测压、取样都是以班为单位,四五个人集体作战,还配有动力设备起下钢丝。田明是新手,装备也很简陋,只有地绞车、计数器等,起下钢丝全靠人工摇,有时候胳膊累得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住。有人说田明是“自讨苦吃”,可他并不理会,一干就是25年。
这是田明的第一份“兼职”工作。他说:“像这样的活儿,我也记不清干了多少,也从没想过是分内还是分外,单位需要就是职责所在。”
2005年7月23日,正在新疆董3井施工的700型水泥车“罢工”了。生产厂家先后派去现场的两拨维修人员都打起退堂鼓,一再建议把车开到克拉玛依修理。担任仪表工兼测试工的田明主动提出自己更换。项目组从附近兵团基地借来4吨老解放吊车,在测试工保汝红和泵工老叶的协助下,经过10多个小时的奋战,于凌晨时分将水泥车修好,既保证了生产,又节约修理费20多万元。
风里来雨里去的田明,对家庭也亏欠不少。田明在新疆期间,每次都是带着问题出门,带着大量的数据回家倒休。他第一次从新疆休假回家,女儿田雨看见小伙伴的爸爸大包小包地带回许多土特产,就兴冲冲地跑回家,扒开爸爸的行囊,看到的却是一件件“铁疙瘩”,就委屈地哭着对妈妈说:“我不是爸爸的宝贝,那些铁疙瘩才是。”
田明的爱人钟红文说:“在他眼里,家里的事再大,都是小事;工作上的事再小,都是大事。”
田明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名气也渐渐大了。不少人来找他,田明却不为所动。
2014年2月13日,元宵节前夕,一家全球知名的美国管具公司(中国)总代理冒着大雪,千里迢迢专程登门拜访田明。来人开门见山,就田明牵头完成的连续油管切割技术提出合作意向,并进一步“诱惑”说:“我们公司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可以将这项具有领先水平的专利技术推向全世界,每年都会有可观的分红,你若能到公司上班,年薪绝不低于50万元。”
田明拒绝了他:“是油田为我搭建了平台,我的创新成果都属于油田,你若需要,请跟单位联系。”在这项成果上,田明一 年内先后拒绝了国内外4家公司的邀请。
有人曾“指点”田明说:“你成天捣鼓那些铁疙瘩,搞那么多成果,创了几千万元的效益,你多拿了几分钱?图个啥?”
田明说:“人这一辈子,图的就是喜欢,只要看见大家用我的创新成果能省劲、又省钱、还安全,不再像过去那样费时费力,这比给我多少钱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