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淑艳
(云南省大理州林火监测中心,云南 大理 671000)
大理州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现状和发展建议
范淑艳
(云南省大理州林火监测中心,云南 大理 671000)
通过对大理州森林防火体系现状分析,针对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实际工作的需要,对加强大理州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和发展思路,对促进大理州森林防火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分析;发展;大理州
大理州是云南省主要林区之一,全州国土总面积4254.53万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053.1万m2,占国土总面积的71.7%,有林地面积2413万m2,森林覆盖率58.61%。境内有29个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下设12县市森林火险等级均为1级,是森林火灾多发区,也是云南省森林火灾重点防范区域。据统计,1956—2014年59年间共发生森林火灾18917起,其中重大森林火灾466次,受害面积74.54万hm2,伤亡169人,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森林资源造成了重大损失。
大理州设立了由州人民政府分管副州长担任指挥长、州林业局局长担任常务副指挥长、州林业局配备一名专职副指挥长的州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机构。全州12个县市、22个自然保区和风景名胜区以及110个乡镇分别相应设立指挥部(所)。目前,全州、县市、乡镇三级共组建了森林防火指挥部机构123个,其中:州级指挥部1个、县市级指挥部12个、乡镇指挥所110个。全州各地执行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行政“一把手”是主管本辖区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州、县市、乡镇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及时完善修订各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明确规定各级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责任,加强演练,增强各成员单位之间相互配合、紧密联系、通力协作的团队意识。各级各部门认真签订“三线责任状”,切实把森林防火责任全面落实到乡镇长、村主任、村民小组长、户主及林权所有者(森林经营单位法人)等“五个关键人”身上。
强化森林火险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建设瞭望监测点,重点村组设立火情预警员,增强地面巡护能力,逐步构建借助卫星监测、高山瞭望观察哨与地面巡护“三位一体”的林火监测体系。按照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合理布局瞭望塔台44座,配置GPS定位仪、望远镜、对讲机等设备,提高监测技术含量,扩大瞭望监测范围。据统计:全州有火险预报气象台站5个、火险因子采集站22个、防火检查站773个、护林员8809人、摩托车488辆、定位仪56台、望远镜181架。
完善了以固定通信网络为基础,以车载、移动通信设备为支撑,以便携式应用通信系统为补充的防火通信与信息指挥系统,确保火场指挥通信畅通。全州建有森林防火指挥中心13个,配备了森林防火视频调度指挥系统、信息安全系统、数据中心等设备。全州有超短波中继台52套、移动中继台19套、基地台179套、车载台77台、对讲机1972部、背负式对讲机3台、应急通讯设备10套、发电机29台、太阳能电源19套、火场通讯电源工作箱22部,保障了通信畅通。
全州设有武警大理森林支队1支,下设五个中队共约150人。设有大理州森林航空消防基地,可调派有M—26、AS—B3两架直升机帮助执行森林航空消防任务。州指挥部设有水泵应急分队1支,10人;州森林防火指挥部依托驻军、武警部队组建了1000人的森林消防应急分队;12个县市有训练有素,集中食宿管理的专业队12支1217人,半专业森林扑火队伍143支4053人,义务扑火队1329支29793人,摩托化应急队116支848人。全州共有各类灭火器具和扑火机具等物资储备214826多台(支、把、套)。队伍建设和装备配备基本满足全州森林防火需求。
按照“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原则,与交通、旅游部门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在森林景区、重点林区、重点乡镇制定防火隔离带规划。目前,已建防火阻隔带7411.56km,其中:工程阻隔带6930.16 km,包括防火线635.36 km和防火通道6301.2km;大理市和漾濞县在苍山林缘田边建成的生物防火林带475km。在全州范围内建成了州、县市、乡镇三级物资储备库24个,面积1164m2,确保能够在火情紧急时,实施及时增援。
森林防火基础实施建设滞后主要体现在:防火隔离带设置密度较低,除苍山之外的其他重点部位和重要地段的防火通道还没有做到统一的规划,全州各地防火隔离带建设远没有达到5km的密度和40~60m的宽度要求,一旦发生森林火灾,阻隔困难,极易蔓延成灾。部分县市物资储备不足,专业队伍营房建设、集训场地建设和火源管理检查站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在火源管理和火灾处置上带来隐患和难题。
大理州自1999—2014年,由于连年干旱,风高物燥,火险等级高,森林火灾频发多发、频发,致使大部分县市扑火装备和物资消耗量巨大,现有的物资储备能力与扑大火、防大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基层专业扑火力量明显不足,扑火装备水平不高,缺少必要的培训演练,战斗力不强。
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日常办事机构人员编制组成五花八门,据统计从事森林防火工作的专职人员是公务员身份的不足30人,多数从事业单位借用或者外聘人员,严重制约了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全州12县市共有森林消防运兵车仅有95辆,很难保障12支专业队、143支半专业森林扑火队伍火灾应急处置保障工作。按照确保每支专业、半专业队各1辆,22个自然保区(风景名胜区)各1辆来配备运兵车来,全州至少应配备177辆。森林消防运兵车配备状况和今后车辆改革步伐的推进,以及森林消防车和运兵车购置难、落户难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森林火情火灾“打早、打小、打了”目标的实现。
森林防火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省、州、县“三三制”财政配套经费;项目经费投入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各级领导重视程度不同,缺乏防火工作全盘意识,项目规划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受地方财政限制,重扑救,轻规划,每年的扑火费用远远高于项目投入费用,地方财政压力较大。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体系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
面对日趋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确保做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确保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和全州森林资源安全充分发挥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的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加强:
结合全国森林火险预警中心和全省森林火险预警分中心,构成的大理州森林火险预警体系。通过建立森林火险监测站和火险因子采集站,以加强火险天气、火险等级和林火行为等预报,并制定与之对应的预警响应机制,实现科学防火[1]。合理布局和改造地面了望设施,增强地面了望和巡护能力,逐步构建火险预警、了望监测、地面巡护、远程视频监控、航空护林等相结合的火险预警监测体系,达到减少或消除林火监测盲区,降低大理州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有效预防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 建议各级成立林火监测中心,强化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对森林火险实施实时监测,做到森林火情早发现、早处置。
森林防火通讯系统功能是森林防火工作的纽带,是保证发现火情后能及时报警、迅速传递火灾信息、为快速有效地组织林火扑救必不可少的措施。以构建超短波语音为主的基础通信网络,应急通讯系统、常规通信设备、通信车和应急移动指挥车为补充,完成火场扑火队与前指、基指,以及扑火队之间的话音通信联络。同时实现前指与基指、县、州和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之间的语音和数据的传输。建议在林区建立完备的林火通讯网络和完善的通讯技术,充分发挥林火预报、林火监测等防火系统的功能,才能实施有效的扑火指挥。
森林防火阻隔工程是阻截森林火灾蔓延、减少火灾损失、提高火灾控制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林火阻隔工程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具有显著效益。要通过优化自然障碍阻隔、工程阻隔和生物阻隔配置,相互衔接,只有形成完整的封闭式阻隔网络,才能发挥最佳阻隔效果。力争利用几年时间逐步建成以工程隔离为主和生物隔离为辅的林火阻隔系统,同时设置森林防火宣传标识等配套森林防火设施。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加强森林防火重点区域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大力建设森林防火通道和生物隔离带,形成网格式林火阻隔网,发挥有效控制林火蔓延速度和及时运送扑救力量,增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和扑救保障能力。
实践证明,森林火灾如果发现得早,火场附近有现成及可用的水源点,消防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就可以直接使用,这样可快速扑灭火头,阻止蔓延,使过火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大大提高扑火效率。在火险高发地段铺设消防管网,或在有泉水出露的地点修建消防水窖,对火情发现早,火势尚未蔓延的情况下极为有用。为此,建议在全州9大名山及其他风景名胜区,选择火险高发地段铺设消防管网和建设消防水窖,为快速扑火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水源。
结合全州队伍建设现状,建立精干、训练有素的专业、半专业的森林消防队伍,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可靠保证。在全州各县应确保至少建立1支不少于150人的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专业队伍要确保有专用的营房和附属设施,要配备充足的扑火机具与装备,每支专业队伍通过专业培训机构,加强专业、半专业队伍人员的培训和训练,提高扑火队伍的战斗力。建议各地落实好养队经费,配备充足的扑火机具与装备,强化安全技能培训,提升专业队伍战斗力。将森林防火运兵车及其它用于森林防火工作的专用车辆作为应急救灾车,不纳入地方公务用车指标,增强森林防火综合保障能力,促进森林防火工作有序开展,确保打早、打小、打了。
加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专业扑火队营房、防火检查站及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入手。建设由政府直接负责高度统一的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可以避免发生森林林火灾时各部门相互推诿,各自为政的现象,防止管理体制混乱。建议在大理建立对云南滇西八州(市)起着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大理滇西物资储备库,为各地扑火救灾提供森林消防物资保障;加强扑火队营房建设,确保森林防火期,特别是森林高火险期扑火队员管理,确保随时处于临阵状态;在全州火险重点治理区、火源管理较为困难的景点及林区主要入山路口,建立覆盖全州110个乡镇的150个木材检查站。
[1]大理州发改委,大理州林业局.大理州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R].2014.
DaliForestFirePreventionSystemConstruction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Ideas
FAN Shuyan
(The Dali State Forest Fire Monitoring Center of Yunnan Province,Dali 671000, Yunnan,China)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st fire prevention system in Dali state, in the light of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need of actual work,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thinking of development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ali forest fire prevention system, whichi will provide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promoting effection on the work of forest fire prevention in Dali State.
forest fire prevention;system construction;analysis;development;Dali state
收稿日期:2015—02—27 修回日期:2015—03—20
范淑艳(1967—),女,黑龙江林甸人,大理州林火监测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森林防火、林业调查规划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等工作。
S 762.3
B
1003—6075(2015)01—0019—03
10.16166/j.cnki.cn43—1095.2015.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