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涛,蒋桂娟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4)
森林健康经营体系研究
张根涛,蒋桂娟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4)
健康的森林需要经营,森林经营需要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特性进行分析,三者密不可分;从森林健康经营理念出发,提出了从森林结构和功能的健康为出发点的森林健康经营体系及框架,并进一步从林分和景观两个层次提出了森林健康经营技术,提出包含了三者的关系的森林健康概念;森林健康经营需形成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方法,从而在理论和技术上指导森林健康经营和多功能利用。
森林健康;健康经营;经营体系;框架;技术
“森林健康经营”这一理念在对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快速、系统发展的今天,已逐渐成为目前林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1]。但由于森林健康理论提出时间不久,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对实现森林健康,还处在摸索和试验阶段,成功案例研究中,具体的实践操作借鉴了较成熟的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并且这样的案例不多[2]。面对森林经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实现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在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中的具体应用已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从广义上讲,森林经营是围绕森林的一切经营活动。森林经营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森林经营活动过程中总结的关于森林演替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森林经营的方法和技术的论述。从1713年德国卡洛维茨提出森林永续利用理论以后,相继又提出了木材培育理论、森林多功能理论、近自然林经营理论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等[3]。从森林经营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每次新理论的产生可以看出,这些理论都是人类对自然系统理解的升华。由理论推广到实践,就需要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因此先后产生了一系列的森林经营模式,正是这些森林经营模式直接指导了林业生产实践[4]。
国内外对森林健康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在过去,如果森林没有病虫害,生长旺盛,就认为是健康的;在现在,人们对森林的价值、使用、产品和生态服务等各层次的需求都在发生改变,因此森林健康被认为是森林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其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又能持续满足人类对森林的自然、社会和经济需求的一种状态[5],并且总结出一个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的一系列特征[6-9]。由于立足点不同,对森林健康的理解和阐述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也存在许多对森林健康否定的看法。Calow,Wicklum and Daviies等生态学家强烈反对将“健康”这一概念应用到生态系统。事实上,我们如此关注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主要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只有处于良好的状态,才能为人类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是以人类标准来衡量的。虽然到目前为止,森林健康的定义也没有探讨出明确的结论,但大多数人对森林健康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即“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是森林能够维持其复杂性,同时又能满足人类需求的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状态”[2]。这种广泛的定义,不仅增进了民众的理解,还可以沟通多学科的研究者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森林经营是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利用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要在遵循森林生态系统本身的发展特性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合理的方式利用森林资源,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才能最终实现森林健康的目标。森林经营是影响森林健康的重要人为因子之一[10]。森林在健康经营的过程中,对于会威胁和影响到现在或将来森林经营管理目标的一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因素应加以控制[11]。
要对森林实施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活动,必然要从森林生态系统本身的特点出发才能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时空特性,森林的发生、演替过程是其时间性的体现,不同地域和不同层次的空间结构是其空间性的体现,作者认为要保持和维护森林的可持续性,必须充分考虑森林的时空特性。
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演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森林在不同生长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它受到森林群落的自然稀疏、内外环境的变化、干扰格局的影响。因此,森林在不同生长阶段,要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例如幼龄林阶段以育为主;中龄林阶段以育为主,以采为辅;近熟林阶段采育结合;成过熟林阶段采育兼顾,选择适当的采伐方式和强度。
森林的分类经营是根据经营目的和主导利用不同,实行相应的经营管理措施,是一种以林种经营目标为依据的组织经营模式。分类经营是一种手段,通过对森林资源区划,协调相关利益间的矛盾与冲突,达到各功能间的互补与优化。
森林景观是若干个森林生态系统子系统在地域上的不同聚合,这些子系统间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因此它们也影响森林景观水平的结构、功能的总体特征。
基于以上认识,作者认为健康的森林结构完整,具备较好的自我调节和保持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能力,在森林演替发展的各个阶段,系统能够可持续性在林分、景观层次充分地实现它的生态过程和主导利用功能。
结合对森林健康和森林经营的认识理解,森林健康经营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经营理念,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按照森林演替发展的自然进程,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维持对自然和人为等灾害性破坏的自我恢复能力,降低损失,营造能够持续满足现在和将来人类所期望的多目标、多价值、多用途、多产品和多服务水平需要的健康森林[12]。
森林健康经营是以森林的结构健康和功能健康为一体的经营体系(图1)。这个经营体系分为林分和景观两个层次。在林分层次,根据森林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经营的主要目的,实施科学的管理,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实现木材生产、生态防护等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在景观层次,通过结构格局和生态过程的控制和调节,提高系统自我调节和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实现景观生态功能。森林健康经营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使生态系统能够持续地发挥多种功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人类所期望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要。
图1 森林健康经营体系
森林生态系统应对环境变化是一个适应性的循环过程,因此森林健康经营是一个以反馈和调整为核心内容的经营过程(见图2)。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森林自我的调节和恢复能力,通过人为干预,能降低所受危害带来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人为干预是基于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特征的分析和健康评价,实施科学合理的经营措施。
图2 森林健康经营适应性循环图
4.4.1 森林结构调整
森林结构调整是传统森林经营的核心问题,也是森林健康经营适应性循环中的核心内容。但传统森林经营进行结构调整是根据森林永续利用的原则,多是从单纯的木材生产角度,通过合理采伐,调整现实森林不合理的结构[13],目的比较单一,而很少从生态服务功能的角度来调整森林结构[14]。
森林健康经营的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使调整后的森林具有较好的生态系统结构及生态系统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并能持续稳定地满足社会对优质木材及其他林副产品的需要。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林分结构、空间结构等。
4.4.2 森林景观生态规划
森林结构的调整也会影响森林景观层次的空间格局,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现有森林在景观层次上的结构也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森林景观生态规划就是从森林生态系统水平入手,以景观为中心尺度的跨尺度经营规划和实践活动[15]。通过充分考虑满足区域尺度上对森林产品功能、服务功能和文化价值的要求,从景观要素类型调整,景观空间优化配置等方面实现景观层次森林结构调整[16]。
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森林健康的概念和内涵不统一,健康监测和健康评价的发展不平衡,健康评价体系有较大差异,评估结果之间无法比较等。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对森林健康与众多影响因素(森林结构、营林措施等)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理缺乏定量的研究,对森林健康的监测和评价还不能有针对性的指导森林健康经营,更无法采取先期预防措施[17-18]。因此迫切需要形成一套符合森林健康经营要求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方法,从森林环境健康、结构健康、功能健康之间关系入手,研究不同森林经营措施对森林健康的作用,为森林健康经营和多功能利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加强森林健康经营的指导能力[19],任重而道远。
[1]任洪江,杨新兵,李淑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经营内涵的思考[J].防护林科技,2013(3):43-44.
[2]蒋桂娟.金沟岭林场云冷杉林监考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3]李冬梅.森林经营的概念、理论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和对策[J].林 业 科 技 情 报,2008,40(3):12-13.
[4]苏春雨.我国森林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综述[J].林业资源管理,2004(5):11-15.
[5]鲁绍伟,刘凤芹,余新晓,等.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估[J].水土保持学报, 2006 , 20 (3) :79-82.
[6]肖风劲,欧阳华,孙江华,等.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与方法[J].林业资源管理, 2004 (1) :27-30.
[7]王海东,王波,蔡京勇,等.森林健康理念在我国林业建设中的应用[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3):4-6.
[8]常立儒,王世忠.森林健康理念的诠释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83-184.
[9]倪莉莉.基于小班水平的县级森林健康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3.
[10]马永俊.浅谈影响森林健康的因子[J].科技致富向导,2013(9):349.
[11]游进国.试论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3(17):309.
[12]鲁绍伟,陈吉虎,余新晓,等.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经营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7,27(3):127-132.
[13]陈光清,李金良.以一类清查资料测算采伐限额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2):20-23.
[14]陈遐林.论森林经营和森林结构调整的生态经济方法[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8,18(1):35-41.
[15]郭晋平,周志翔.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16]李金良.水源涵养林经营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4.
[17]陈峻崎,王春能,王玲,等.推进森林健康经营打造首都多功能林业的战略思考[J].河北林业科技,2011,2:35-37.
[18]王彦辉,肖文发,张星耀. 森林健康监测与评价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J].林业科学,2007,43(7):78-85.
[19]曹立颜,张宇,盖力岩,等.美国的森林动态评价模型及其对中国森林健康评价的启示[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3):260-263.
StudyonTheoreticalSystemofForestHealthManagement
ZHANG Gentao,JIANG Guijuan
(Guangxi Eco-enginee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iuzhou 545004,Guangxi,China)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ion of forest health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and understanding of forest management. Forest management ideas were studied, and forest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and framework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point of forest structure and function health, management techniques of forest health were also proposed from two levels of stand and landscape. At last, concluded that we need to establish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conform to the forest health management, It w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forest health management and forest multifunctional use.
forest health;health management;management system;framework;technology
2014—11—20
张根涛(1984—),男,山东菏泽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士,主要从事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方面的研究。
蒋桂娟(1983—),女,广西桂林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博士,主要从事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教学。
S 718.54
A
1003—6075(2015)01—0029—04
10.16166/j.cnki.cn43—1095.2015.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