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聂拉木县曲乡水电站及线路工程建设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2015-12-20 02:51:55丁秀萍金增涛梁文业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1期
关键词:珠峰保护区物种

丁秀萍,金增涛,胡 开 ,梁文业

(1.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00;2.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拉萨 850000;3.西藏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拉萨 850000)

西藏聂拉木县曲乡水电站及线路工程建设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丁秀萍1,3,金增涛2,胡 开2,梁文业2

(1.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00;2.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拉萨 850000;3.西藏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拉萨 850000)

参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因曲乡水电站及线路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工程建设对珠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为16.397 5,影响程度为“较小影响”等级,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保护建议。

工程建设;珠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曲乡水电站及线路工程建设能有效解决当地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文采用现地调查和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曲乡水电站及线路工程建设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调研和评价工作。

1 珠峰保护区自然概况

珠峰保护区属于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以全面保护完整生态系统为目的,保护对象为: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和世界第七高峰——卓奥友峰等世界上最壮观的极高山景观;喜马拉雅山脉南翼湿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喜马拉雅山脉北翼半干旱高原灌丛、草原生态系统,包括:冰雪、冰川、冰缘地貌类型的极高山地貌和分布于其中的野生动植物。位于27°48′—29°19′N, 84°27′—88°00′E之间,总面积约338.1万hm2。

2 工程概况

经现地调查统计,曲乡水电站及线路工程建设总用地面积为3.486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6847hm2,非林业用地面积为0.8013hm2。评估区域位于西藏聂拉木县波曲河流域曲乡水电站建设区及线路两侧500m范围内,涉及海拔范围在3180~3705m之间,地理位置在85°59′40″—86°00′13″E, 28°04′59″—28°05′27″N之间,总面积约为141.25hm2。工程实施仅对波曲河两侧珠峰保护区实验区产生影响,为评价影响结果区域。

3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曲乡水电站及线路工程建设对珠峰保护区影响的程度及结果参照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2006年)进行评价;指标权重依据《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2006年)有关“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评价指标权重值”的规定,采用“打分法”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评价,计算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

3.1 对景观及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

据实地调查,曲乡水电站及线路工程建设影响珠峰保护区灌丛和草甸2个景观类型,受影响的景观类型不是珠峰保护区特有的景观类型,在西藏其它地区亦有分布;就生态系统面积而言,林地共减少2.6847hm2,相对于珠峰保护区总面积而言,减少比例较低,影响程度较小;项目建设涉及该区资源的空间分布,物种的流动、传播和能量的迁移,进而影响到珠峰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但相对于整个珠峰保护区而言,这个影响较小;项目建设使生态系统的防护效能、碳储存效能、水土保持效能略有下降,对珠峰保护区范围内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会有一些影响,但对整个珠峰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较小;评估区域的水体景观、人文景观、生物景观等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文价值化均不高,项目建设对现有景观的美学、经济和文化价值影响程度较小;项目施工形成的痕迹对景观产生的破坏有限,施工现场远离村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亦较小,运行期的影响将稳定在现有基础上,对珠峰保护区略有影响;项目建设局部可能产生轻微次生性地质灾害,但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滑坡或产生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影响较小。各项指标影响评价详见表1。

表1 对景观及生态系统影响评价综合评分表评价指标影响程度评分∗指标权重指标得分受影响的景观及生态系统类型100 202.00对景观面积的影响150 152 25对景观结构的影响150 152 25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150 203.00对景观的美学、经济和文化价值的影响100 202.00对评价区土壤侵蚀的程度及发生地质灾害的影响250 102 50合计1.0014 00 注:∗影响评分标准:略有影响(0~10分)、较小影响(11~30分)、中度影响(31~50分)、较大影响(51~70分)、严重影响(71~100分)。下同

3.2 对生物群落(栖息地)的影响评价

评估区域的自然植被可划分为落叶阔叶灌丛和草甸2个植被型,栒子群系(Form.Cotoneasterspp.)和藏北嵩草群系(Form.Kobresialittledalei)2个群系。由于项目建设占地面积较小,受影响的生物群落(栖息地)不属于珠峰保护区特有的生物群落,项目建设不存在对特有生物群落的影响。由于项目工程量较小,二个群落均不存在被分割的现象,关键种也未发生变化,生物群落结构的特有性略受影响,但相对对于整个珠峰保护区来说影响较小。项目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物群落(栖息地)产生阻断和隔离,但这些阻隔和隔离只是小范围的。项目建设影响珠峰保护区的主要物种有栒子和嵩草等,这些物种都是评估区域主要物种,但项目建设不会造成这些物种的消亡,只是对其栖息地面积上有所影响,对这些物种的分布、种群数量亦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且受影响的生物群落关键物种在珠峰保护区内还有大面积的分布,项目建设对生物群落关键种类只有较小影响。

珠峰保护区受项目建设影响的区域全部为保护区实验区,受影响的植被类型主要是灌丛、草甸二大类型,影响面积相对较小,但将间接地影响到分布在珠峰保护区的各种动物的栖息、觅食等活动区域和生活习性,相对整个珠峰保护区来说,受影响的植被类型十分有限,珠峰保护区内仍有大面积的该类生物群落,因此,从受影响的植被类型和受影响的面积来看,项目建设对珠峰保护区生态结构完整性的影响较小。各项指标影响评价详见表2。

表2 对生物群落(栖息地)影响评价综合评分评价指标影响程度评分∗指标权重指标得分受影响生物群落(栖息地)类型的特有性50 301 50对生物群落(栖息地)面积的影响250 307 50对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200 102.00对生物群落关键种的影响150 152 25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100 151 50合计1.0014 75

3.3 对种群及物种的影响

3.3.1 对特有物种的影响

珠峰保护区分布有特有植物长叶云杉(Piceasmithiana)、西藏长叶松 (Pinusroxburghii)、垂枝柏 (Sabinarecurva)、喜马拉雅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藏南槭(Aeercampbellii)、柳叶沙棘(Hippophaesalicifolia)等,在评估区域未发现以上特有物种。可见,珠峰保护区特有植物受威胁程度较小。

珠峰保护区特有动物有长尾叶猴(Presbytisentellus)、小熊猫(Ailurusfulgensfulgens)、喜马拉雅麝(Moschuschrysogaster)、棕尾虹雉(Lophophorusimpejanus)以及棘臂蛙(Ranaliebigii)、西藏竹叶青(Trimeresurustibetanus)等。以上保护物种当中除长尾叶猴(Presbytisentellus)为我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外,其它均为我国II级重点保护动物。项目建设位于珠峰保护区的实验区,未涉及以上特有动物的栖息地、迁移通道和觅食区。由于评估区域未涉及西藏或珠峰保护区特有的分布物种,项目建设对珠峰保护区特有物种的威胁极小。

3.3.2 对保护物种的影响

经实地调查,评估区域内国家级及自治区级保护野生植物分布为零星分布,并不是其种群集中分布区域,在珠峰保护区内分布较广,且施工前通过移栽等保护措施,项目建设对保护植物造成的影响很小。

评估区域的脊椎动物中,兽类13种,其中国家和自治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兽类2种,国家和自治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兽类10种;鸟类约有97种,其中国家和自治区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和自治区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爬行类有2种,不属于国家和自治区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上述动物中没有珠峰保护区特有物种,且在西藏其它地区均有分布,评估区域不是以上保护动物的典型分布区。在项目建设及运营期间,机器设备的噪音以及人的频繁活动,可能会对一些保护动物栖息地及觅食范围略有影响。总体而言,珠峰保护区主要保护物种受项目建设影响较小。

3.3.3 对重要物种食物网链结构的影响

由于项目建设呈线状布设于珠峰保护区的实验区,周边类似生境宽敞,且评估区域内分布的物种均不是珠峰保护区动物的特有食物链环节,项目建设对珠峰保护区内珍稀动物食物网(链)的影响较小。

3.3.4 对重要物种的迁移、散布、繁衍的影响

评估区域内分布的重要动植物物种为零星分布,不是其主要分布区域。项目建设面积较小,项目建成后将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提高,但对野生动物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评估区域不是珠峰保护区内特有珍稀动物的迁移通道,也不是这些珍稀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对动植物物种的迁移、散布、繁衍的影响较小。

3.3.5 林业有害生物爆发的可能性评价

项目建设过程中,木材和施工设备的运输、人员的出入可能带来林业有害生物,但只要在施工过程及今后工作中注意进行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其影响是能消除的。各项指标影响评价详见表3。

表3 对种群及物种影响评价指标评分评价指标影响程度评分∗指标权重指标得分对特有物种的影响100 22.0对保护物种及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150 23.0对重要物种食物网/链结构的影响200 36.0对重要物种迁移、散布、繁衍的影响150 23.0导致病虫害爆发的可能性150 11 5合计1.015 5

3.4 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

3.4.1 对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种群数量的影响

珠峰保护区以保护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世界第七高峰——卓奥友峰等世界上最壮观的极高山景观和喜马拉雅山脉南翼湿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喜马拉雅山脉北翼半干旱高原灌丛、草原生态系统,包括:冰雪、冰川、冰缘地貌类型的极高山地貌和分布于其中的野生动植物为保护对象。评估区域涉及的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灌丛群落占优势,项目的实施对珠峰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种群数量的影响较小。

3.4.2 对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生境面积的影响

曲乡水电站及线路工程总用地面积为3.486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6847hm2,其上生长的植被将全部被清除。取弃土场、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的植物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施工区邻近区域的植被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但其破坏的面积较小且是暂时性的,仅占珠峰保护区总面积0.000103%。因此,从影响面积来看,不会影响到珠峰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栖息生境。各项指标影响评价详见表4。

表4 对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响评分评价指标影响程度评分∗指标权重指标得分对主要保护对象种群数量的影响200 510对主要保护对象生境的影响200 510合计1.020

3.5 对生物安全的影响

植被恢复时种苗携带,施工材料的木质包装运输等为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如能注重加强种苗及木质包装检疫,其危害是能控制的。项目建设对珠峰保护区的动、植物遗传资源破坏是局部的、有限的。在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的前提下,项目建设对珠峰保护区遗传资源流失潜在威胁的可能性较小。详见表5。

表5 对生物安全影响评分指标影响程度评分∗指标权重指标得分外来物种(或有害生物)入侵的可能性及其危害100 55保护区遗传资源流失的可能性100 55合计1.010

3.6 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

结合实地调查地方政府和社区群众等不同利益群体的支持程度,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建设的非共识程度,项目对保护区管理的直接投入有何贡献,保护区主管部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及恢复方案的认可度,项目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造成危害及评价区发生火灾的风险程度分别进行了评分,用所评分数×指标权重=指标得分,进行评价受影响程度。曲乡水电站及线路工程建设对相关利益群体影响评分为19.65分,为较小影响。详见表6。

表6 对相关利益群体影响评分指标评分(0~100)指标权重指标得分说明地方政府和社区群众等不同利益群体的支持程度100 252 50非常支持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建设的非共识程度150 203.00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建设的非共识程度较小项目对保护区管理的直接投入有何贡献400 104.00贡献较小项目对改善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有何贡献250 102 50贡献较大保护区主管部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及恢复方案的认可度300 206.00基本认可项目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造成危害及评价区发生火灾的风险程度110 151 65造成危害风险程度较小合计1.0019 65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以上6项评价指标,可计算出水电站及线路工程建设对珠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结果如表7。

表7 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计算表指标得分权重指标得分对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影响140 1 1 4对群落(栖息地)的影响14 750 2 2 95对种群和物种的影响15 50 2 3 1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200 25 5对生物安全的影响100 1 1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19 650 15 2 9475综合影响指数116 3975

表7结果表明,本项目综合影响指数为16.397 5分,根据《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程》(2006年)规定的“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分级”,该项目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为“较小影响”等级。

4.2 建议

4.2.1 严格进行施工管理,减少环境影响程度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固体废弃物。集中堆放施工弃渣,尽量利用地形地势,保持挖方和填方平衡,不产生弃渣,少量流渣也要及时清运出珠峰自然保护区,按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将施工弃渣运至专门的弃渣场,集中堆放,并压紧、压实,坚决杜绝施工作业时随挖随倒、随坡弃渣的现象发生。项目建成后生产、生活污水应接入排污处理系统,达标后排放。

4.2.2 及时进行生态修复,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项目建设对原有植被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对野生动物栖息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及时进行生态修复,植被恢复是生态恢复的关键措施,根据评估区域的立地条件及小气候状况,确定植被恢复时以灌木为主,乔木、草本为辅进行配置。工程所需木质包装材料应有相关部门的检验、检疫证明;植被恢复所需苗木应优先采用当地种苗,确需从外地调运苗木的,必须经聂拉木县林业局审核、批准后才可调运,调运的苗木必须符合国家Ⅰ、Ⅱ级苗木标准,同时附具《林木种苗产地检疫合格证》和《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合格证》。

4.2.3 提高公众参与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当地用电难的问题,有利于开发地方旅游资源,必会受到农牧民群众的欢迎,参与建设的热情必然高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施工单位应尽量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在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的同时,又让群众从中受益。

[1]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西藏聂拉木县曲乡水电站及线路工程建设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评价报告[R].2014;

[2]李玲.印江县栗子园水利工程建设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4,37(4):5-8.

[3]彭丽芬,李新贵.环线公路建设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J].林业调查规划,2010,35(6):53-58.

EffectsofNyalamCounty,TibetQuxiangstationandlineconstructiononBiodiversityinEverestNationalNatureReserve

DING Xiuping1,3, JIN Zengtao2, HU Kai2, LIANG Wenye2

(1.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00, Sichuan,China;2.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Lhasa 850000, Tibet,China;3.Tibet Bureau of Geology and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Brigade, Lhasa 850000,Tibet,China)

Accordilng to‘Technical Criteria for Biodiversity Impact Assessment in Nature Reserve’, The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s of Quxiang station and line construction on biodiversity in Everest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as made. The outcome indicated that the Station and line construction impact index on the reserve, biodiversity was 16.3975. This showe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ation and line construction on biodiversity of Everest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as smal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to reduce ecological risk.

construction;Everest reserve;biodiversity;impact assessment

2014—11—24

2015—03—20

丁秀萍(1980—),女,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地质、环境方面调查工作。

X 826

B

1003—6075(2015)01—0054—05

10.16166/j.cnki.cn43—1095.2015.01.014

猜你喜欢
珠峰保护区物种
吃光入侵物种真的是解决之道吗?
英语世界(2023年10期)2023-11-17 09:18:18
如何才能登上珠峰
咦?珠峰“身高”在变?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品牌研究(2021年7期)2021-11-28 03:40:50
揭秘珠峰身高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8
每年都在长高的珠峰,是怎么测“身高”的?
军事文摘(2020年18期)2020-10-27 01:54:46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汽车观察(2018年10期)2018-11-06 07:05:26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甘肃林业(2016年2期)2016-11-07 08: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