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十四)
——青春期焦虑

2015-01-25 10:59何志磊韩惠民李荐中
中国全科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阿达外祖母外祖父

何志磊,韩惠民,时 坤,李荐中



·世界全科医学工作瞭望·

中国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十四)
——青春期焦虑

何志磊,韩惠民,时 坤,李荐中

焦虑;青春期;全科医学

何志磊,韩惠民,时坤,等.中国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十四)——青春期焦虑[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0):1112-1114.[www.chinagp.net]

He ZL,Han HM,Shi K,et al.Case studies of mental health in Chinese community——puberty anxiety[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5,18(10):1112-1114.

1 病例简介

阿达(化名),男,18岁,高中二年级学生。最近一年来,阿达总感到心烦,坐立不安,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特别爱发脾气,看谁都不顺眼,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儿和周围的同学、老师发生冲突。曾因为上课迟到,受到老师批评,而在课堂上顶撞老师后,背起书包扬长而去,声称再也不上学了,后家长到校给老师赔礼道歉才得以重返课堂。家长发现阿达情绪不对,难以和周围人友好相处,建议他看看心理医生。阿达也觉得自己有些事处理得过激,事后也感到懊悔,但当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后和父母商定,不用家长陪同,自己找到本医生咨询。

2 背景

了解到的情况:阿达母亲平时工作比较繁忙,身体状态欠佳,在他出生后的一个时期一直是由其外祖父和外祖母协同照料。母亲休完产假需要上班,其外祖父和外祖母就和阿达父母商量,由他们将阿达接回家中照顾。阿达母亲经常去看阿达,其父则很少去。在即将升入高中时,阿达父母商量决定将其接回家中照顾。阿达回到自己父母的家中,仿佛置身于“陌生”的环境,看什么都不顺眼,与父母朝夕相处也感到不自然,对父母的教育有逆反心理。阿达很少与其父亲言语交流,回到家中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见到父亲像见仇人一样怒目相对,对父亲的说教经常以咆哮方式回应,父母对其也无可奈何,不知如何与其交往。两系三代内否认有精神病家族史。

3 一般状态和心理状态检查

步入诊室,年貌相称,身材适中,着装比较时尚,举止略显拘束。意识清晰,接触被动、拘谨,交谈可以深入。在谈及与其父亲的关系时,自述自己都怀疑父亲是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经常几个月才看自己1次,一开始是由于当兵不在一个城市,后来复员在一个城市也是如此。有时候看到别的孩子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嬉笑、玩耍甚是羡慕,遇到不开心的事儿也无处可说。自述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开家长会,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总是你的外祖父、外祖母来开家长会,看不到你的父母呢?是不是你没有父母啊!此时阿达无言以对,也很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为什么别的孩子父母能来给孩子开家长会,而自己的父母却不能来。为了不让别的孩子瞧不起自己,欺负自己,阿达喜欢和高年级的学生交朋友,觉得和他们在一起有安全感。对他人的言语也比较敏感,生怕自己受到伤害。自述外祖父和外祖母对自己好,但更多的是生活上的照顾,几乎是有求必应,别人有的东西,只要他张口要,都可以得到满足。虽然自己朋友不少,表面上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其实都是做的样子,在其内心深处很敏感,很孤独,也很自卑。在提及对其父亲教育的态度问题时,阿达显得更是激动,认为父亲没有尽到养育他的责任,没有资格来教育他。交谈中未见思维联想与思维内容障碍,情绪反应与所处情境体验较一致。对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认识,有摆脱目前现状的愿望,存在一定的自知力。

4 提问

4.1 如何诊断?

4.2 治疗中应注意什么?

4.3 治疗思路与治疗经过是怎样的?

4.4 治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5 解答

5.1 诊断 阿达的问题主要是青春期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焦虑。焦虑人人都有,是人们防止受到伤害所采取的防御性措施,适当的焦虑有益于人们适应环境。过度的焦虑如果超出个体能够自我调节的范围,就会给生活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青春期焦虑发生在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心身发展不平衡,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闭锁与开放性的矛盾、勇敢与怯懦的矛盾以及成就感与挫败感的矛盾都会带来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其发生与生活中的事件、生物学因素、生命早期的生活体验以及人格密切相关[1]。阿达在咿呀学语之时就饱受与父母分离,使之无法通过与父母之间的安全关系克服焦虑,得到安全感,而形成以后的焦虑。在和外祖父、外祖母长期生活中,缺少精神上的支持与关怀,缺少同性的榜样作用,逐渐形成了敏感多疑、谨小慎微、自卑、孤僻的性格特征。青春期时又被迫离开与其朝夕相处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回到陌生的家庭环境之中,再次体验分离而引发的焦虑。

5.2 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

5.2.1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青少年如果在幼时体验到与父母的分离,没有很好地建立起安全感,与人交往时就会变得敏感,害怕自己受到伤害。因此在与青少年的交往过程中首先要得到他们的信任,从他们的角度,体验他们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让他们感知到,使他们能够意识到医生是理解他们的,是可以信赖的,这样就可以敞开心扉,把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才能为下一阶段的干预治疗打好基础。

5.2.2 淡化缺点、肯定优点 青春期伴随着自我意识的高涨,青少年特别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在意别人的评价。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自己也能意识到,但也不希望被指出来。在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不要急于矫正他们身上的缺点,这样会适得其反,欲速而不达。首先应该接纳一个完整的人,这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在指出其缺点之前,应先肯定其优点。虽然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人有追求美好未来的倾向,需要肯定和尊重,而不希望把自己看得一塌糊涂。

5.2.3 少说多做、促进沟通 到了青春期,父母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不再盲目崇拜,讨厌父母那种说教式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这时应该发挥非言语沟通的优势,少说多做,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沟通的良好方式。比如吃饭时给他夹点菜,上学时把学习用品、衣服准备好等,使他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这样可以淡化其与父母之间的对立情绪,促进沟通与交流。

5.2.4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保守秘密对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否保守秘密,能否把自己的秘密与他人分享是青少年与人交往、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条件。医生要想得到他们的信任,就应该严格遵守保密原则,这样他们才会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才能有利于治疗工作的开展。否则就会造成治疗关系的紧张,使治疗难以继续进行。

5.3 治疗思路、经过与结果

5.3.1 接纳 医生:“在你那么小的时候你父母就把你送到外祖父、外祖母家寄养,他们也真狠心啊!”阿达:“可不是,天下还有这样狠心的父母!”医生:“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时条件允许,会把你送出去寄养吗?”阿达:“我想应该不会。”医生:“当时是怎样一种情形呢?”阿达:“我爸当兵不在一个城市,妈妈上班,离外祖父和外祖母家又比较远,身体又不好,放在别人家又怕我受委屈。”医生:“哦,既然这样你能理解当时父母的无奈吗?”阿达:“当时可以理解,但是后来我爸复员回来了为什么不把我接回去呢?姥姥、姥爷年纪大了,他们只能从生活上照顾我,根本顾及不了我的感受。当我在外面受到委屈,都不忍心和他们说,他们那么大年纪了即使说了也只是担心,根本解决不了什么,还得靠我自己。”医生:“这也就是你喜欢和高年级的学生交朋友的原因?”阿达:“是啊,别人看到我和他们在一起,知道是我哥们,也就不敢欺负我了。”

5.3.2 安慰 医生:“听了你的讲述,理解了你烦恼的原因,主要是回到父母身边以后,触景生情,对他们感到失望而产生的负性情绪。他们这么做有可能有他们的理由,但是他们没有顾及你的感受,无形当中给你造成了伤害。因此你对他们不理不睬也是可以理解的,谁让他们没有很好地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呢。但是这一年多来,你过的也不幸福,内心也很矛盾,不原谅他们吧,毕竟是你的生身父母;原谅他们吧,你又感到很委屈。你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们,很纠结……”此时阿达表现得很无奈,眼里充满了泪花……医生:“需不需要我把你内心的一些想法转达给你的父母,让他们知道你的感受?”阿达:“可以。”医生:“你对他们有什么要求呢?”阿达:“他们自己掂量着办吧……”。

5.3.3 解释 医生:“根据我的经验,你的这种情况有一年多了,除了会影响你的情绪外,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情况,比如失眠、紧张、容易冲动、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这些表现你都有哪些呢?”阿达:“有不少呢。”医生:“那你一定会很难受吧,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你可能还会纠结这个问题。为了让你好过些,你是否愿意服用一些药物呢?”阿达:“我听医生的,你觉得应该用就用。”

5.3.4 家庭参与 阿达问题的动因是由于幼年与父母分离而产生的不安全感,治疗的根本在于改善阿达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其父母的共同参与,让他们知道阿达存在问题的根本,以及如何与阿达交往。通过改善亲子关系,来弥补阿达心灵深处的创伤,促进其症状的好转。

5.3.5 结果 半个月后阿达的父亲来到诊室,告诉医生阿达的情绪好多了,不像以前那么激动了,有时还能和他聊几句,但是话还是少。医生建议阿达父亲在与其交往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辞,现在阿达对外界事物还比较敏感,一个动作、一句话就有可能影响到阿达的情绪。因为阿达对其父亲的怨结还没有完全消除,表面上虽然关系有所缓和,但是在其内心深处仍有逆反情绪。因此在与阿达沟通过程中尽量体现出对他的关怀,使他真正意识到父母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可以打开阿达内心深处的情结,重新建立安全感。

5.4 治疗的理论依据

5.4.1 心理学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焦虑的产生是由对问题不必要的忧虑和潜在的威胁环境过分关注所引起的[2]。阿达幼时与父母分离,和年迈的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在一起,感到他们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对自己的安全问题感到担忧,回到父母身边后,对陌生的家庭环境感到不适应,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把温暖的家庭看成是对他具有威胁性的,因而出现焦虑情绪。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童年早期的焦虑是与父母分离相关的,儿童通过与父母间的安全关系来克服焦虑,如果他们得不到安全感,成年后体验分离时容易出现焦虑。阿达幼时与父母分离,安全感没有建立起来,而逐渐形成焦虑性人格。当他重新回到父母身边时面临着与其朝夕相处十余年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分离,回到陌生的家庭环境中,再次面临分离的痛苦而出现焦虑。阿达的治疗近期从改善亲子关系入手,稳定焦虑情绪,摆脱现实中的烦恼;远期在于重新建立起安全感,塑造健康的人格。

5.4.2 哲学理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3]。阿达症状的产生不是偶然现象,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如应激事件、童年早期的生活体验以及人格因素等,互为因果。医生着重强调分离给阿达带来的焦虑体验。治疗过程中,让阿达意识到再次的分离虽然有阵痛,但是为了让更胜任的人来照顾自己,从而重新在其内心深处建立起安全感。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改善阿达和父母的对立关系,当阿达把父母和家庭看成是温馨、可以信赖的时候,阿达内心深处的情结也就打开了。

5.4.3 辩证统合心理疗法 通过现象看本质是辩证统合心理疗法的精髓[4]。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症状的分析,找到阿达存在症状的原因,为治疗方案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辩证统合疗法并不摒弃其他心理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将认知疗法、心理分析疗法以及家庭治疗等方法折中,各取所长。在运用其他心理疗法的同时将普遍联系的观点贯彻始终,最终使阿达的焦虑情绪有了明显的好转。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2-358.

[2]Gelder M,Harrison P,Cowen P(著).刘协和,李涛(译).牛津精神病学教科书[M].5版.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99-203.

[3]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66-210.

[4]李荐中.临床心理治疗与行为干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4:282-288.

(本文编辑:崔沙沙)

Case Studies of Mental Health in Chinese Community——PubertyAnxiety

Anxiety;Puberty;General practice

16100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何志磊,韩惠民);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时坤);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李荐中)

韩惠民,16100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E-mail:hanhuiminn@163.com

R 749.72 R 197

A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0.003

2015-01-10;

2015-02-18)

【编者按】继“澳大利亚John Murtagh全科病案研究”“全科医学中的心理健康病案研究”之后,我刊于2013年又推出了“中国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旨在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病例,向广大全科医生介绍国内外知名专家在处理社区常见精神问题中的全科思维与诊疗经验,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今年本刊将继续邀请李荐中教授组稿本专栏,以推动我国社区心理学服务的能力建设,并带动社区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如果您在工作中遇到典型的案例,希望推广自己的诊疗经验和技巧,并得到国内外专家的点评,欢迎您登录《中国全科医学》官网:http://www.chinagp.net投稿至本刊,投稿时注明本栏目即可。

猜你喜欢
阿达外祖母外祖父
外祖母的美味(节选)
灵感不是等来的
回忆我的外祖母——坚强独立的女“水客”廖德英
你希望外祖父怎样做
猎犬感冒
“老三毛阿达姆松”经典漫画选辑(八)
“老三毛阿达姆松”经典漫画选辑(七)
同桌的阿达
菊香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