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015-01-25 08:00潘昌平夏松养林敏莉李丽伟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香榧

潘昌平,夏松养,林敏莉,汪 赛 ,李丽伟

(1.浙江海洋学院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舟山 3 16022;2.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局,浙江景宁 3 23500;3.铜陵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铜陵244000)

香榧 (Torreya grandis)又名细榧,为我国特有的多用途经济干果树种,已有1 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种仁富含维生素、钙、铁、锌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含蛋白质7.7%~12.5%、脂肪49.3%~58.0%、糖1.0%~2.4%;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78.4%,高于所有草本油料作物,香榧籽油是一种高级保健食用油[1];种仁性味甘平,易于消化吸收,除加工成美味食品外,还是名贵的中药材,不仅有止咳、润肺、驱蛔虫等作用,还具防癌、抗癌的特殊功效[2-3]。榧果假种皮含醇、酮、醛、烯等20多种芳香成分,是提取高级芳香油和浸膏的天然优质原料。树皮含单宁3.7%~6.1%、柠檬醛1.43%、芳香酯1.7%,可提取高级香精和工业栲胶[2,4]。木材纹理细腻,质地致密,硬度适中,耐水腐,为制船、建筑、枕木及工艺雕刻等良材[2,5]。其树干挺拔雄伟,树形秀丽,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是极佳的绿化观赏树种。树体根系发达,蓄水效果好,大规模种植有利于保持水土。香榧集果用、油用、药用、材用、绿化观赏及造林为一体,可谓通身是宝[1,6-7],用途广泛。

虽然香榧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5],但由于种植困难、结实迟、产量低,而且许多榧农未能完全掌握香榧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7],致使香榧栽种面积和产量增长不快,市场紧俏[8]。因此,适时总结香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香榧产业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1 生物学特征

香榧为裸子植物,红豆杉科 (Taxaceae)榧属(Torreya),常绿、高大乔木,属第三纪孑遗植物。根皮厚,根系多为肉质根,木质部细。树干端直,高达20~30 m,树冠卵圆形,干皮褐色光滑,老时浅纵裂[8]。

雌雄异株,间或少有雌雄同株。雌树粗短,长势低矮,枝繁叶茂;雌球花穗状、花絮紧簇,对生于当年春季的萌发枝上,每一结果枝雌花少者1~2对,多者6~9对。雄树树干直上,高大挺拔,枝少叶疏;雄球花椭圆形,花蕾球形,单生于枝条叶背面的叶腋,每一花枝在当年秋季形成雄花芽12 ~28 个[9]。

2 生态习性

香榧喜临风向阳、温暖湿润、凉爽多雾的环境,一般自然分布于海拔200~800 m、峰岭连绵、溪流蜿蜒、直射光较少而散射光较多的典型亚热带山腰谷地、溪流两旁坡地,以及村旁路边、房前屋后的空地,在土层深厚、质地松软的砂坝或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较好[1,10-14]。

香榧对生境要求严格,其产量与地形、地貌、气候和土壤等条件关系密切,一旦缺少某一特定的自然生境,很难通过施肥、灌溉等措施满足开花结实和生长所需的条件[10]。

2.1 地形条件

香榧喜生长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山地、丘陵地区[3]。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对香榧生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榧对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因子具有高度选择性,96.22%的香榧分布地海拔约为300~600 m,97.52%的香榧分布地坡度小于30°,74.43%的香榧分布于阳坡和半阳坡[11]。戴文圣等[8,12]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发现生长于阴坡或避风山谷的榧树长势好,但结实差;在温暖迎风的阳坡,不但生长好,而且成熟果数多、品质好。

2.2 土壤条件

香榧为浅根系植物,主根入土不深,侧根及须根分布于浅土层,根系吸水能力弱,根系好气,一般要求土层厚度不小于60 cm,适应pH 4.5~8.5的红壤土、砂壤土、砂灰土,也可在裸露岩石缝中扎根生长[13]。王辉等[14-15]认为,一般香榧种植地应选择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排灌通畅的区域为最佳。

戴文圣等[16]对香榧林地土壤及香榧子的研究表明,香榧林地土壤全N、全P、全K和水解N含量较为丰富,速效K相对不足;土壤Ca含量与香榧子中Ca和Fe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土壤中Ca与香榧子中的N含量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表明土壤中丰富的Ca被香榧树体吸收后,促进了香榧子中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提高了香榧子的品质。因此,韩宁林等[17]认为种植香榧时宜选择由各种砂页岩和富含钾长石的花岗岩山地发育的土壤,这类成土母质发育的土质疏松,肥力较高,土壤酸碱度适中,K含量丰富,有利于生产高品质香榧。

2.3 气象条件

香榧属半阴性树种,喜温湿凉爽环境。耐受温度范围 -15~32℃,年均气温16.5℃左右为宜[18]。对低温的适应性较强,但在暖冬出现突发性寒潮时,容易受低温危害[10]。对高温的忍受能力不强,夏季气温超过35℃,香榧便停止生长。

香榧幼苗抗逆能力弱,不耐强光,须温暖湿润荫蔽环境。随树龄增大,表现出一定的喜光性,在花期、结果期需充足的光照,尤其进入产果期对光照的需求大增[19]。授粉与果实膨大期是香榧产量形成最重要的时期,傅雨露等[12]对产量形成关键期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与此吻合。

香榧对水分的需求随树龄和生长时期变化而异,全年需降水量1 100~1 700 mm[20],每年4-8月是枝条生长、开花结果、果实生长及种果仁充实的过程,水分应适宜[18]。雌花芽分化发育期需要降水充沛,但在4月下旬开花期,如阴雨连绵会严重影响授粉,导致胚珠大量脱落;5-6月,阴雨天气易造成大量落果;7-8月,干旱少雨会严重影响产量[19,21]。

香榧喜微风,忌大风,10 m·s-1左右的风对传媒授粉、增强蒸腾作用和调节空气温湿度等都有益处[15]。

3 苗种繁育

香榧生长缓慢,结实迟。实生榧树15~20年开花结实,20~30年达盛果期[6]。长期以来,香榧产量低下不仅与其投产过迟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栽培成活率低下限制了栽种面积[22]。因此采取适当人工措施提高栽种成活率,有利于造林,并加速产业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通过催芽、嫁接、科学施肥等技术,现已可使香榧在第5~8年开花结果,第15年开始盛产。若采用大砧木嫁接,则第4年即开花结果,第8年开始盛产[23]。

3.1 采种

香榧种类繁多,包括细榧 (直榧)、真香榧、枫桥香榧和圆榧 (木榧)等[6],几乎每个产区都有乡土品种。在选择品种时,遵循“适地适品种”的原则[24],首选乡土品种。如需引进外地优良品种,须事先评估引种地生境,只有引进地和引种地的生境一致,引种才有可能成功。

9月上中旬,当果实假种皮颜色由青绿转为黄绿,绝大部分假种皮微裂,种衣紫红色,少量种子自然脱落时采种。选择生长健壮的榧树,采集成熟、种实、壳薄、颗粒均匀、无病籽的种子,堆放于阴凉通风处,厚度<20 cm,以利于种子与假种皮分离,经7~10 d假种皮呈微紫色时取出种子,即可进行播前处理[18]。

3.2 催芽

自然状态下,种子一般2 d发芽,且贮藏种子的昼夜温差越大,发芽率越高。种子的胚不能完全分化,需经历一个后熟过程,为使其尽早发芽,可剥去假种皮,在室外用湿沙贮藏,变温催芽,以促其完成生理后熟,达到催芽目的[18]。

刘越秀[25]和叶旭燕[20]对香榧催芽时,在向阳、排水良好的平地上挖一土坑,在坑内铺上15 cm的湿沙,将种子和含水量3% ~5%清洁细沙分层间隔堆积,厚约50 cm,上盖草帘,既保湿又防霉。次年3月,当种壳微裂,胚根外露0.5~1.5 cm长,发芽率达80%左右时,即可拣出分批播种,培育成实生苗[6]。

3.3 播种

香榧造林,宜就地播种育苗,以提高成活率。根据其生态习性,圃地除交通、用电便利外,应选择在海拔低于800 m、多雾通风、向阳或半向阳坡地、山谷或溪旁,土层深大于60 cm、土质肥沃、土壤疏松、水分充足、排水良好,避免山顶、风口或有污染的地段。10月中下旬,向圃地施有机肥30 t·hm-2,深翻;翌年1月中旬浅翻,并制作宽约1.5 m,高15 cm的苗床待种[26]。

播种前,用0.2%的KMnO4溶液浸泡种子10 min,对其进行消毒,取出用清水洗净。同时,对土壤喷洒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和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进行消毒,以防地老虎等虫害。播种量600~900 kg·hm-2,行距50~60 cm,株距10~20 cm[14]。种子催芽消毒后横放于施足底肥的苗畦上,胚根向下,浅覆土2~3 cm,之后用稻草覆盖以保持床面疏松湿润。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苗出土后及时搭建高1.8 m,透光50% ~60%的遮阳棚[18]。干旱时,每隔10~15 d浇1次透水,以喷淋为宜。

苗期中间适量施肥,以稀粪和1%尿素液较安全,适时用敌克松2 g·m-2与土壤混合后撒于根部,防治地老虎。梅雨季节易发生根腐病,发病时,先清除病株,然后以柴灰与石灰按质量比8∶2,1 500~2 250 kg·hm-2施于苗根部,或用1%硫酸亚铁溶液喷洒,以防止病情蔓延[4,20]。

3.4 嫁接

香榧的繁育可通过实生苗或嫁接苗进行,但实生苗所结果仁品质欠佳,人工栽植时常采用嫁接苗进行繁育。3月下旬至4月初,树液开始流动而芽尚未萌发时,最宜嫁接[10]。

1年生苗高 15~25 cm,2年生苗高 35~50 cm,根茎达3 cm以上时,即可作砧木用。选择品种优良、无病虫害、丰产稳产的30~50年生健壮单株为采穗母树,在树冠外围中上部剪取直生向上、发育充实、生长旺盛、顶芽健全的枝做接穗。嫁接2年生小砧木,用1年生枝作接穗;嫁接大砧木,用有3个分枝的2年生枝作接穗[20]。剪取接穗后及时嫁接,截砧高约20 cm,用插皮接法进行大砧低位嫁接。每棵实生苗上接2~4个接穗,成活后使其自然展开,提前形成冠幅,也可嫁接雌雄同株[18]。

与枝接相比,根接既节约种子,又可减少培育砧苗的时间与费用,缩短育苗期。根接时,挖掘优良母树侧根,截成15 cm长根段为砧木。粗头为接口朝上,用粗壮的1年生枝条作接穗进行枝接或插皮接,细头向下,严禁倒置,在室内完成嫁接后,按9 cm×15 cm株行距栽入苗圃地,用湿土覆没接口部位[27]。

汪庆瑜[18]认为,砧木上留1~2个实生枝条作为营养枝进行光合作用,更有利于嫁接树成活。嫁接后,用湿土覆没接口部位,再用塑料膜将整个嫁接部位全部套住并封口保湿,及时搭遮阳网。同时,施复合肥1 500~3 000 kg·hm-2。

6月初,解除保鲜袋,秋分前后拆除遮阳网,拨开土,露出接口,用小木条逐株支撑扶正接穗抽出的新梢,翌年2-3月解除捆绑物并修枝整形[20]。

4 幼树抚育管理

做好苗期管理是提高壮苗出圃率的重要保证,嫁接苗成活后,应及时做好移栽、松土除草、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控等养护工作。苗高60~80 cm时,用抹梢等方法控制主梢生长,并采用人工立枝等方法培育良好树形,有助于实现早产丰产[26]。

4.1 移栽定植

嫁接苗培育2~5年、苗高50 cm以上、接口愈合良好时,需移栽定植造林[15],以改善其生境,使其尽早结果。移栽应根据其生态习性,遵循适时适树、就地移栽的原则。

秋末冬初结冰前或春季开冻后,此时叶芽尚未萌动,为最佳栽植时间。挖穴前,施复合肥6 000~7 500 kg·hm-2,平整土地。按长宽深80 cm ×80 cm×60 cm,株行距5 m ×4 m挖穴,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每公顷栽450株左右,土质肥沃可稍密,土质贫瘠可稍稀,留出排水沟。每个定植穴内预先施腐熟厩肥30~50 kg或腐熟菜饼2~3 kg,先用表土回填,作隔离层,以免幼苗根系被烧伤[15]。

栽植时不宜过深,应浅种高复土。裸根栽植时,保持根舒苗正,下紧上松。填土至苗根颈部时,轻提苗木,使其根系舒展,并踩实土壤,以便苗木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最后覆松土将苗基堆成馒头状,约高于地面20 cm,至嫁接口下1 cm。带土移栽时,栽植深度不宜超过其在原土壤的深度,以土球表面略高于水平地面为宜[13]。同时,在花期主风向配种3% ~5%的雄树,以便授粉[6]。

栽后立即浇透水,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以定根。苗木周围适当覆草,以保持土壤湿润,并用木架支撑苗木,以防止被风摇动。如苗周围无自然生长草木,需加人工设施以防晒[27-28]。

4.2 除草松土

幼苗定植后,需及时除草,原则是除早、除小、除了。宜人工使用工具除草,避免用除草剂对幼苗造成伤害,如确有需要使用除草剂,应采用触杀性除草剂,禁用内吸性除草剂[26]。

当年栽植穴周围1 m范围内不宜松土除草,宜手拔,以保护根系、抑制蒸腾,第2年可轻锄浅铲[9]。生长季松土,深度小于10 cm为宜。树冠内松土宜浅,树冠外宜深。夏季除草时,在树根周围土壤上放置一些嫩草,以降温保湿,提高抗高温能力[3]。

雨季结束后,结合施肥及时除草松土,并将铲除的杂草翻盖入土,以起到防水固土、促进根系呼吸、增加自然肥的效果。1-2月,松土适当加深。随树龄增加,每年松土范围向外扩展30~40 cm[23]。

4.3 水肥管理

5-9月上午9点之前适量浇水,既能降低地温,又可满足榧树对水分的需求[13]。香榧不仅不耐旱,而且不耐涝,土壤排水良好与否也影响其健康状况。含水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所生长的榧树冠幅大、产量高,而水分过多会降低果实产量和质量,因此应根据水分状况做好灌溉和排涝工作[27]。

条件允许的林地,可修建滴灌系统,将榧树所需的肥料溶于水后,通过滴灌系统施入根部。这样可大幅节省人工,实现水肥管理同步[4]。

有机肥肥效长,可减少追肥次数,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通气。结合香榧习性,施肥时宜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无机肥以氮磷钾含量比2∶1∶1的缓释性三元复合肥为主。一般,施肥须做到薄肥、勤施、深施[28]。

幼树每年抚育3次。4月上旬萌芽展叶时,施复合肥50 g·株-1;6月上旬阴雨前,施肥量与第1次相同;11月初,将杂草全部覆盖于苗木周围保温保湿,改善土壤条件。第2年抚育同第1年,施肥量增加到75 g·株-1,随树龄增大,逐年增加施肥量[25]。每次施肥应在树冠覆盖面外挖环状沟,将树冠下及周围地表杂草填于沟底,复合肥与土混合后均匀撒于杂草上,之后覆土[3]。缺钾林地及时增补钾肥,酸性土壤适量施钙镁磷肥和石灰,以调节土壤酸度,防止根腐病[29]。

成年榧树3代果同树,营养物质消耗极大。为保证产量,每年施肥4~5次[22]。1月,结合土壤深翻,施腐熟农家肥50~100 kg·株-1或饼肥5~10 kg·株-1,作为迟效性有机肥;3-4月,施速尿素50~150 g·株-1,以促进新梢和雌球花发育;5月上中旬,施磷钾肥3~5 kg·株-1,以促进果实充分发育,减少生理落果;9月中下旬采收后,施复合肥25~50 g·株-1,搭配有机肥,可加快树势恢复,促进翌年花芽形成和幼果发育[15]。丰产年份还可于7-8月增施1次夏肥,以磷钾肥为主,以促进种子发育[7]。

4.4 病虫防治

香榧病虫害种类多,目前已知的病虫害种类超过70种[30],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细菌性褐腐病(Erwinia carotovora)、小地老虎 (Agrotis ypsilon)、黑翅土白蚁 (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和苗木立枯病 Pythium ultinum(Rhizoctonia solani,Fusarium culmorum)等。

病虫害发作会严重威胁榧树生长,造成其生长迟缓甚至死亡,严重影响香榧产量[31]。因此,须从育苗开始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本措施是加强草、水、肥的日常管理,为保证果仁品质,防治应坚持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少施或不施化学药剂,如确需使用农药,以生物农药为主,首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10]。

细菌性褐腐病危害新出土幼苗、嫩芽及果实,导致大量落果。对幼苗和嫩芽,可用敌克松200倍液喷雾灭菌;对果实,5月上旬开始用代森锌800倍液、叶青双6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500 mg·L-1,每隔7 d左右喷雾1次,连喷3~4次,可减少病害发生和发展[14]。

幼苗期主要病虫害还有根腐病、茎腐病和小地老虎等。定植挖穴时,用生石灰对土壤消毒可防治根腐病,发病时挖除病株,对苗床开沟喷5%~10%硫酸铜溶液防止蔓延,在病情严重地区,还可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浇土防治[29]。做好遮阳、根际覆草等预防措施,加强水肥管理,可预防茎腐病。小地老虎等危害幼苗根、茎、叶时,可用80%敌敌畏乳剂1 000倍液或天王星1 000倍液浇灌防治,叶旭燕[20]认为也可用菜籽饼或甘蔗等饵料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40%毒死蜱乳剂等诱杀,配比为10∶1左右;苗木立枯病危害新出土幼苗、嫩芽,用敌克松2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香榧细小卷蛾一年2世代,以幼虫危害。3月下旬至5月中旬,第1代幼虫孵化后蛀腋芽。在新生枝叶未完全展开时,与金龟子结合防治,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毒死蜱乳剂1 000~1 200倍液。7月上中旬,第2代幼虫孵化盛期,虫害后于11月上旬在榧树主干基部树皮裂缝或枝冠下枯枝落叶内中做茧越冬,危害叶片。可在6月初,用上述方法防治[30-32]。吾中良等[31]在实践中,于7月下旬用20%杀灭菊酯乳油3 000~5 000倍液+吡虫啉2 000倍液喷雾防治香榧细小卷蛾,3 d后防治效果达96%以上;而用抑太保3 000倍液喷雾防治,6 d后防治效果达100%;用苏云阿维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雾防治,3 d后防治效果也能达100%。

白蚁 (Odontotermes formosanus)危害树根和树身,可将松枝、松毛缚成小捆,或将林地枯枝落叶扫集成堆,在地上设“诱杀堆”,白蚁会聚集其中取食,早晨翻开“诱杀堆”,如发现白蚁即对虫体喷灭蚁灵。白蚁带药归巢,相互感染,即倾巢覆灭[6]。

4.5 人工授粉

香榧为雌雄异株,除以风和蜂为授粉媒介进行授粉外,在日常管护上,还可通过移栽、接枝等措施提高授粉率,对生长较差的榧树,还可通过人工授粉对其进行生长辅助[24]。

在雄树不足或分布不均的林地,可用高接技术进行接枝。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中花型雄株中选择花蕾大、花期长的优株,于树冠外围中上部选取发育健壮的带有主侧3叉枝的2年生枝作接穗,采用插皮接法,嫁接于雌株的直立骨干枝条上,一般5年即开花授粉[15]。

撒粉法进行辅助授粉时,于4月上中旬,当花蕾色泽部分转黄,弹拨花蕾有少量花粉散出时,晴天在早花与中花偏早雄树上采集花蕾。采集后摊放于室内通风避光处白纸上,经1~2 d花粉自然散开后,筛去杂质备用。如不能及时授粉,则应放于干燥器中,置于阴凉干燥处[25]。

一般于雌花开后3~7 d为最适授粉期,此时授粉受精率最高。根据树体大小决定用粉量,一般每株50 g左右。选择晴朗和风天气,将花粉装入备用的授粉竹筒,出口处用纱布包扎,尾部横向装一小木棍,固定小棍于竹秆上。在林内摇动竹秆,用撒粉法进行辅助授粉[23,25,33]。

喷雾法授粉时,将花粉和水按质量1∶200混合,稀释成花粉液,用喷雾机喷洒。切忌授粉过多,以免结实量过多,形成人为大小年[7]。

4.6 整形修枝

要实现香榧高产稳产,必须通过整形修剪控制榧树高度和冠幅。如树形过高,需求的营养量更多,也不利于采摘香榧;如树形过低,则不能充分发挥产量优势[4]。

香榧幼苗枝条柔软易垂地,种植时可用小木枝固定香榧枝条,引导其向上生长。从嫁接第1年开始,需通过摘顶控制优势枝,加强弱势枝,以培养树体骨架,较早形成较标准的树形,为高产、丰产打下基础。幼树高1.5 m左右时修剪枝条,培养3~4个骨干枝,培育成矮化的丰产树冠。造林2年后,用2年生砧木嫁接的植株可采用多主干自然圆头形,用大砧木嫁接的植株可采用多干圆头形[20,34]。

实生树修剪呈宝塔状,树高控制在5 m左右,以减少风害,便于人工授粉、采摘和日常管理。定型后,在采收前或采摘时进行整枝修剪,对象为过密枝、病残枯枝和不定芽萌生的丛生枝,尤其对贴生于地面的下垂枝进行适度修剪,以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成林后,如株间较密,应伐去其周边所保留的乔 (灌)树、草,以提高透光率[14]。

过早结实会严重影响生长,致使其无法正常投产。5年后,可对其部分花朵进行人工摘除,控制植株少量结实。10年后,当植株已形成1 m以上的树冠时,可让其正常结实[28]。

5 成年树管理

榧树成林后,需加强管理,重点是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以提高产量,增强品质。

5.1 保花保果

果实形成过程中2个时期的过度落花落果是香榧长期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幼果发育膨大前期,即当年花开后的梅雨季;二是果实膨大发育中后期,即翌年梅雨季。针对这2个生理时期,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花保果[9]。

花期人工授粉,可显著提高坐果率。4月中旬在树冠上喷0.04%助壮素或0.2%KH2PO4可保花,5月上旬喷0.004%硼酸可提高坐果率2~6倍。日常还应加强抚育管理,通过薄肥勤施,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促进开花结果[7]。

对落花落果严重的榧树,在加强水肥等日常管理的同时,用1.8%爱多收配制4 500~5 000倍液,对全树喷雾,以枝、叶、果喷湿为宜。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1次喷施,以促花保果;5月上旬第2次喷施,以保当年待收香榧果[32]。3年的林间试验表明,平均每果枝幼果保存率比对照增加100%,香榧产量比对照增加612.5%,产量和效益得到大幅提升[35]。

5.2 果实收贮

香榧一般在白露前后成熟,当假种皮由青绿转为黄绿,并有少量假种皮开裂露出种子,为最佳采收期[32]。具体采摘时间因地理位置、立地条件和植株不同而异,但必须做到成熟后采摘,以保证产量和品质。采摘以手动操作为宜,用手握住果实,并旋转使其脱落,严禁使用竹竿等物击落。

采摘后,需经2次堆沤以达到后熟。第1次,将果实堆放于阴凉通风、无日照的室内地面上,厚度小于30 cm,较多时需在中间放置柴片桩或稻草束通气,5~7 d后,在假种皮呈微紫色时,即可剥壳。剥壳后进行第2次堆放,即生理后熟,以脱涩。堆放香榧子于室内阴凉通风处地面上,堆高小于30 cm,上覆约3 cm厚假种皮以保湿,每隔5 d左右翻动1次,经15~30 d,当种衣由紫红色转为紫黑色或深褐色时,即完成脱涩,但以堆放到10月下旬至11月初的风味为佳[32]。

选晴天,洗净晒干至种仁呈玉石色,用洁净容器贮藏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并防鼠害。可贮藏至翌年4-5月,但不宜过夏[32]。

6 问题与展望

目前,国内学者对香榧种植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仅局限于传统栽种技术,缺乏与现代化种植和科研技术的结合。未来,针对农业环境保护的要求和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气象和土壤环境是影响香榧结实最重要的因素,应深入开展适生环境下气象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对香榧植株生长状况、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利用测土技术实施配方施肥,以节省肥料,改善土壤中养分比例和土壤团粒结构,实现科学合理用肥。克服盲目施肥引起的肥料损失和土壤板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环境可持续利用。

根据栽种地生态环境状况,通过生物技术,培育本土生长健壮、抗病虫害、投产早、产量高、品质优的榧树。并通过基因测序,建立香榧种质资源查询库,便于品种改良和种类保护。

通过遥感技术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借助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对香榧适生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建立动态模型,以更深层次揭示地形和海拔等环境因素对香榧的影响机制[13]。

[1] 王辉.香榧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的研究 [D].杭州:浙江大学,2006.

[2] 郑万钧.中国树木志 (第1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339.

[3] 童振杰,童颖国,邬玉芬,等.香榧的生物学特性与高效栽培技术 [J].上海农业科技,2014(3):87.

[4] 张锐奎.香榧栽培技术 [J].农业与技术,2013,33(4):63-64.

[5] 麻汉秋.浅谈香榧的栽培技术及产业发展[J].现代园艺,2013(1):44-46.

[6] 吴丰军.香榧栽培技术[J].安徽林业,2006(4):39.

[7] 朱大海,王俊,张欢喜.香榧的栽培与管理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08(3):41-42.

[8] 戴文圣,黎章矩,程晓建,等.香榧生长习性及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5,25(4):89-92.

[9] 赵敏.香榧的栽培技术浅析[J].南方农业,2008,2(1):58-59.

[10] 秦兴川,李建辉.香榧适生环境与栽培技术研究 [J].园艺与种苗,2012(3):3-5.

[11] 王小明,王珂,敖为赳,等.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香榧适生环境 因 子 分 析 [J].应 用 生 态 学 报,2008,19(11):2550-2554.

[12] 傅雨露,章先洋,黄岳夫.香榧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1999(1):69-70.

[13] 潘炳良,叶荣卫,雷小平,等.香榧高产栽培技术 [J].绿色科技,2010(10):23-24.

[14] 齐移民,魏雪平,廖青清,等.浅谈香榧引种气候分析与种植技术 [J].农民致富之友,2012(20):68-69.

[15] 王辉,陈力耕,童品璋.香榧的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 [J].中国南方果树,2005,34(6):42-44.

[16] 戴文圣,黎章矩,程晓建,等.香榧林地土壤养分、重金属及对香榧子成分的影响 [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06,23(4):393-399.

[17] 韩宁林,王东辉.香榧栽培技术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64.

[18] 汪庆瑜.皖南地区香榧栽培技术浅析 [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4):383-384.

[19] 吴君根,刘宇.香榧山核桃高产技术问答[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1-30.

[20] 叶旭燕.地方特色珍贵树种香榧可持续经营技术 [J].中国林副特产,2009(1):56-58.

[21] 香榧资源调查及区划协作组.浙江省绍兴市香榧资源调查及区划[R].绍兴:绍兴市农业区划办公室,1986.

[22] 韩宁林,王东辉,韦金辉,等.香榧早实丰产的栽培模式及主要 技 术 措 施 [J].林 业 科 学 研 究,2006,19(5):567-573.

[23] 徐岩华,钱觉寿.香榧早产高产技术[J].新农村,2003(3):10.

[24] 范建宏.黄山市香榧丰产栽培技术 [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6):165-167.

[25] 刘越秀.香榧栽培技术 [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1):105-106.

[26] 王文波,朱永淡,张建成,等.香榧优质壮苗培育技术[J].绿色科技,2011(1):46-48.

[27] 梁淑云,丁之恩,胡文翠.安徽香榧资源概况及栽培技术[J].经济林研究,2006,24(2):59-62.

[28] 林文.香榧栽培关键技术 [J].浙江林业,2014(7):26-27.

[29] 孙蔡江,杨惠萍.香榧紫色根腐病的防治[J].浙江林业科技,2003,23(5):43-44.

[30] 徐志宏,吾中良.香榧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1] 吾中良,徐志宏,陈秀龙,等.香榧病虫害种类及主要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05,22(5):545-552.

[32] 童品璋.香榧保果增产技术 [J].林业实用技术,2003(9):11-12.

[33] 黎章矩,高林,王白坡,等.名特优经济树种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4] 楼枝春,潘悦优,丁立本,等.香榧丰产技术要点 [J].中国林副特产,2002(3):26.

[35] 童品璋.香榧保果增产技术试验 [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5):69-70.

猜你喜欢
香榧
弘扬香榧传统文化 推动香榧产业发展
老 爸 和香榧
老爸和香榧
香榧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
枝头浓缩的千年时光
东阳香榧变身“财富树”
嵊州香榧品牌建设要走特色之路
磐安榧树不同类型种实性状比较研究
千年古董
——香榧(fěi)树
农耕文化的千年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