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中医辨证论治

2015-01-25 03:31白晓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期
关键词:气短主症舌质

白晓秋

10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中医辨证论治

白晓秋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方法对10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辨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显效36例, 有效66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7.1%。结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有一定的优势, 值得应用推广。

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医治疗;辨证治疗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同时有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 并排除其他引起左心室肥厚的病因, 即可诊断。一般认为, 高血压持续时间长久时, 心脏后负荷增高, 令心室出现适应性代偿, 心肌发生重塑的病理改变, 出现左心室肥厚, 顺应性降低, 心功能损害, 即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 简称高心病[1]。本病属中医学胸痹、心悸、喘证等范畴, 病位在心, 涉及脾、肝、肾、肺。本文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05例辨证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10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60例, 女45例, 年龄41~73岁, 平均年龄62岁。病程1~4年, 平均病程1.5年。心功能分级, Ⅱ级33例, Ⅲ级57例, Ⅳ级15级。主症:胸闷, 隐痛, 心悸, 气短, 甚者喘促。

1.2 辨证治疗

1.2.1 痰浊中阻证 主症心悸气短, 胸脘痞满。兼次症困倦乏力, 小便短少, 恶心吐涎, 大便溏稀。舌质淡, 苔白滑。脉象弦滑。为痰浊停聚, 遏阻中阳, 上扰凌心。治法以温中化饮, 和胃降浊。方药为苓桂术甘汤加减。本方出自《金匮要略》。

1.2.2 痰瘀阻脉证 主症为胸闷疼痛, 心悸不宁。兼次症痛处固定, 入夜更甚, 脘胀便溏。舌质紫黯有瘀斑, 苔白腻。脉象细涩。痰瘀阻脉, 胸气不畅。治法为活血化瘀, 涤痰宣肺。方药为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前方出自《医林改错》, 后方出自《金匮要略》。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丹参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 通血脉, 引瘀血下行。

1.2.3 气阴两虚证 胸闷隐痛, 心悸气短, 倦怠乏力, 咽干口燥, 烦热自汗。舌质红少苔。虚数无力或促结。气阴虚损,心脉失养。治法以益气养阴。方药为炙甘草汤加减。本方出自《伤寒论》。方中甘草、人参、大枣补益心气;生地、麦冬、阿胶、麻仁滋养心阴;桂枝温通心阳;加黄芪、煅龙牡以增益气固表, 敛汗定悸之功效。

1.2.4 心肾阳虚证 胸闷喘促, 畏寒肢冷。头目眩晕, 心悸不宁, 乏力气短, 小便短少, 足跗水肿。舌质淡胖, 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象沉细。心肾阳虚, 寒饮凌心。治法为温补心肾,化饮利水。方药为真武汤加减。本方出自《伤寒论》。

1.3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患者临床表现为症状和体征消失。有效:患者临床表现为症状和体征有好转。无效:患者临床表现为症状和体征无好转, 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本组105例患者经治疗显效36例, 有效66例, 无效3例,总有效率97.1%。

3 讨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一般病程较长, 出现心肌损害, 影响心功能及心肌供血等, 宜按时、长期、坚持治疗。结合患者长期高血压病史, 有左心室肥厚、扩大证据, 甚则有心功能不全(常以左心功能不全为主), 即可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医证候学特征本病属中医学胸痹、心悸、喘证等范畴, 病位在心, 涉及脾、肝、肾、肺。主症特征表现为胸闷, 隐痛, 心悸,气短, 甚者喘促。次症特征表现为痰浊中阻, 多伴胸闷脘痞,恶心吐涎, 心悸气短, 尿少便溏, 苔白滑, 脉弦滑。要辨析病因, 临床需结合兼症及舌脉分析推求。主症伴胸脘痞满, 困倦乏力, 小便短少, 恶心吐涎, 舌淡苔白滑, 脉弦滑, 多为痰浊中阻;主症伴胸闷疼痛, 固定不移, 入夜更甚, 舌紫黯或有瘀斑, 脉细涩, 多为痰瘀阻脉;主症伴心悸气短, 倦怠乏力, 咽干口渴, 舌红少苔, 脉细弱或结代, 多为气阴两虚;主症伴心悸不宁, 畏寒肢冷, 舌淡紫, 边有齿痕, 苔白滑, 脉沉细, 多为心肾阳虚;主症伴四肢厥冷, 恶寒蜷卧, 心悸气短,大汗淋漓, 唇甲青紫, 舌淡紫苔白滑, 脉沉微, 多为心阳欲脱。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 控制血压是前提, 西药虽然短期控制血压疗效迅速, 但副作用大, 而且停药之后绝大多数患者血压反弹。中药控制血压作用缓慢而持久, 而且有资料表明, 可干预心室的重构, 其远期疗效优于一般西药。其中“滋水涵木”治法在临床很有指导意义[3]。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 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 患者平素多有肝阳上亢, 多由肝阴不足, 阴不制阳, 肝之阳气升浮亢逆所致;因精神情志失调, 气火上逆导致阳亢, 肝阴耗伤而发展为阴虚阳亢。由于肝肾之阴相通,称为“乙癸同源”, 故肾阴不足, 水不涵木, 亦可导致肝阳上亢。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远期治疗中, 给予“滋水涵木”会收到较好的疗效。

[1]王永炎.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8.

[2]王少波, 牛天福, 祁慧霞,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观察. 山西中医,2012,28(5):24-25.

[3]李士懋.实用中医简效疗法.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0-6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of105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BAI Xiao-qiu. Heilongjiang Frontier Corps Hospital, Harbin1500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patients.Methods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for105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evaluated.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36 cases with excellent effect,66 effective cases, and3 ineffective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97.1%.Conclusion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certain advantage in treating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and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2.015

2014-10-30]

150000 黑龙江省边防总队医院

猜你喜欢
气短主症舌质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中医舌象与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