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涵,修宗昌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
神
——中医诊断的一贯之道
李 涵,修宗昌△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
中医诊断既有道又有术,以道驭术,明体达用方。以神作为中医诊断的一贯之道,将中医诊断上升到道的高度,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此来掌握具体的应用,这样在中医诊断的方方面面便能通行无碍。在这里,神不再是广义狭义之神,而是事物的最高层次,既是体亦是用,体用不二。神的本体是寂静无为,然用则无方,故神会因位、因物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意义。
中医诊断;一贯之道;神
根据前人提供的大量概念范畴和理论框架,我们可以对中医诊断进行很好的把握,但如果总是局限在这些概念和框架中,我们的思维也就定了型,学问的鲜活性就无从谈起。中医诊断既有道又有术,以道驭术,明体达用方为圣手。以“神”这一强有力的中心概念统摄中医诊断的整个中医思维理论,一切观念都围绕这个中心生成演变,这样中医诊断呈现起来就显得浑然一体。
这里的“神”不仅指外在的表现形式,也不只是意识思维活动,更不是一个特点,它不再只是杂多纷乱的现实操作,而是事物的最高层次,是对中医诊断的一个根本把握,一切其他问题均以此为基础。
《易》曰:“神无方,而易无体”,说明神不拘泥于器,故“立象以尽意,得意在忘象”。但是从一定程度上,中医诊断的神又无有定法可说,是因人、因时、因处、因事千差万别的,此皆因神体用不二。
《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脉周行全身,神舍脉中亦随其通行周身。《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里的神即是本体寂静之神,然神舍脉中,随器而流,一以通神明之德(共同相),一以类万物之情(差异象)。更进一步说,在神随脉周流全身、千变万化,这便是本体感而显象起用。万有变化中有其差异相(即是用),有其共同相(即是体)。以差异相而论,如面部望诊尤其注重察色,色根于脏,贵乎有神[1],这里的神却是光明润泽、隐然内含的代称。切脉讲究的是脉来柔和,闻诊讲究的是发之中节、声音相协等。以共同相而论,人体之中自具五行之理,同有生灭,一律平等。恰如《毛诗·小雅·节南山》曰:“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而瞻。”南山虽然高峻,但与平地同样是由土石所具;师尹虽然显盛,但与老百姓一样有生有灭。中医诊断所现的象虽然千变万化,但是这些症状、疾病基本的理念、基本方向是完全相同的,因为他们源于同一本体。恰似庐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又各自不同。现相有差,本体是一。
从某种程度上说,神是古代先哲所发展起来透视一切的观点。《说文》曰:“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易·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周易》云:“阴阳不测之谓神”;《孟子》曰:“圣而不可知之谓神”;《素问·玉版论要》:“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一者神也[2]等。中国的先哲们以“阴阳”“阳之精气”“万物”等诠释“神”,既指出了“神”的概念是以阴阳概念表达的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固有规律,为万物之道,同时也揭示了“神”概念是比“阴阳”概念更高层次上的抽象。老子曰“谷神不死”,从一定意义上表明神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如如不动。观神乃望闻问切,各种辨证的本体是神的别相,体静象动。正如圆规一般,外围在转,但中心是不动的。不迷于相,则能明于本体,明于本体则能合理地运用万象。换个说法,就是万有无常转为一体真常,于是大观万有,任其周六上下无往而不自在。所以《温证指归》:“惟医者圆通变化,明体达用,存乎其人,非笔所能罄也。”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曰:“六经之病以证分,于读书间先明何经作何证,则于临证时方知何证为何经,病者不告以我病在何经也,故必先读书而后临证乃能明体达用。”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此神用无方,从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神之用千变万化。神随脉周流全身时,一者因“位”的变化显象起用,其数无穷;二者物变而位不变,即借不变之位观其变化中之情。
3.1 位变无常
《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的故事:“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可见,“位”只是暂时的,不是永恒的。马玉林[3]、王晓丹[4]曾就《内经》中“神”的不同含义进行总结,大约有3种或4种含义。李毅[5]认为,神是具有极强功能的物质,并探讨其病理状态都不离广义狭义之神。其实,神有如此多的含义盖因“位”的不同,其实他们本体是相同的,都是表示事物的最高层次,真正是一一法具足无量义。又如六淫,湿邪定位可以在脾,也可以表现在皮肤、头、足等位均可,可以表现为口干不欲饮、纳呆、肢体困重等,只要具有昏沉、浊等特点,临床无论其表现如何都会将其断为湿。这即是神于不同位上的表现,然这里毕竟有个共同相,抓住共同相以简驭繁,一通则一切通。
3.2 类辨其情
物变而位不变,能够类辨其情,便能知其所从来,以人情皆有偏私之弊。譬如望舌,位置不变,然舌质神、色、形、态、舌苔苔质、苔色有所变化,便知气血正邪之变化。前贤以望诊为四诊之先,望又以辨舌为要,绘图立说,汗牛充栋。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前已言及人情有偏,舌质、舌苔亦如是。舌质占气血之盛衰,苔验邪气之深浅,更查胃气。又如脏腑辨证,病变部位均在胃,奈何有寒热、食滞、阴虚之分,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容易郁热;“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胃为阳土,喜润勿燥,其为多气多血之腑,故亦伤阴;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本应不会受寒,从一定程度上说,长时间的胃寒多由脾阳虚而来。可见,这里的神为抓住胃乃多气多血之腑。
综上,神位变无常,位不变情亦有变。正如前面所言,神周流全身,演变万象,但都含本体,虽神用无方,然亦可从中明了神明之德。
孔子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学生问孝与仁,孔子应机说法没有定论。中医诊断作为传统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分为八纲、脏腑辨证、望闻问切等部分,有具体的定相、矩度,均因中医乃救世应世之学。应世救世的方法若还以抽象的方法说明,并不助于被理解而用于世。然而提出范本很可能使人入于拘限,故中医诊断在实际应用无定法,因时、因地、因事千差万别,故我们应由器入道,不拘泥于定知、定见,惟有不器,明体达用,方能神用无方。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见仁见智所见千差万别,但皆不出于中医诊断形上形下之外。临床上不同的医生辨证判别皆有所不同,主伴相参,无尽无尽,随人见解,应用无穷。更进一步说,中医诊断的一贯之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用神来统贯中医诊断的一贯之道,我们也要避免矫枉过正,要还中医诊断鲜活之灵魂。
[1] 姚国美.姚国美医学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1.
[2] 李炳南.黄帝内经选讲[M].北京:率真书斋,2010:51.
[3] 王守义,王晓丹.试析《内经》中的神[J].吉林中医药,1990 (5):1-3.
[4] 马玉林.略论内经中的神[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5(2): 16-18.
[5] 李毅.浅释中医对“神”的认识[J].医药世界,2007(8):103-104.
R241
A
1006-3250(2015)10-1218-01
2014-05-15
李 涵(1990-),女,在读硕士,从事脾胃学说及临床应用研究。
修宗昌,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xiuzongchang @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