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果探讨

2015-01-25 01:22李富忠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运城市运城现代农业

崔 晓,王 浩,李富忠

(山西农业大学a.经济管理学院;b.软件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果探讨

崔 晓a,王 浩a,李富忠b*

(山西农业大学a.经济管理学院;b.软件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从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现代农业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及特色化的发展基础,并得出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突出优势。通过描述现代农业在农业基础、科技水平、农民素质及农业组织化程度上存在的问题,得出现代农业应向优质化、高新化、集约化、一体化、生态化的趋势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突出优势;运城

文献著录格式:崔晓,王浩,李富忠.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果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9):1509-151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956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1]。确保粮食安全为基础,加快现代农业的前进步伐,是运城市农业发展的总目标。运城作为山西省的农业大市,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运城是山西省的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创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是其面临的直接问题。作者对山西运城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依托等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建议。

1 现状

现代农业是山西省“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运城市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有山西的“乌克兰”之称。运城市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是全省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具有粮、棉、果、菜、畜五大主导产业,且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在大宗农作物、瓜果蔬菜等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产量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014年运城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稳定,粮食发展又创新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6.03万hm2,粮食总产量达31.6亿kg,比历史最高的2013年增产0.6亿kg,增长1.6%。粮食产量4 779 kg·hm-2,比上年增长5.7%。全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394.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农业302.9亿元,增长4.5%;林业7亿元,增长21.7%;牧业56.5亿元,增长4.9%;渔业2.9亿元,增长22.4%;农林牧渔服务业25.5亿元,增长4.6%[2]。

长期以来,运城市农业生产囿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得当地农民的生活一直徘徊在温饱线上,要走出这一窘境,发展现代农业是根本出路。近些年,运城利用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基础扎实、成绩突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为农民致富开启了新篇章。但是,运城现代农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不断推进运城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明确运城现代农业发展的条件、基础以及存在的问题。

2 发展基础

2.1 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的主要手段,机械化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运城市小麦种植面积达34.67万hm2,约占全省1/2。全市小麦联合收割机已有4 500多台,小麦机收率在95%以上。

2014年,截至6月24日,共收割小麦34.47万hm2,其中机收33.80万hm2,机收率高达98%。农机购置补贴优惠政策的实施,促进小麦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数量不断增加,2014年投入农机作业的动力机械比去年增加了5%左右。虽然在粮食作物生产上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但是,农业机械化还要从粮食作物向畜牧、养殖、林果蔬菜、设施农业等领域拓展,提高这些领域的农机装备水平[3]。

2.2 农业科技化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运城市近些年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化水平,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环境。通过科学技术改革,建设大批高科技示范园,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2012年,运城市盐湖区苏村千亩农业科技示范园正式启动,帮助农民建大棚、派遣技术人员、培训指导农民、统一销售产品、建设批发市场和储藏设备等,以达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运城市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实践,农业实用技术的普遍应用,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注入强大的内在动力。2014年,新绛县与中国网库合作搭建了西红柿、茄子、莲菜、茴子白4个电子商务单品交易网,线上宣传、线下交易。到2014年6月,全市共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经纪人、种植大户等100余人次,签订合作协议60项。运城市加大科学技术的创新,采用广播、培训等方式进行推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信息保障。但是,运城市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远低于农业发达地区,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化水平。

2.3 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前提,运城市采取龙头、科技、示范带动的方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4]。目前,山西省全省范围内都在提倡一村一品、一县一业。运城市提出建设优质小麦、棉花、苹果等十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优势农产品的聚集度,形成规模种养殖,实行专业化生产,为农业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到2014年底,全市有1 5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2.1%,达到100.11亿元。但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加工转化率低的问题,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缺少合同或合同约束力不够,专业合作社没有真正起到桥梁联结作用。

3 优势

3.1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产品需求结构转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运城市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具备一定的条件。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并且对农产品的关注从价格逐渐聚焦到质量安全和品牌[5]。对农产品的消费结构也逐渐从高脂肪转向低脂肪、低蛋白转向高蛋白,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也从单一需求向食品、文化及生态综合需求转变[6]。运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消费水平上升、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居民对农产品需求结构的转型都是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3.2 政府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运城市作为一个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农业大市,要想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政府应该紧紧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的好机遇,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运城市政府注重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到2014年底,共启动基础设施和支撑体系建设项目145个,共完成投资8.5亿元。2012,2013年连续2年共争取省扶持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3个、财政支农项目20个,到位资金7 300万元。示范区各县(市、区)立足县情,按照各自建设重点,制定了贴息贷款、财政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例如盐湖区对6.67 hm2以上的连片温室大棚每建一室(棚)区财政补贴1 000元,信用社贷款4万~5万元,全区共发展连片温室大棚5 600栋,财政补贴农户423万元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发放扶持贷款11 000万元。运城市政府注重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投入和教育培训投入。定期举办现代农业及农村政策知识专题培训班,加强对农业技术创新投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努力培育懂技术、有知识、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运城市政府对现代农业高度重视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带动了广大农民参与到现代农业的建设中来,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保障和支持。

3.3 农产品资源丰富

由于特定的环境条件,运城市很难成为大宗的农产品基地,但是特殊地理环境却孕育了众多特色农产品。运城市积极与山西农大沟通,根据13个县(市、区)农业产业布局和自然条件特点,进行农业产业规划和项目设计,逐步实现各县(市、区)农业特色化生产,形成了优质麦棉产业带、特色水果产业带、沿中条山的畜牧业、无公害蔬菜和红枣农产品基地。特色水果主要有苹果、桃、梨、葡萄;畜牧业主要以梅花鹿、山猪等为特色;蔬菜主要有食用菌、芦笋等生产基地,6个无公害注册品牌,如禹王青、绛州绿等;红枣有板枣、相枣、梨枣、屯屯枣、冬枣等5个生产基地。运城市抓住了区位优势,把运城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

4 存在的问题

4.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运城地形以丘陵、黄土高原和山地为主,年平均降雨量49.5 mm,且降雨季节主要集中于夏季,不适合大宗粮食种植,适合林果种植、生态退耕、旱作农业。运城的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可利用水资源等远低于其他地区,并且水利灌溉、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老化,农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还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

4.2 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运城市政府注重对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及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但是这是一项长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目前,仍存在县(乡)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少,推广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推广专业配置不太合理,推广条件艰苦不利于吸引技术人才的参与。科技系统服务水平低,不能将科技成果很好的转化为生产力,科技推广及服务体系建设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4.3 农民科技素质偏低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的缺失,农村留住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致使其对科学技术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科学技术的接纳意愿不强、对科学技术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较差,导致使农民科技素质偏低,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创新、推广及运用[7]。一些高新技术很难得到有效的认识和推广,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4.4 组织化程度不高

近些年,运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涌现,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3年9月,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8 346个,但是规模都较小,在竞争力、运作模式、辐射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一家一户传统小农户为主,效益低、规模小。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与现代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存在一定的差距。

5 发展趋势

5.1 优质化

农业发展只求量的时代已经结束,已经进入了同时追求质量、安全和数量的时期。人们不再局限于温饱,对农产品需求结构有所改变而要求也不断提高,更多关注的是质量、营养和保健[8]。生产优质化的农产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唯如此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

5.2 高新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想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根本出路,只有将现代农业推向高新化,才能带动整个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生产力和效益,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例如,机械化向数字化、自动化转变,计算机的应用不仅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还具有更加精确、科学、实时预测的功能。再如,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土地,可以发展到海洋、沙漠,甚至太空等更广阔的空间。

5.3 集约化

解决资源约束,人多地少,日益突出的矛盾,农业发展必须走集约化道路,充分利用土地。集约化简单地说,是在一定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技术、资金、劳动以获得更高的回报,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的经营方式[9]。集约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效益,这样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例如,农作物的立体式发展,利用农作物的时间差及空间差,利用一定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土地、作物,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优质、高效生产模式。

5.4 一体化

农工商和产供销的一体化,从单纯的农业生产向种养殖、生产加工、营销销售、科研一体化的转变发展,可以实现在种植、加工、市场上的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相辅相成,实现共赢,共同发展,促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很多生产企业逐步转变成了农工贸为一体的现代企业。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推动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5.5 生态化

我国在早期的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单纯地追求农业经济高效益,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随着人们对现代农业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意识到维持生态与农业的平衡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农业从纯农业向综合农业的发展过程,要以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为条件,建设生态化的现代农业。

在现代农业建设中,还要加强农业的规模化、多样化、国际化,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 新华网.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EB/OL].[2012-02-13].http:// www.gov.cn/zwgk/2012-02/13/content_2062487.htm.

[2] 山西统计信息网.2014年运城市经济运行情况(2015-02-18)[EB/OL].http://www.stats-sx.gov.cn/html/2015-2/ 2015211171219368530643.html.

[3] 畅宏健.运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思考[J].山西农经, 2010(4):16-18.

[4] 唐英.广元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13.

[5] 李健.潍坊市发展现代农业现状及对策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6] 吴涛.发展重庆现代农业的对策研究:基于“三化同步推进”视角[D].重庆:西南大学,2013.

[7] 柯炳生.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N].农民日报,2006-12-09.

[8] 周娟枝.现代农业发展趋向判别及其机制构建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9] 黄传武,唐仁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困境和出路[J].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5):563-566.

(责任编辑:张才德)

F 327

A

0528-9017(2015)09-1509-03

2015-06-01

崔 晓(1988-),女,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与区域发展。E-mail:cuixiaocuilu@163.com。

李富忠,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运城市运城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现代农业
点赞!李克强总理山西运城赶年集
运城清廉地图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