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气大司天理论历史源流考*

2015-01-25 01:29柯资能廖莲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甲子医家大运

柯资能,孙 明,廖莲婷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合肥 230026;2.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上海 200241)

六气大司天理论历史源流考*

柯资能1,孙 明1,廖莲婷2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合肥 230026;2.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上海 200241)

六气大司天理论发端于清初费启泰的临床实践,是一种运气大周期学说,经杨璿、王丙、陆懋修医家引述、阐发和整理提高,成为一种解释历史上各家学说纷争现象的重要理论。费启泰在临床发现,与祖辈所见相比,痘疹病机发生群体性变化,经过反复思索,模仿内经岁气,建立三阴三阳“大运”理论,每气主事60年,提出一系列指导性原则并借以解释东垣、河间、子和之矛盾,这些原则是运气大周期思想的运用大纲;杨璿抄录费氏之文,机械继承了费氏之说,但不能完全理解消化;王丙深受费氏影响,实际上建立了大司天年表,多举若干实例论证之;陆懋修承袭王丙之说名之“六气大司天”,更增新例,编制了黄帝甲子以来77个甲子的大司天列表,用于解释史上众多著名学派的产生,六气大司天理论至此完整,并对中医学与医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气大司天;历史源流;周期理论

六气大司天理论是明清医家以《黄帝内经》中的运气学说为基础,为探索并解释疾病特点和医家用药特点的中长期变化规律而提出的一种周期理论。它把运气学说中逐岁而更的“司天”之气扩大为60年一变的“大司天”,是中医发展史上难得的理论创新。

对此学说的历史源流,以章巨膺、鄢良、王琦、杨威等学者都曾做过研究。章巨膺在上世纪60年代指出:“这种运气学说,费建中、杨栗山言之,王朴庄倡言之,陆九芝更推广其义,大做文章。[1]”他基本勾勒出此理论的发展脉络。鄢良对4位医家的分析较详[2],但对费启泰、杨璿、王丙的认识尚可商榷。王琦等则认为明代医家汪机、王肯堂更早地提出了与大司天理论相关的学说[3],但实际上汪机、王肯堂所论与大司天理论不同。其他学者对此理论历史源流的认识也存在以上不足。鉴于此,重新梳理其历史源流,以正确认识有关医家的贡献。

1 费启泰为大司天理论的首创者和建构者

六气大司天理论实由逐年司天、在泉之气在时间尺度上扩大60倍而得,它以一甲子为基本单元,以360年为周期,每个甲子的疾病性质和医家用药变化可与所值大司天之六气属性对应而得到解释。不具上述特征的医家周期学说当属不同学说,如汪机《运气易览·论五天五运之气》“一说自开辟来”[4]所论,是将邵雍大运的天干化五运而得,以360年为基本单元讲五运,而大司天理论为60年讲六气,是为不同学说;又如王肯堂《医学穷源集·三元运气论》,借鉴风水术中的“三元紫白说”解释以60年、20年为基本单元,以180年为周期的疾病特点和医家用药特点的变化[5],也为不同学说。

六气大司天理论的论述始见于明末清初费启泰(1590-1677)的著作《救偏琐言》,但他未用“大司天”的概念,而将60年基本单元称为“大运”。并在《救偏琐言·自序》详述发现“大运”经过:“捡家藏医籍,及诸家痘疹,潜心三载,草草应事。留心于兹,前人不我欺也。殆自甲子更始,于古法所以然者,渐觉不当,所必禁者,渐觉相宜。然犹不敢自信,窃见泥古而执成规者,不第崇补助阳,致轻变重,重变逆。”他发现甲子更始后古法治疗产生了问题,于是“苦心参究”,最后领悟到“民病固因六气而转,六气之运,本阴阳太乙而分,时行物生,寒暑代谢,阴阳在岁位也。总持岁纪,充积其数,阴阳有大运也。必甲子一周,而一气之大成,始伏,将来乃进,自不规规于岁位,而得满充积之数者,是则民病之改易,其应大运可知。[6]”即言,有以一岁“寒暑代谢”为一气的“岁气”,“总持岁纪”扩大之,有以甲子一周成一气的“大运”,而疾病性质的变化与“大运”相应。由此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了“大运”。

接着费启泰运用“大运”对宋明医家用药特点进行了分析,如卷二云:“尝稽东垣一以保脾为主,河涧一以滋阴为重,子和一以荡涤为先,皆能表表于世,总得挈领提纲,故得一本万殊之妙。不则当年岂无岁气而必各取其一耶?至于痘症,有独取于辛热,有得意于寒凉,有扼要于保元,是亦治痘之明手,何不见有逐年之分别耶?要知大运之使然,非三氏之偏辟也。[7]”他以“大运”解释医家的用药特点,以医例说明医论的做法为后世医家继承和发展。

费启泰之说暗含“大运”的传变次序,虽未具体排出“大运”的传变次序,但其论已可推出。《治痘须知大运论》开篇“天以阴阳而运六气,运有小大,小则逐岁而更,大则六十年而易”[7],即“大运”遵循和岁气类似的传变规律,而岁气按三阴三阳的次序传变,“大运”亦然。另又言“往昔痘多虚寒,大运在寒水也。今多烈毒,大运在相火也。[6]”意指自1624年甲子之后,“大运”由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转为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亦即72甲子为寒湿之气当值,73甲子为风火之气当值。因而,其他甲子之“大运”可依次按三阴三阳之序推算。显然,虽未明言,但其所论确已隐含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

鄢良认为,费启泰“大运”的更替由太阳寒水转为少阳相火,而非按三阴三阳之序传递,但其未能建立像运气学说般严整的理论格局[2],是因他将“大运在寒水”、“大运在相火”都解为司天之气的缘故。而实际上,因为“大运”和岁气一样按照三阴三阳的次序传变,“大运在寒水”应指司天之气(其在泉为太阴湿土),“大运在相火”应指在泉之气,费启泰著文时已到相火在泉主事的时段。

费启泰认为“民病之应乎运气,在大不在小”,但也存在“偶尔之变”,因而提出“常”、“变”之论:“病而于小大俱合,无论矣。有于大运则合岁气相违者,自从其大而略变其间也,此常理也。间有于小则合于大相违、更有于大运岁气俱违者,偶尔之变,亦当因其变而变应之。[7]”这为后世合理运用“大运”提供了借鉴,值得重视。

2 杨璿为费氏之说的机械继承者

费启泰之后,清代医家杨璿(1706-1795)也谈及“大运”。并在其《伤寒瘟疫条辨》首列《治病须知大运辨》,章巨膺、高省身等以此为杨璿看到“大运”的依据,将之作为杨璿之文加以引用,并因此把杨璿置于认识到“大运”的医家之列[1,8]。实际上这则材料是杨璿机械抄自费氏之文。

杨璿对所抄之文并不理解,其言:“余留心此道,年近四旬,乡闱已经七困,肇于乾隆九年甲子,犹及谢事寒水大运,证多阴寒,治多温补,纵有毒火之证,亦属强弩之末。自兹已后,而阳火之证渐渐多矣……历年已来,居然成一定局。间有温补者,什一千百而已,是大运转于相火矣。[10]”然细考之,乾隆九年甲子为1744年,1684年至1743年为74甲子,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1744年至1803年为75甲子,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而文中却说,乾隆九年甲子之后,“大运”由寒水转为相火,这与杨璿所处甲子之“大运”不符。足证杨璿对费氏之说并不完全理解消化。

四库馆臣于《伤寒瘟疫条辨提要》言:“然其书全袭三原陈尧道《伤寒辨证》,稍为移易次第,改换篇题,增删字句。前五卷出于补义者仅一二[9]。”可知《治病须知大运辨》也可能属于抄袭。对比杨、费行文之雷同,且考陈书无此文,可证杨璿抄自费启泰。鄢良也曾指出,杨璿《治病须知大运辨》“除个别字词外,几乎全部抄录费启泰的《治痘须知大运论》”[2],但未展开。

我们发现,杨璿之所以抄录费氏之文且重彩着墨,当属有感而发,误打误着。费启泰这段文字恰好能解释与杨璿同代医家多见的临床特性,引起很大共鸣。这段公案虽不合费氏三阴三阳之“大运”说,却暗示费启泰“大运”说的一个结构性缺陷,这个缺陷王丙、陆懋修也未看出来。

3 王丙为大司天理论的补充完善者

清代医家王丙(1733-1803)亦深受费氏影响,将“大运”更名为“大气”,明确提出“大气”由“岁气”扩大而来,说明“大气”的循环周期,并多举若干实例论证之,补充完善了费启泰的“大运”说。

王丙联系《黄帝内经》的相关论述,完善了大司天的理论建构。其《伤寒论附余·寒疫》言:“愚尝思之,《内经》云: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凡三十岁而为一纪,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可见矣。今宗斯训,扩而大之,以三百六十年为一大运,六十年为一大气。五运六气迭乘,满三千六百年为一大周。天之大运加临于地者,变化难测,地之大气感受于人者,切近易明。自黄帝甲子起,前三十年依厥阴风木司天之例,后三十年依少阳相火在泉之例,至坡公时值63甲子,则湿土寒水也。晚年知黄州已交64甲子,相火用事。[11]”

尽管未详细罗列,陆懋修的大司天年表王丙已经完整地给出来了。上下文中可知,王丙以60年为一个基础周期,称为大气,按照三阴三阳依次排列,按六气转一圈即360年,称一大运,再按天干转一圈3600年,称为一大周。王丙对大运、大周未作评述,对是否存在相应的中运问题亦未涉及。

鄢良认为,王丙所言“六十年为一大气”的“大气”相当于由运气学说中的主步六气扩大而来,“大运”相当于由运气学说中的岁运扩大而来[2]。依内经,主步六气不按三阴三阳顺序,王丙的“大运”也不是岁运的扩充。

王琦指出,王丙“将原来60年气候变化一周理解为‘一大气’,即一年,则此‘一年’亦即一大运”[3]。王琦之论符合王丙原意。

王丙列出历史上不同甲子的“大气”,延续了费启泰“大运”说解释更多医家用药的寒温偏向,认为医家用药寒温不同是因所值“大气”不同[11]。尽管王丙用“大气”说解释了更多历史上难以理解的现象,并大加褒美,却避谈费启泰近乎机械、霸道的临床大法,也很少谈及自己的具体临床运用,自有其苦衷。与杨璿不同,显然王丙读懂了费启泰之说,但王丙的时代面临着杨璿同样的缺陷,根据我们研究发现,当时临床所见与费启泰之说不符的案例居多。

4 陆懋修著《六气大司天》全面阐释

陆懋修(1815-1887)集前人研究之成,将王丙“大气”更名为“六气大司天”,撰写《六气大司天》上下篇,对大司天做专门而系统的阐释,参照堪舆传统中的黄帝纪元和三元说,与薛方山《甲子会纪》编制了黄帝甲子年以来77个甲子的三元甲子大司天表,使大司天理论全面展示于世人面前。

在陆懋修之前,对大司天的相关论述较分散,如费启泰附于《救偏琐言》之《自序》、《治痘须知大运论》和《论痘变症有不常不古》中,王丙附于《伤寒论附余》之《寒疫》中。陆懋修为王丙的外曾孙,言“余因公之言,作大司天论两篇,推阐前后,使人易晓,以不没公之苦心,公当许其在私淑之列乎”[11]。

王琦[3]认为,陆氏之文系整理王丙未刊旧作并有所发挥,进一步扩大了理论的应用范围。指出不仅圣散子方的应用如此,整个医学史上各个学派的产生无不如此。

总之,陆懋修对费启泰以来的发现给出了完整的总结,充分展示了运气大周期的重要性。然而或受王丙的影响,陆懋修亦避谈费启泰的临床大法,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5 总结与展望

六气大司天理论是明末清初出现的一种大周期学说,经由费启泰、杨璿、王丙、陆懋修等人发展完备。这一理论为后世认识、评价中医各家学说,继承前代医家经验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启示,同时对今天的临床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关注。

[1] 章巨膺.章巨膺论伤寒[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164-170.

[2] 鄢良.人身小天地——中国象数医学源流·时间医学卷[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224-234.

[3] 王琦,王树芬,周铭心,等.运气学说的研究与考察[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9:280-285.

[4] 汪石山.汪石山医学全书[M].高尔鑫,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46.

[5] 陆拯.王肯堂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616-2617.

[6] 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1369-1374.

[7] 费启泰.救偏琐言(卷2)、续修四库全书(第101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35-636.

[8] 高省身.中医临证录[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112-115.

[9] 王瑞祥.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913.

[10] 杨璿.伤寒瘟疫条辨(卷1)、续修四库全书(第1004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47-248.

[11] 陆九芝,等.世补斋医书全集[M].秦伯未,林直清,校订.台北:五洲出版社,2010:27-35;711-714.

[12] 许继宗,石玉君,乔宪春.傅山伤风方治验及其引发的五运六气大司天理论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9):2157-2159.

[13] 杨威,于峥,刘寨华.基于六气大司天的中医学术流派创新规律认识[J].北京中医药,2009,28(3):198-200.

[14] 赵丽,孙外主,张瑞明.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运气大司天理论[J].华西医学,2012,27(2):309-316.

[15] 蔡坤坐.从大司天理论探讨元明医家用药变化的原因[J].中医文献杂志,2002,2:5.

Origin Investigation of Liu Qi Da Si Tian Theory

KE Zi-neng1,SUN Ming1,LIAO Lian-ting2

(1.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Science&Technology&Archaeology,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2.Institute of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Book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Theory of six-qi-da-si-tian was major proposed by medical practitioner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medical practitioners related to its history includes Fei Qi-tai,Yang Xuan,Wan Bing and Lu Mao-xiu.Fei Qi-tai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big yun and it was actually the first discussion of theory of six-qi-da-si-tian,which impli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Yang Xuan plagiarized the article of Fei Qi-tai,but did’t understand it.Affected by Fei Qitai,Wang Bing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big qi and improved the theory.Lu Mao-xiu inherited the theory from Wang Bing,renamed it six-qi-da-si-tian and made it a systematic and mature theory.Besides,the large period theories discussed in the book of Wang Ji and Wang Ken-tang,which were regarded as theory of six-qi-da-si-tian by some scholars,were different from theory of six-qi-da-si-tian.

Theory of six-qi-da-si-tian;History origin;Cycle theory

R226

A

1006-3250(2015)10-1199-03

2015-02-10

欢迎订阅2016年度《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4301-609)

柯资能(1968-),男,副教授,从事象数思想背景下的中国科技史与科技文化、中国数学史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已成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3年扩刊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统计源期刊;并被评为“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优秀期刊”。本刊创建于1995 年10月,主要设置栏目:学术专论、综述、工艺与制剂、化学与分析、药物代谢、药理、毒理、临床、数据挖掘等。本刊的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尤其是方剂教学、科研、医疗、生产的高、中级工作者,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本刊现为半月刊,16开本,242页,标准刊号:ISSN1005-9903;CN11-3495/R。每期定价35元,全年84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由北京市报刊发行局办理总发行,邮发代号:2-417;国外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办理发行,代号:SM4655,欢迎订阅。本刊编辑部也办理邮购。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辑部,邮编:100700,联系电话:(010)84076882,电子邮件:syfjx_2010@188.com,网址:www.syfjxzz.com。

猜你喜欢
甲子医家大运
“红小编”带你看“大运”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大运之河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百年甲子园的育人之道
卜算子·清明
沈鹏《迎戊戌双甲子》
天下责任与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差异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大运中心与大运村15日将落成并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