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

2015-01-24 06:32
新校长 2015年7期
关键词:农田校园社区

开放:教育如何传承乡土文化

学者梁鸿说:“人,不管是乡土文化还是城市文化,都需要一种自然性,都需要跟土地有关系,都需要置身于广阔原野之中。”乡土文化结构的一个重要内核就是教育。学校作为一个大的家庭场景会增加村庄内部的凝聚力。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看到很多学校只是一个封闭的传授知识的孤岛,和社区生活严重脱节。而“改善乡土文化缺失的现状需要每个人去认识和爱自己的家园”。

新金带小学生长在重庆市梁平县的田野之中,东临万竹山,西毗双桂堂,桂溪河环绕而过,一路繁花悦目。学校最初的定位与设计就是要服务于当地,让学生就近入学,没有什么择校费,不是什么贵族学校,就是义务教育。就是要在这里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态环保的理念让学生带回家里去,辐射到农村去。尊重自然、文化和社区,通过综合性、低成本、可持续的方法实现建筑与其他元素之间的互动,最终呈现出一个教育性的游戏互动公共空间。

保留农田

学校的基地有一块农田坡地,南北差约有12米。对于这样的坡地,通常的做法是移除。然而,在新金带小学的设计里却刻意保留了这块坡地,保留了3000m²的农田种植蔬菜,整体景观设计就保留了原场地的梯田意象。

而且,因为这块梯田位于学校中央,农田就通过种植的方式在校园里获得了统领性的地位。在设计师娄永琪的理念里这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土方和增强场地记忆,更重要的是想要表达对农业和乡村生活生产方式的尊重。对每个生活其中的学生来说,对土地的尊重是想暗示他们,做一个农民的孩子是值得自豪的!

大游戏场

农田被塑造成创意景观的同时,也具有使用功能 。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充满趣味的玩耍场所,由于保留了农田,这个学校没有常见的“大操场”,但这个农田恰恰是一个最为生动的“playground”。这个 “playground”不仅是给在校园学习的孩子们的,也是给在这个区域生活的小动物们的。娄永琪觉得在儿时最大的乐趣并不一定是在操场上发生的,而可能是在学校里和同学斗草抓蟋蟀的时候。这个农田同时也是一个农业知识的狩猎场,学校可以用来进行学生农业和自然知识的普及,在厨房的屋顶菜园可以为学校食堂提供新鲜的食材。

在游戏中,记忆延续。

走进新金带小学的大门,就有一组回音壁,对着那里说话是有回音的。这是孩子们玩乐的一个小天地,他们喜欢在这里玩,也在这里明白这样的道理:爱人者,人人爱之;敬人者,人人敬之。

回音壁的地上则是连接全球的地标。它标有世界各大城市的经纬坐标以及与新金带小学相距多远。比如莫斯科的方向是在这里,离我们有6000多公里。伦敦则有8000多公里。

新金带小学就是秉持这样一个开放的理念,面向世界,让孩子感知他和世界的关系。

开放

新金带小学没有封闭视线的围墙,取而代之的是通透的栏杆,让学生看得到外面的世界。不同于那些封闭的学校,新金带小学是开放的。

“开放性”是这个学校的重要特征,这既有从“育人”角度的考量,也有从社会效应角度的考量。在社会和文化功能上,学校与所在社区及外界充分互动。他们希望这个校园不只是学生的学习空间。学校的存在,能对所在的社区产生积极的“刺激”,在实现其基本的教育功能的同时,为社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社区的互动既能让学生习染乡土文明,也可以为社区开启新的视界。

因此,他们将校园的私密性进行分级,在不干扰学校日常教学的前提下,分层级地向社区、社会开放。位于基地北入口的片区成为学校和外界交流和渗透的一个区域,这里的核心是入口的社区交流中心。对内它是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老师和老师交流的场所;对外同时又是学校和社区、学校和访客、地方与外界的互动平台。

社区交流中心的设计为诱发各种活动提供可能。大型木质阶梯既解决了高差,又支撑了各种活动,还可以用作上课的阶梯教室。在夜间可以给社区放电影,促进与当地村民的交流等。连接校内外的室外台阶成为舞台,为当地的社区活动提供场所。由于教学楼部分位于学校的南部,因此,大部分校园可以向访客开放而不干扰学校的运作。

双桂堂以及梁平的乡土记忆

新金带小学采取了散布式的建筑形式。借鉴中国园林中建筑与景观的关系,使得建筑与环境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机整体。“小而相连”成为校园建筑和空间组合的原则。

于是,围绕着保留的农田的建筑呈分散布局,形成3个组群:教学区 (南入口区)、行政和公共活动区(北入口区)和后勤区 (餐厅和厨房)。通过分析当地日照轨迹和主导风向,确定建筑朝向;建筑多采用外廊式的做法,房间一般都是小进深的设计,以获得最佳的采光和通风。每个组群的建筑体量都不大 ,组群和组群之间则用连廊相连。这样的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正呼应了重庆广为人知的空间特征“山城 ”——城市与山水的融合。

建筑和景观设计中还充分运用了中国园林中“对景”、“借景”等空间和景观处理手法。双桂堂古刹是梁平人传世的乡土记忆。因此,设计特别建立了校园建筑和双桂堂古寺的视觉关联,从而在景观上将古寺与校园整合在一起,在学校多个角度皆可远眺双桂堂。

科技:远离城市的孩子同样可以获得更多

小学生可以操作的科技系统:绿色小屋

新金带小学的“绿色小屋”装置是基于kinect 体感互动技术而开发的互动体验教学装置。“绿色小屋”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7~12岁年龄段小学生好动的特性,以“互动体验”为设计核心,是为全校师生度身打造的集教学、娱乐、传媒于一体的互动教学装置。

Kinect是一种3D体感摄影机,同时它导入了即时动态捕捉、影像辨识、麦克风输入、语音辨识、社群互动等功能。简言之,“绿色小屋”不需要使用任何控制器,它依靠相机捕捉三维空间中体验者的运动,来完成程序内容的所有操作,真正实现空手的自由操作。

“绿色小屋”装置具有国际教学、体感娱乐、同步传媒三个特点。

功能上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

互动灯箱+感应投射灯组

主要展示新金带小学设计上的10个可持续知识点。灯箱配备了感应呼吸灯组,在开启装置时,灯箱忽明忽暗地缓缓闪烁。当游客经过灯箱时,面前的灯箱将维持高亮状态,提示游客进行可持续知识点的参观。

当游客进入地面黑色区域时,将唤醒顶部的感应投射灯组。新金带小学的LOGO将被投射在地面上,增强场地气氛。

远程可持续知识系列教学

针对新金带小学学生的特点,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与新金带小学携手编制可持续知识系列讲座。讲座可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实时同步,使新金带小学获得全球主流最新课程成为现实,使新金带小学在可持续特色教育与国际接轨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装置预留体感控制端口,通过参与性小游戏的整合设计,可以将教学做得更加有声有色。

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

在新金带小学,建筑都采用浅进深的设计,以获得较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为了进一步改良自然光的利用,设计中设置了一个自然光反射系统,整个天花板并不是常见的水平设置,而是呈倾斜的状态。采用 Ecotect软件精确计算了反光板、吊顶的位置、尺寸和角度,不仅将室外光线有效引入教室内部,而且最大限度地均衡了室内的光线,减少了对人工照明的依赖。LED灯光广泛使用于校园中,大大降低了用电量和相关花费。

由于教学楼的基础较深。一个被动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被用于稳定教学楼的地温。这个系统由深埋于4~5m之下的地埋管连接天花板的通风系统构成。基本原理是利用风机将埋在土壤深处通风管中的空气抽出来通过管道系统鼓入各班教室,既可以改变教室内的环境温度,同时也加大了新风量,改善密闭房间内的空气质量。

互动科技体验室与可持续的创新中心

为了提升这个可持续学校的体验性,使得其不仅服务学校可持续知识的教学,也让参观者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和增强体验,设计师在这所小学里设计建造了互动科技体验室。

这个科技体验室“让设计说话”,模拟雨水的装置艺术、地貌模型、农田造景、生物降解与水循环flash、地埋管通风系统模型……通过声、光、电、影像、触控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以信息设计系统、指示设计系统设置场景,科技体验室生动地实现了可持续设计与科技知识的传播,而更奇妙的是这些科技与设计就在孩子们的身边。

通过好玩的flash——“新金带小学神奇的生物降解与水循环”,小学生可以生动而有趣地了解到这一复杂的生物—物理转化过程。

海洋生物、陆地生物的系统展示,让远离城市的孩子也可以直观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同时,从学校采用的可持续理念出发,新金带小学将可持续知识点进一步拓展至60个,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写了特色的校本教材。

不仅仅是学生,社区居民也可以在科技体验室获得互动体验。设计者更构想通过互联网和社会网络实现这个学校与更大范围内的社群的联系。这个社群将和学校建立一种长期的关系,在其 “生长”过程中持续性地提供支持。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新金带小学就真正成了一个贡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中心”。

生长中的可持续校园——新金带小学

延伸视频

新金带小学神奇的生物降解与水循环

猜你喜欢
农田校园社区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农田土壤黑碳应用研究进展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