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治理结构三层面

2015-01-24 02:01陈如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新校长 2015年11期
关键词:适性要素课程体系

文 / 陈如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这些年来很多学校都在搞建模,效果还是明显的。建模实际上是把学校中纷繁复杂的要素表示出来,主要有四个要点。第一,要把学校看成一个系统。第二,这个系统一定是一个结构,要去描述甚至建构这个结构。第三,在这个结构当中要素与要素之间是联系的,是并列关系,上下关系还是平行关系,需要去做一些分析。第四,把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用结构图描述出来。

学校要素很多,到底把什么放在第一位?这实际上反映出校长的观念。校长把观念变成教学的主张、学校办学的主张,甚至学校的理念,甚至它背后的理论,思想基础是什么。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理清楚了,再来把学校中那些重要的、关键的要素梳理出来,就会发现建构学校模型看似很复杂,实际上是很简单的一件事。这要有一种思维方式,即“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学校治理结构也需要“整体建构”,它可从三个层面进行。

一、学校整体结构的建构

近年来,许多学校在这个方面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例如,北大附中围绕课程模块化,进行学校制度设计。第一步是体系架构。具体的载体是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模块化,形成 150门精品课程,实行小班化教学,管理、教学评价都在信息平台上,实行导师制,对学生心理辅导和就业采取专业辅导员制度,没有班级,所有的学生是按照单元、社团、俱乐部进行分配的。这就是学校育人模式的整体设计。第二步是学校的制度设计。在具体操作过程,对单元制和导师制做了一些设计。这些做法构成了这所学校中学生的教育、管理、自主方面的规则行动。学生单元开展活动有章程、规则,有具体研讨的活动,甚至具体的一些通知等。这是有关单元的一些规则,也是我们在考虑学校整个制度结构设计时的一个套路。

图1 :蔚斗小学“适性教育”

图1 是宁波市北仑区蔚斗小学“适性教育”案例。适性教育分适性管理、适性课程和适性文化三个方面,这三个关键词可以统领学校相关工作。这三个方面涵盖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用一个结构图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看完这个图就知道整个学校的重点落在哪儿,反映出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工作重点。学校在适性课程方面也做了一个设计,通过三个途径形成了五大领域、五大主题、五大学院,非常简洁,用结构反映出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图 2)。结构图中间有一个词叫“蔚斗烙印”,意为学校六年教育给学生一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事物。从学生入学开始,学校宣扬自己的儿童观、教学观、教育观、学校观,到课程体系、环境建设,到习惯养成,到毕业升学。 用“蔚斗烙印”将学校十大特色提炼出来,这就是整体的概念。

图2:蔚斗小学课程体系

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的做法很多,问题也比较多。问题在于校长和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比较狭隘,甚至仅仅把课程等同于语文和数学。实际上,课程应该就是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教育内容。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叫“时时处处有教育,一事一物皆教育”。图 3从多维度分析了学校课程多样化概念。三级课程讲的是课程管理体制问题,学科课程是课程的形态问题,语言与阅读是课程内容问题,基础性课程是课程功能问题,必修课是学习方式,等等。

图3:课程概念家族

北京二中的课程结构有三大系列。学校中课程实施方式不一样,功能不一样,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如图 4)。

图4:北京二中“阶梯式模块”结构与生成性课程体系

五一小学的“五大素养”课程设计,把学校课程分成五大领域,五大领域又根据课程的功能分成四个层次,最后学校又开设五大类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综合性课程。每大领域课程对应学生一个方面的学生素养或者学校育人目标的具体内涵,采取对应的方法。五一小学和北京二中的课程结构差异非常大。这反映出学校背后的思想、理念,以及对课程的认识不同。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要围绕着特定的理念考虑目标,根据目标找内容,根据内容找实施办法,然后进行评价、管理,同时看看履行什么样的功能。

三、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围绕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做过很多实验,一般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不会超过十几个,从教师个人素养到备课,到课堂当中的情感问题,到师生关系一直到中间的教学合作参与等。如果把中间任何一个要素放大之后会发现,这就是遵循的特色课堂或者特色教学法;如果跟教师的个人风格结合起来,这就是教师的个人特色。这些要素也是教学个性化或者教师个人特色形成很重要的一些原因。

图5: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素

课堂教学研究有三种载体:课例、课型、课模。对课例、课型研究较多,对课模的研究尚在进行。课模涉及四方面的要素:对课堂的认识、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和课堂教学涉及的价值问题(如图5)。从目前整个课堂教学改革来看,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探究甚至创新是比较多的,但往往一讲课模就是一张教学流程图。实际上,课模远远不止教学流程,还需要广泛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你怎么来认识课堂或者你的课堂观,你的课堂当中的教学的任务、教学的使命、教学的职责是什么,课堂最终达成了什么?

2014年暑假我们在清华附小做了一个主题为“课堂要素”的教师培训,主要讨论三个问题。第一是“课堂里面有什么”。随着我们对课堂认识的发展,发现课堂的要素特别复杂。培训中采取问题卡的方式,合并同类项后发现一堂课实际涉及130多个要素。第二个问题是“你现在哪里”。很多老师以案例的形式、叙事的形式、相互帮忙提醒的形式提出课堂涉及什么问题。第三是“你如何改进”,最后对比,提出改进建议。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例、课型或者深入到课堂进行研究。最后清华附小提出改进要求,即“尊重个性、关注差异、唤醒自觉、整体设计”。

整体建构学校治理结构的载体还有很多,例如,基于管理信息化的学校评价系统建设就是非常值得探索的途径和办法。

猜你喜欢
适性要素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探究碳量子点在纸基材料防伪印刷中的适性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