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贯彻好《建议》精神
“稳增长,补短板,正理念,践转型”是贯彻“十三五”《建议》的四个重要之点,也是下一步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心所在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会议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从经济工作部门的角度来看,怎样贯彻好“十三五”《建议》精神,需要突出以下四句话。
第一句是“稳增长”,也即“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党的十六大确定,“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力争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到了党的十八大,又将这一定量指标优化调整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这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正向引导市场预期”之必须,同时更是“留有一定余地”、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达成的目标。说到底,经济是基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没有经济发展,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没有民生改善,半点社会主义也没有。如果经济搞不上去,老百姓生活好不起来,我们党就会在一定意义上失去执政的“合法性”。当然,“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第二句是“补短板”,也即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5年后如果这头说是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那头还有7000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这是无法自圆其说、也是无法向国际社会交代的。照习总书记的话来讲:“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我们党领导的发展,是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人民福祉说话,要让老百姓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当前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防止拿平均数掩盖短板值,让农村贫困人口稀里糊涂地“被小康”。当然,还是要倡导劳动光荣、勤劳致富,但普遍的社会保障更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像习总书记不惜笔墨要详加解读的那样,除了3000万人的产业扶持脱贫、1000万人的转移就业脱贫和1000万人的异地搬迁脱贫以外,“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第三句是“正理念”,也即“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正确的理念,是对事物内在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对事物变化根据的正确诠释。人是万物之灵,灵就灵在人有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巧妙运用,进一步帮助人们获得系统化的知识也即科学。科学如果得以工具化为技术,从而提供出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人类就可以不但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改造世界。事已至此,科学发展理念就可以转化为、升华为科学发展实践。当然,坐而论道也会空谈误国,但实干兴邦并不等于只知道“埋头拉车”。回顾改革开放以来36年走过的道路,成绩无疑是我们的主流,但其中的失误和不足也不在少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最重要的是时势变了,我们的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否则,“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就会困惑丛生、茫然无措。理念搞对了,上下又贯通了,所谓进入到“真学真懂真信真干”的状态,我们就不愁事业不能成功。
第四句是“践转型”,也即要推动“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一个总体的、统领性的概括,事实上在经济工作实践中,无非是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级组织的创新实践。好比说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光有好心和善意是不够的,需要按照问题导向的思维,搞清楚、想明白影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根源性障碍到底在哪里?不触及与此相关的户籍、土地、以及和社保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联系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与创新,转型发展又怎么可能实现呢?
“稳增长,补短板,正理念,践转型”,可以说是贯彻“十三五”《建议》的四个重要之点,也可以说是下一步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