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真宜 刘耀纶 朴益熙 谷晓红 赵岩松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医籍研析·
叶天士“久病入络”思想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赵真宜 刘耀纶 朴益熙 谷晓红 赵岩松△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叶天士 久病入络 临证指南医案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病变区域疼痛是其主要症状,患者可有发疹前、发疹中、发疹后急性疼痛及皮损消退后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常因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而彻夜难眠,部分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严重影响着工作和生活。单纯带状疱疹引发的急性疼痛,中西医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PHN,国内外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控制方法。西医主要采用药物止痛、营养神经、及神经阻滞治疗,但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笔者从叶天士“久病入络”思想入手,借鉴“久病入络”与痛的关系,探讨以治络之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可行性。兹介绍如下。
叶天士在《内经》《伤寒论》思想的启迪下,重视从“络”辨治诸病。《临证指南医案·卷三木乘土》中有“思初病在气,久必入血,以经脉主气,络脉主血也”。并强调“脏腑经络气血,须分晰辨明”;《叶案存真》中有“夫治病先分气血,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血必瘀闭”;《临证指南医案·诸痛·庞案》中提出“医不明治络之法,则愈治愈穷矣”。可见,叶天士已从病机治法的角度对从络识病作了明确阐述,对络病理论贡献卓著。后人将其治法总结为补虚通络法、辛味通络诸法:辛润通络法、温润通络法、辛温通络法与虫类通络法、藤类通络法等数种。《临证指南医案》中明确提出了“久病(病久)入络”、“久痛入络”的概念。
络病理论始萌《内经》、《灵枢·脉度》首次阐述了络脉的定义,云“经脉为里,支而横着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为从经脉中分行而出的横行者。《素问·调经论》云“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传入于经脉”。《灵枢·百病始生》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zyscbn@163.com)云“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提出了“络”的概念,指出邪气由皮中络,由络入经进而及脏的传变规律,也反映出络的细微屈曲,邪气宜于停留伏藏,药力难以到达的特点。《灵枢·血络论》载“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岐伯曰:血络是也”。奇邪由经溢于血络并驻留的说法,为“久病入络”思想奠定了络脉与络病的理论基础。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于肝着、虚劳、黄疸、疟母、痹证、月经不利等疾病病机的认识,实为《内经》久病则邪驻于络的思想体现。《临证指南医案·痰饮》篇中,叶氏治疗1例悬饮胁痛久病,指出“久恙必入络,络主血”,辨其为饮邪入络,血络受伤,“录仲景旋覆花汤,加柏子仁归须桃仁”。《积聚》篇“疟邪久留,结聚血分成形”,“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的“缓攻通络”法,及在《疟篇》,释仲景方“鳖甲煎丸,方中大意,取用虫蚁有四,意谓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盖散之不解,邪非在表,攻之不驱,邪非着里,补正却邪,正邪并树无益”更赞“圣人另辟手眼,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治经千百,历有明验。”彰显叶氏承仲景之意,发展了久病治络的思路。而“久病入络”与痛的关系也是我们将此理论用于PHN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
《临证指南医案·诸痛》篇中提出“痛为脉络中气血不和,医当分经别络”。现代医学中络脉是经络系统的分支,包括十五别络、孙络和浮络等内容,而笔者认为叶氏之络,可理解为血脉细小枝节难通之处,亦是久病邪之所聚之所。叶天士对于“络”的概念皆遵从《内经》之义。《内经》指出“络”为经之“支者”。《说文》曰“支,去竹之枝也”。离开竹干的竹枝,即竹节上叉生的细竹枝。“支”的特点一为旁生,一为细。叶天士认为初病时无形邪气流注于经脉中,待“无形之邪久延”而“致有形”则混处于营血之中。“邪属无形。先着气分。……但无形之邪。久延必致有形。由气入血”。《叶天士医案精华·湿》有形实邪随营血而行,虽可通行于宽大之经脉,但行至于细小之络脉,则因瘀而闭,络即病。故叶天士之“络”即是血脉细小枝节难通之处,脏腑之络、体表之络,皆可“久病入络”。《内经》有“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高士宗注《内经》云“络有阴阳,阴络在内,内系于经;阳络在外,外浮于皮”。唐容川明确说明“阴络者,谓躯壳之内,脏腑、油膜之络,……,阳络者,谓躯壳之外,肌肉、皮肤之络”。“久病入络”思想不仅可以指导治疗心络、肝络、胃络等阴络之疾,亦可治疗皮肤斑疹、出血、疼痛等体表阳络病变,如热毒久郁,络脉损伤的以皮肤瘀点、瘀斑或荨麻疹样皮疹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紫癜[1],或阴虚热毒瘀络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发为红斑、疼痛的红斑狼疮[2]。
“久痛必入络”的提法见于《临证指南医案·诸痛》,类似说法亦多次出现于《胃脘痛》《癥瘕》及《胁痛》诸篇,皆用于阐述以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机理。由此可知,“久病入络”与痛有着密切的关系。《难经·二十二难》“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无论风、寒、湿、热、毒等外邪侵犯,或饮食劳作、七情内伤、气血虚馁,多先致气机不利,而病久一则气滞血瘀,二则邪气化热炼痰成瘀。若以经、络分,新病可致经气不利而疼痛拘急,久病必致血瘀停滞而在络,即“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痹者,闭而不通之谓也,正气为邪所阻,脏腑经络不能畅达,皆由气血亏损,腠理疏豁,风寒湿三气得以乘虚外袭,留滞于内以致湿痰,浊血流注凝涩而得之”。可见,气血亏耗也是络痹的原因之一。《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脉络不通是造成慢性病中持续性疼痛的原因之一,“痛为脉络中气血不和”,“气血皆瘀,则流行失司,所谓痛则不通也”。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故“久病入络”“久痛入络”所致的疾病,多兼有疼痛症状,即叶天士所说“络中气血,寒热虚实,稍有留邪,皆能致痛”。如《痰饮》篇患者“肝络久病,悬饮流入胃络,致痛不已”;《胃脘痛》篇席某,“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胁痛》篇曰“胁痛三年,亦因久病在络,气血皆窒而致”。故在临床上,从“久病入络”的思想认识疾病,可以指导治疗多种慢性伴疼痛的疾病。如用于治疗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3]、冠心病心绞痛[4]、妇科盆腔瘀血[5],下腹疼痛等,用药如延胡索、红花、桃仁、水蛭、土鳖虫、鸡血藤、旋覆花等。
PHN[6]常发生在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1个月或3个月以上,仍持续疼痛,可达数月或数年。从疼痛特点、病程、病机演变规律等方面均与络病疼痛相似。多数学者认为气滞则血瘀,经络阻遏,血行不畅,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是本病的着眼点[7-9]。从叶天士“久病入络”的思想来看,此病符合阳络闭阻,不通则痛的病机。急性期时,邪毒內犯经脉,阻滞经气,煎灼津液,久则炼痰成瘀。疾病后期,邪毒已解,痰瘀停滞胶着于细微屈曲之络脉。如叶天士指出“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由于络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网状分布、气血流缓的特点,更易使瘀血停滞,发生阻塞。从临床证候看,神经痛、刺痛、牵涉痛、夜间痛剧且迁延不愈等都符合络脉瘀阻不通的致病特点。而夜间痛甚的特点也与说明病在血分。PHN与“久病入络”络脉不通的病机吻合,且其疼痛剧烈且迁延不愈,属于临床上慢性伴疼痛的疾病,故可借鉴叶天士治络之法治疗。
络病治疗多选藤类和虫类通络药。如藤类通络:藤类生性盘根错节,缠绕蔓延,四面施展,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其形如络脉。从中医学取类比象的角度来讲,藤类有“舒展、蔓延”的特性,故其善走经络,善通瘀滞[10]。《本草便读》云“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因此,可以用于治疗久病不愈,邪气入络,络脉不通的PHN,以藤类药通络散结。常选用的藤类药有鸡血藤、海风藤、忍冬藤、络石藤、大血藤、夜交藤等。且多数藤类药具有辛通之性,能宣散开达腠理,润行津液,以通气血。而“辛润宣通”为叶氏治络之基本大法。虫蚁通络:虫蚁类药均有通络作用,可以搜剔络脉深处顽固之邪,属于络病之峻攻法,故为治疗PHN疼痛剧烈且迁延不愈之佳品。多选用虻虫、全蝎、土鳖虫、穿山甲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全蝎有镇痛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虻虫有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这些都为虫类药在通络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11]。由藤类药养血活血,通中有润;虫类药走窜止痛,力强性缓,二者合用,在通络基本作用基础上实现了攻补兼施的治疗特色。
病案:朱某,男性,68岁,于2014年9月23日出诊。患者于1年前右胁肋患带状疱疹,经中西医治疗后皮损消失,但疼痛不止,以灼痛为主,日轻夜重,以手轻拂或衣物碰触患处皮肤即疼痛难忍。纳食尚可,夜寐欠安。检查:胸口、脐腹有大片带状深红色瘢痕,前后均未超过正中线,苔薄白,舌质紫红,舌下脉络瘀黑,脉弦紧。证属余邪未净、瘀血凝滞,脉络阻塞,不通则痛,治以疏肝解郁、活血通络,佐以清热解毒。药物为:红藤30 g,川楝子6 g,延胡索15 g,忍冬藤15 g,络石藤15 g,赤芍30 g,生甘草6 g,丹参30 g,虻虫6 g,徐长卿15 g,苦参9 g,全蝎10 g,夜交藤30 g,贯众9 g,郁金15 g,生麦芽30 g,赤小豆30 g。服药2周后疼痛显著减轻,瘢痕颜色变淡,虑其湿热余邪已清,且年老正衰,上方去苦参、贯众,加入桂枝10 g,当归15 g,以辛甘温通,补虚通络,续服2个月后疼痛消失。
[1] 朱浩宇,冯晓纯,米佳.小儿过敏性紫癜与络病相关性的理论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0):114-116.
[2] 许善霖.红斑狼疮皮肤黏膜损害与络病的相关性探讨[J].新中医,2011,43(2):12-13.
[3] 吴以岭,高怀林,贾振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治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4届国际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6.
[4] 吴以岭.从络病学说论治冠心病心绞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4):71-74.
[5] 茅晓.以通络学说论治盆腔瘀血综合征之探讨[J].山西中医,2007,23(6):1-2.
[6]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6.
[7] 杨金德.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7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0):657.
[8] 张少坡.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3):169.
[9] 刘凤年.卢传坚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J].四川中医,2007,25(4):4.
[10]张兰坤,过伟峰,肖婧,等.从叶天士“络以通为用”学说谈通络药物的临床应用[J].中医杂志,2014,55(9):804-805,808.
[11]宋立人.现代中医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56-2485.
R275
A
1004-745X(2015)06-1025-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6.032
2015-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