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桂春
(黑龙江东宁县老黑山中心小学,157222)
饲养喀尔巴阡蜂收益显著
毕桂春
(黑龙江东宁县老黑山中心小学,157222)
黑龙江属高寒地区,越冬时间长,蜜源相对集中,以生产蜂蜜为主。我养蜂几十年,饲养过蜜蜂品种(系)有原意、白山5号、松丹一号、高加索蜂、黑美意、东北黑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等。通知饲养对比发现,在东北高寒地区,以产蜜为主的蜂场,喀尔巴阡蜂是比较理想的品种。主要性能体现如下:
在产蜜量,产浆量,繁殖力,越冬性能,饲料消耗,抗病力,抗逆性,温驯性,防盗性,造脾能力,对外界气候和蜜粉敏感性,喀尔巴阡蜂都优越于其他黑色蜂种。尤其是近几年来,因饲料及蜂具价格不断上涨,蜜源植物不断减少,自然灾害多发,对养蜂人产生诸多不利因素,养蜂经济效益不断下降。要想选择出适合本地区的当家蜂种需要几年时间。
1.采集力强,早出晚归。善于利用零星和大宗蜜源,飞行半径大,速度快,同一个蜜源地同样蜂量产蜜量要高于其他品种10~30%。
2.喀尔巴阡蜂比其他黑色蜂种繁殖速度快,花子少,子脾面积大,逐脾产,对外界气候和蜜粉源非常敏感。在外界气候不佳时,能减少出巢活动,育虫节律陡,不浪费哺育力,工蜂寿命长。主要蜜源结束群势下降在10~20%,而其他品种下降30%左右,善于在不利外界条件下保存实力。当外界蜜粉源、气候条件好时,蜂王产卵速度快,育成率高,在短时间内蜂王能产出多张整齐子脾。正常管理,生产群能达到14~16框足蜂,强群保持持久。
3.抗病力和抗螨力比其他品种优越,尤其比黄色蜂种抗白垩病能力强,对抵抗环境污染都好于其他品种。清巢能力强,自护能力强。
4.越冬性能好。我地越冬期长达6个月左右,同等群势,同等越冬条件和时间,一个6框越冬蜂群,喀尔巴阡蜂饲喂15 kg,饲料能维持到次年5月中旬,每框蜂消耗饲料1.2~1.6 kg;而意蜂必须饲喂16~20 kg以上才能到次年5月上旬,每框蜂消耗饲料2~2.5 kg,喀尔巴阡蜂在高寒地区饲养全年都能体现出节省饲料的能力。喀尔巴阡蜂较为突出特点是越冬耐寒能力,在长达6个月的越冬期内,正常管理工蜂越冬损失率在20~25%。其他品种在同一越冬窖内,工蜂损失率在30%左右,意蜂则达到40%左右。同样是6框蜂越冬,来年出窖时,喀蜂能达到5~5.5框蜂,其他品种是4~5框蜂,而意蜂只有4.5框蜂。喀尔巴阡蜂越冬期非常安静,非常适合高寒地区,越冬时间长的地方饲养。
5.泌蜡造脾能力强,蜜蜂性情温驯,不易起盗和作盗,定向力强,不易迷巢。喀蜂与其他品种杂交能体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达到高积累低消耗。
6.分蜂性能。在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12~16框群势,不会产生自然分蜂,而产生自然交替现象比其他品种比例高。
与意蜂相比,耐高温能力差,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必须加强通风和降温,否则蜂王产卵下降。工蜂易离脾,哺育能力下降,易出现爬蜂。
1.在蜜源初期和尾期取蜜,工蜂不温驯,暴躁。
2.在外界蜜粉稀少,同等条件和地域间,喀蜂比意蜂蜂王产卵能力低,泌浆能力差,产浆量大幅下降,在繁育不同时间适龄蜂时必须保持奖励饲喂才能达到目的。繁殖能力、分蜂性和维持大群能力不如意蜂和高加索蜂。
3.蜂群失王与意蜂同等时间,喀蜂易出现工蜂产卵。交尾小核群饲料不足时易逃群。
4.饲养喀蜂需常年在繁殖季节保持群内饲料充足。繁殖季节还应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在高温季节应保持脾略多于蜂,比意蜂要求严格。
5.产浆能力不如其他品种,最好是季节性,突击采浆,在大流蜜期,产浆量不高。
笔者通过几年来饲养已对喀尔巴阡蜂生物特性有一定了解,采取必要技术来克服喀蜂的不足,全面综合评价喀蜂在高寒地区、以产蜜为主的蜂场饲养,经济效益高于其他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