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在真菌性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5-01-24 10:43王观远张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5期
关键词:鼻道真菌性开窗

王观远张 琦

(1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内蒙古 通辽 028000;2 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护理系,内蒙古 通辽 028000)

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在真菌性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王观远1张 琦2

(1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内蒙古 通辽 028000;2 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护理系,内蒙古 通辽 028000)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在真菌性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94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内镜常规手术联合柯-陆氏径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在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鼻内镜;下鼻道开窗术;真菌性鼻窦炎

我院为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在真菌性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采用不同方式对接收的94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且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接收的94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为(46.5±2.3)岁;病程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6年,平均病程为(2.1±0.3)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44.9±1.9)岁;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5年,平均病程为(2.2±0.6)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在真菌性鼻窦炎治疗,局麻后用1%丁卡因加肾上腺素面片对患者鼻腔黏膜行表面麻醉,连续麻醉3次,每次麻醉时间为5 min;然后利用1%利多卡因加布比卡因以等剂量方式对筛前神经及蝶腭神经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对于伴有鼻中隔偏曲症状的患者应先给予其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对于伴有鼻甲肥大、中鼻甲息肉样变症状的患者则应给予其中鼻甲成形术治疗;将患者中鼻道息肉、筛泡、钩突等切除,对上颌窦自然口进行开放,并利用倒咬钳将上颌窦口向前下方扩大至1.5 cm×1.5 cm,利用弯吸头将上颌窦内的病变组织清除,在距离前鼻孔1.5 cm处利用下鼻道开窗器在下鼻道进行上颌开窗,利用咬骨钳将骨窗扩大,然后再对上颌窦内下角暗褐色或黑色团块样或干酪样物进行清理,渗出坏死、钙化组织,并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直到彻底清洁,见窦内黏膜轻度水肿充血,保留窦腔内黏膜;对于伴有筛窦病变症状的患者应自前向后清理病灶,并且应给予其筛窦切除术治疗,并开放后组筛窦。术后利用生物材料酸钙或止血海绵对术腔进行填塞。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鼻内镜常规手术联合柯-陆氏径路手术治疗,给予患者鼻内镜常规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抽出患者鼻腔内填塞物,并对鼻腔痂皮及分泌物进行清理;术后第3天利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冲洗,术后第7天于鼻内镜下清晰术腔痂皮、囊泡、水肿组织、肉芽等,解除术腔粘连,确保鼻-鼻窦通气引流。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

1.3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术腔上皮化,窦口开放良好,无真菌团块及脓性分泌物出现;有效:治疗后患者术腔上皮化,窦口开放,未见真菌团块,但可见脓性分泌物;无效:患者术腔无上皮化,窦口开放不良或闭塞,出现真菌团块及脓性分泌物[1]。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47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显效27例,有效18例,无效2例,其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47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显效25例,有效19例,无效3例,其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3.6%,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47例患者治疗12个月后显效27例,有效18例,无效2例,其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47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9例,其术后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80.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真菌性鼻窦炎也叫霉菌性鼻窦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通常认为真菌性鼻窦炎和患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或行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同时糖尿病等慢性病、烧伤至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也可导致该病发生[2]。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逐渐发现这些真菌在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某一局部致病,严重为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上通常将手术作为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首选方式,其治疗关键即为以患者病变部位的不同选用的手术方式。柯-陆氏径路或鼻外径路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常用的手术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清除的对手术视野进行暴露,且可将病灶彻底清除,但该治疗方式还具有创伤大、不符合鼻窦、鼻腔生理功能、术后患者极易产生面部麻木感等不足之处[3]。柯-陆氏径路或鼻外径路手术未对窦口病变进行处理,因而极易因自然窦口狭窄而导致窦腔引流不畅现象发生,导致分泌物在鼻窦内阻塞,进而极易导致患者复发[4]。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上着逐渐将鼻内镜手术应用于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中,该治疗方式可有效的避免柯-陆氏径路或鼻外径路手术的不足之处,且可将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组织彻底清除;该治疗方式开放窦口,可将窦腔内真菌团块及分泌物彻底清除,同时通过冲洗窦腔,对异常结构进行矫正、去除病变组织、解除患侧窦口阻塞等方式可有效的对患者鼻-鼻窦通气引流情况进行改善,进而可改变真菌的生存环境,有助于促进患者鼻腔鼻窦生理功能恢复[5]。同时配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还可将上颌窦内下角的病变组织及较大霉菌团块彻底清除,从而可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将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应用于真菌性鼻窦炎治疗中必将会取的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P<0.05)。这就说明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1] 杨培新,刘及.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领窦炎58例[J].临床医学,2010,6(30):97-98.

[2] 白薇琦.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1069.

[3] 许庚,史剑波.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核心技术[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7):529-531.

[4] 阐学书,张万杰,王智慧.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56例[J].中国医药学,2010,5(9):197-198.

[5] 马雪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老年真菌性鼻鼻窦炎30例[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1,9(11):568-569.

R765.4+1

B

1671-8194(2015)35-0128-02

猜你喜欢
鼻道真菌性开窗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鼻出血鼻内镜下精准治疗与传统填塞治疗效果比较
经鼻胃镜检查86例临床分析
一种连续管开窗技术实践
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探讨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
清晨别急着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