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探讨

2015-01-24 02:30:56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2期
关键词:脊髓要点护理人员

郭 晶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探讨

郭 晶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目的 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8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29例(76.3%)患者临床症状在术后当日明显改善,8例(21.1%)在术后3 d症状得到改善,1例(2.6%)未见明显改善;术后1例(2.6%)因呼吸衰竭而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1例(2.6%)发生Ⅱ级压疮,2例(5.3%)患者接受再次手术治疗;1例(2.6%)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7.9%)出现中枢性高热情况,4例(10.5%)出现多尿症。结论 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护理,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荐和选择。

临床护理;围手术期;急性颈脊髓损伤

导致急性颈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脊柱脊髓在一定时间内遭遇到直接或间接的机械外力作用后,引起脊髓功能或脊髓结构遭到变形或损害。此类损伤好发于颈髓,严重时可导致四肢功能障碍情况,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急性颈脊髓损伤病情比较复杂,给手术治疗增加了难度与风险,若围手术期内没有得到良好护理,则可能导致各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本文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8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CT检查或MRI确诊为颈椎髓损伤。其中男18例,女20例,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7.5 ±2.5)岁;其中交通事故15例,砸伤11例,高空坠落5例,跌倒4例,运动损伤2例,头部碰撞1例;屈曲型损伤27例,伸直型损伤11例;按照ASIA脊髓损伤程度分级:A级8例,B级12例,C级11例,D级7例。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38例患者均根据实际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其中行前后路联合手术者10例,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者15例,行前路手术者13例。

1.2.2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1.2.2.1术前护理要点:术前,全部患者均给予颅骨、枕颌带牵引或颈托固定。颅骨牵引时,必须将床头使用专业木墩抬高15°~30°。对于屈曲型损伤患者,应该将其肩部充分垫高之后再给予伸直位牵引;针对伸直型损伤患者,应将其头部垫高之后再进行曲位牵引。在执行牵引重量时,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师指示,且不可随意增减重量。实施牵引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患者自身感觉、四肢血流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务必保证牵引绳和头颈、躯干处于同一平面之上[2]。

1.2.2.2术后护理要点:①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在搬动患者时一定要保证其头颈和躯干处于同一平面,避免出现过屈、扭转或过伸的情况。将患者头部放置在两侧放置沙袋的颈托之中,避免患者随意扭转颈部。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脉搏、血压、体温、切口引流以及运动感觉情况,按照医嘱给予患者补液或输血。②呼吸系统护理要点: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对其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频率变化、呼吸节律等要密切关注,科学指导和鼓励患者咳嗽,以便排痰。待患者麻醉清醒之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缩唇呼吸,每组保证50~100次,1 d进行2组。定时帮助患者叩背、翻身,以促进排痰;针对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治疗。③引流管护理要点:护理人员要妥善安置患者的引流管,并且密切关注引流数量变化、性质以及切口渗血现象,每间隔2 h,护理人员都要顺着引流管方向挤压1次引流管,确保其畅通无阻。如果发现引流量逐渐减少或切口渗血增多的情况,要及时报告给医师,以尽快查看引流管是否出现堵塞、压折的情况;如果发现引流液增多且颜色比较鲜红,判断可能为活动性出血,应该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处理方法;④并发症护理要点:针对泌尿系统并发症,密切监测学钠水平的同时对患者尿量变化做好记录,增强尿管管理,避免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情况,对无低钠血症患者,要及时帮助其进行膀胱功能锻炼;胃肠道并发症:指导患者家属密切关注患者大便颜色,一旦发现颜色异常,应及时报告给医师,按照医师指示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对鼻饲患者则需要合理控制鼻饲液的用量和温度,防止出现腹泻;中枢性高热:可采取身下垫冰毯的物理降温方法,间隔1 h左右测量1次体温,并做好数据记录[3-4]。

2 结 果

3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29例(76.3%)患者临床症状在术后当日明显改善,8例(21.1%)在术后3d症状得到改善,1例(2.6%)未见明显改善;术后1例(2.6%)因呼吸衰竭而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1例(2.6%)发生Ⅱ级压疮,2例(5.3%)患者接受再次手术治疗;1例(2.6%)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7.9%)出现中枢性高热情况,4例(10.5%)出现多尿症。

3 讨 论

急性颈脊髓损伤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也给其生理和心理方面带来伤害与痛苦。在临床治疗之中,如果患者没有接受综合系统、科学全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很可能出现肺部感染、颈部血肿、深静脉血栓或泌尿系统感染、脑脊液漏等一系列并发症,不仅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患者承受的痛苦也会相应增加[5]。

针对急性颈脊髓损伤,目前临床方面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但是,由于急性颈脊髓损伤病情复杂多变,牵连甚广,临床症状比较压重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也容易在围手术期出现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因此,增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减少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6]。本组实验之中的38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通过术前给予颅骨枕颌带牵引或颈托固定以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护、并发症预防、引流管护理、呼吸系统护理等精心的、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均能够顺利完成手术,且术后29例患者临床症状在术后当日明显改善,8例在术后3 d症状得到改善;虽然术后1例因呼吸衰竭而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1例发生Ⅱ级压疮,2例患者再次行手术治疗;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出现中枢性高热情况,4例出现多尿症。但是,通过医护人员相应的对症处理之后,并未出现其他类型的严重并发症,康复之后,均已全部出院,未见复发。

总而言之,在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中,实施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护理,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荐和选择。

[1] 方彬.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295-296.

[2] 刘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9):2642-2643.

[3] 贾燕瑞,苏庆军,海涌等.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3):232-234.

[4] 付环.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1):308-309.

[5] 刘百峰,沈建伟,彭伟,等.颈脊髓损伤伴呼吸系统并发症围手术期诊疗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124-125.

[6] 冯贺军,李兴华.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6):43-44.

R473.6

B

1671-8194(2015)32-0250-02

猜你喜欢
脊髓要点护理人员
“三根”学习要点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军事文摘(2022年8期)2022-11-03 14:22:01
健康烹调的要点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7:26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2015年报道要点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