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湘 刘之群
(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骨外科,吉林 白城 137000)
单枚斜向植入Cage结合钉棒系统治疗腰椎失稳症
刘 湘 刘之群
(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骨外科,吉林 白城 137000)
目的 研究单枚斜向植入椎间融合器结合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经侧后方行单枚椎间融合器斜向植入的腰椎椎体融合术。我们选择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腰椎失稳症患者,入选病例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61.2岁。结论 此术式既能在保留大部分椎体后方结构的前提下完成椎管减压,又能够取得良好的椎间融合效果,有效的保持了腰椎的稳定性和减小手术创伤,效果满意。
腰椎失稳;单枚;斜向植入;30°
1.1资料:我们选择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腰椎失稳症患者,入选病例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61.2岁。
1.2手术方法:患者取俯卧位,经全麻后气管插管,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巾。以拟定融合节段为中心,做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腰背筋膜,剥离椎旁肌肉,显露出需要融合的节段的上下椎体双侧关节突及椎板。在C型臂监视下,采用人字嵴顶点法于上下两个椎体四个椎弓根内准确置入长度适宜的椎弓根钉。椎管减压:咬除融合节段的病变侧上下椎板,棘突予以完整保留,在椎管最狭窄处要用小骨刀凿除上下关节突的内侧2/3作扩大切除,扩大椎管、侧隐窝。暴露椎间隙,注意分辨并保护神经根,扩大神经根管,使神经根充分松解。切除椎间盘:以长柄尖刀在纤维环上开一矩形窗口,用髓核钳取出切除的纤维环,使用专用的直、弯骨凿、髓核钳、骨挫及刮勺等工具摘除椎间盘组织及上下终板,尤其注意彻底切除上下终板的软骨板层。椎间融合:选择长度合适的椎弓根钉连接棒,使其长度比上下螺钉间距长1.0 cm,塑形与腰椎前凸相适应,将椎间隙撑开、提拉复位滑脱椎体,并临时拧紧螺帽。用测试器测试椎间隙高度,一般选用比测试高度小2.0 mm的Cage,将切取下来的椎板、关节突骨块填充椎间隙前1/2,将碎骨已经填充好的Cage与椎体呈30°夹角斜向插入椎间隙,并再次将Cage周围压实碎骨块。C形臂透视确定Cage位置良好后,放松之前拧紧的椎弓根钉棒,并作适当加压后再次拧紧螺钉,保留对侧的椎板表面打磨变毛糙,上下关节突之间去除关节软骨面,在椎板表面及关节突之间植骨融合后用大量氯化钠溶液冲洗切口,缝合切口各层组织。
此斜向植入Cage(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上较传统PILF及TIFL均具有明显优势。而在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变化及术后临床疗效JOA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
以往行PLIF的常规术式为经后正中入路,通常需要植入两枚椎间融合器。这一术式不可避免的需要广泛切除腰椎后部结构,包括棘突及椎板等。如果行TILF术式需要切除部分椎板及全部上下关节突。两种术式对脊柱后柱结果破坏程度均较重,从而降低融合器植入后的脊柱稳定性[1]。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单侧小关节突切除后,脊柱屈曲活动增加4.2°,旋转活动增加1.80°,而其他方向的活动度无明显增加;双侧小关节突切除,屈曲活动5°则增加63%,后伸活动增大78%,侧方弯曲活动增大15%,轴向旋转活动增大126%[2-4]。所以,腰椎椎板切除手术中至少应保留一侧小关节的完整,脊柱的稳定性才有可能得以维持。本术式在最大限度保留失稳椎体上下关节突的情况下,由侧后方单枚斜向植入Cage(椎间融合器),由于尽可能多的保留了脊柱后柱结构不被破坏,因而增加了融合术后的椎体稳定性。同时,无论是腰椎管狭窄症还是腰椎失稳症,若累及神经根,通常为单侧性,故可选择有症状侧为融合器进入侧,既可同时行神经根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术,又可避免对无症状侧神经根及硬膜囊的袭扰,简化了手术操作、降低了手术风险、亦减少术后纤维粘连,同时以单枚融合器取代双枚融合器本身亦可降低患者住院费用[5-9]。因此,单枚斜向植入椎间融合术,在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及术中失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脊柱后部结构。既能充分完成后路减压,还能保证可靠的融合率,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治疗腰椎失稳症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1]Tencer AF,Hampton D,Eddy S.Biom echanical propert ies of threaded inserts for lumbar int erbody fusion[J].Spine,1995,20(12):2408-2414.
[2]Enker P,Steff ee AD.Intetbody fusion and inst rumentation[J]. Clin Orthop,1994,300(1):90-101.
[3]Abami K.Panjabi MM,Kramer KM,et al.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lumbar spine stability after gradedf acetectomies[J]. Spine,1990,15(11):1142-1147.
[4]Gurrk,McAfee P,Shin C-M.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post erior instrument at ionsystems after decompressive lamlinectomy[J].J Bone Joint Surg(Am),1988,70(5):680-691.
[5]赵杰,王新伟,侯铁胜,等.斜向单枚BAK植入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10(4):208-211.
[6]张建乔,董黎强,金才益,等.两种椎间融合法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2(18):115-118.
[7]陈忠宁,郭团茂,刘强,等.椎间单枚cage植骨融合结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症[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3):245-246.
[8]严旭,张春霖,郭俊杰,等.椎间盘镜下应用前段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失稳症[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9):14-15.
[9]刘立华,邓斌.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19(17):77-78.
R687.3
B
1671-8194(2015)25-0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