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阳,郭庆山
重视灾害中创伤紧急救治技术的规范性
张连阳,郭庆山
灾害救援中最关键的是针对伤员的医学救援。自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救援以来,我国政府、军队及各医院等灾害医学救援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在卫勤组织管理、机动医疗队建设、伤员院内救治和转运等方面进步巨大,但各级救援力量缺乏明确的救治技术规范,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本文以地震为例,阐述灾害中创伤紧急救治的特殊性、常见问题以及灾害中开放性创伤救治的基本策略和技术,包括挽救生命第一,开放伤伤口评估、清创、包扎、抗生素应用、48 h后再次评估伤口和专科医师会诊等。
灾害救援;创伤;紧急救治;技术规范
灾害救援中最关键的是针对伤员的医学救援。灾害中创伤紧急救治是在灾害环境中,由现场急救人员(包括机动医疗队)实施的挽救生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救治措施。自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救援以来,我国政府、军队及各医院等灾害医学救援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在卫勤组织管理、机动医疗队建设、伤员院内救治和转运等方面进步巨大,但各级救援力量缺乏明确的救治技术规范,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2014年11月在福建福州召开的新一届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常委会,启动了灾害现场医学救援技术专家共识编撰工作。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地震为例,阐述灾害中创伤紧急救治技术的规范性问题,主要包括现场和机动医疗队的开放性创伤救治技术。
地震中伤员死亡的原因包括窒息、挤压伤、颅脑伤、颈部损伤、躯干伤及低血容量性休克[1]。其中开放伤伤口通常被不同的外界微生物和异物长时间的持续污染,被挤压后变性、失活的组织成为细菌生长和侵袭的中介,此类伤口存在较高的感染并发症风险。救援人员多数来自医院,由于临床专业划分越来越细,缺乏“全外科”的创伤医师,灾害救援实战经验严重不足,可能不具备灾害中开放伤处理的能力和经验,能获得的资源和设备有限,在紧张、混乱的环境中又必须实施紧急救援。
在地震现场,机动医疗队救治包括自救、互救和专业救援等。以往多次灾害救援表现出多种问题,如对挤压伤等特殊伤情缺乏认识;缺乏必要的现场急救设备和器械;违反诊疗操作常规,在卫生条件简陋和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手术、盲目穿刺、盲目插管等,导致感染发生率较高,后期治疗带来一定困难;首次医学救治时间普遍较晚,污染重,感染发生率高,肢体截肢率高[2]。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对开放伤的紧急处理,由于缺乏灾害环境下开放伤紧急处理的指南或规范,部分救援人员误认为伤口应该关闭才能使之痊愈,导致不当的处理[3]。不仅占用了有限的救援资源,还增加了伤口并发症,引起更大范围的感染,后期需要更广泛的切除坏死组织或更高平面的截肢,甚至发生本可避免的全身脓毒症及脏器功能损害[4]。
创伤紧急救治都应遵循挽救生命第一的原则,遵循“ABC”法则,包括采用初级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技术,评估伤情,气道堵塞、张力性气胸等危及生命的损伤必须现场处理,否则将失去救治的机会或增加脏器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5]。
对于出血首先应采用直接压迫控制出血,如果无效,则应使用止血带,并记录使用时间,上肢1 h、下肢1.5 h去除或放松1次(30~60 s),放松时应持续直接压迫。
开放伤伤口评估,重点是损伤肢体的远端功能、是否伴随骨折、伤口基底组织情况,判断是否进一步探查伤口和固定包扎。有条件的情况,应在受伤后6 h内在麻醉状态下进行伤口清创,术中应进一步暴露评估伤口,并清除严重污染、无生机组织,取出异物,仔细评估存留组织,如果异物数量众多不可能或难以取出,可以保留少量小的、异物碎片在软组织内。伤口冲洗是减少细菌数量的重要措施,应使用3000~9000 ml的生理盐水,加热到体温的程度,可清除凝血块、异物、坏死组织,并最大限度稀释组织中的细菌数量。应避免在伤口中使用“稀释”的复合碘消毒液等消毒剂溶液,各种消毒剂都可能损害伤口表层、深层组织,导致组织变性,损害成骨细胞,影响伤口、骨折愈合,甚至增加感染的风险。通过清创术将坏死的、含氧量低、感染的伤口转变为有活力的伤口[6-8]。在灾害紧急救治阶段,尤其是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时,对于开放伤应保持伤口开放,用湿敷料填充伤口(最好是盐水纱布),并用清洁的干燥敷料包扎,在敷料上标记地点、日期、时间、主要操作、实施者和下一步计划。负压封闭治疗可有效用于开放伤治疗,推荐在GustiloⅡ型及以上开放性骨折中一期清创处理时常规使用负压封闭治疗。如果远端脉搏消失,或存在远端肢体缺血表现,应考虑行筋膜切开术;临床检查和压力测量有助于救治决策。
怀疑或证实骨折时,应使用夹板固定。对于肢体开放伤,包扎后应抬高制动。对于挤压伤应实施积极的液体复苏,并用碳酸氢盐碱化治疗。应恰当应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类毒素。此类伤口发生感染机会极大,GustiloⅠ型骨折感染率≤2%;2%<Ⅱ型骨折感染率≤10%;10%<Ⅲ型骨折感染率≤50%。如果后送延迟,伤后3 h内应给予单剂量口服、静脉或肌肉注射抗生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静脉推注抗生素优于肌肉注射。仅累及软组织的小伤口<2 cm可不行外科处理(放射线证实没有骨折,未累及关节或血管,没有胸膜和腹膜穿透),未感染时采用单剂量抗生素治疗。应针对G+球菌选用抗生素,避免针对G-球菌选用抗生素。对于伴骨折的四肢损伤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不推荐针对G-球菌使用。如果是多发伤,根据污染最重的部位选择抗生素(腹部>面部>中枢神经系统>眼部>四肢)。美军对于开放的四肢损伤,首选莫西沙星400 mg口服,候选方案为左氧氟沙星500 mg口服;腹部穿透伤、休克、不能耐受口服药物者,则首选厄他培南1 g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候选方案为头孢西丁2 g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避免过度的广谱抗生素,疗程应尽量短,开放性颌面部骨折、穿透伤确定性清创后应用24 h;软组织损伤、开放性骨折应用72 h[11]。
对于开放伤应在48 h后再次评估伤口。无伤口感染可确定性关闭伤口;有伤口感染、坏死或持续污染,则需再次清创或进一步切除。对于伤口仍然不能关闭、复杂骨伤、儿童复杂伤口或需要作出截肢和终止救治决策等情况时,应请创伤外科或骨科医师会诊确定。
灾害救援不等同于平时的院前创伤救治,如医疗资源紧缺、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伤员、医疗救援人员面临次生灾害威胁等。除了本文所述的开放伤紧急救治应遵循的策略和技术原则外,对闭合性骨折应坚决避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因为此种行为的后果是进一步侵占了有限的医疗资源,或降低了诊疗操作的技术标准,导致伤口感染率高达68.8%[12]。
[1] Peek-Asa C,Kraus JF,Bourque LB,et al.Fatal and hospitalized injuries resulting from the 1994 Northridge earthquake[J].Int J Epidemiol,1998,27(3):459-465.
[2] 王正国,张连阳.汶川特大地震医学救援的经验教训与发展建议[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2):121-124.
[3] Prasartritha T,Tungsiripat R,Warachit P.The revisit of 2004 tsunami in Thailand:characteristics of wounds[J].Int Wound J,2008,5(1):8-19.
[4] Wuthisuthimethawee P,Lindquist SJ,Sandler N, et al.Wound Management in Disaster Settings[J]. World Surg,2014Aug 2.[Epub ahead of print]
[5] 张连阳.创伤救治损害控制中应避免的错误[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2):100-102.
[6]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创伤感染学组,组织修复学组.创面局部用药防治感染规范[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10):905-907.
[7] 张连阳.“创面局部用药防治感染规范”解读[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10):908-910.
[8] Flow Investigators.Fluid lavage of open wounds(FLOW):design and rationale for alarge,multicenter collaborative 2-3 factorial trial of irrigating pressures andsolutions in patients withopenfractures.BMC Muscu loskelet Disord.2010;11:85(http:// www.biomedcentral.com/1471-2474/11/85).
[9]Hospenthal DR,Murray CK,Andersen RC,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After Combat-Related Injuries.J Trauma.2008,64(3 Suppl):S211-S220.
[10]罗 飞,王序全,周 强,等.汶川大地震中伤员阶梯救治原则探讨[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8):583-586.
(收稿:2015-01-03修回:2015-01-11编校:齐 彤)
R 472
A
2095-3496(2015)01-0002-0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创伤救治新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2012BAI11B01);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面向重庆典型区县常见伤病适宜技术的示范应用”(2013GS500101);全军后勤科研计划重点项目“战伤后脓毒症的预警诊断及早期综合干预策略的应用研究”(BWS11J038)
40004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连阳,郭庆山)
郭庆山,E-mail:dpzhangl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