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
甲
午深秋,在美丽的江城吉林市松花江畔北山书画院,余见到了身为吉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工商银行吉林松江支行行长的青年书法家鞠海涛,其时他在那里“凌云挥毫意纵横”地尽情书写。细观他的作品,顿生慕心,真是“隽秀老道有仙骨”!很难想象这是一位70后年青书法家挥就的。
观青年书法家鞠海涛的书法作品,其主要取之于古人巨匠的精髓一路,特别是传统的尚意书风也让其受益匪浅。其在对书法作品的“势”上把握得很好。因而其下笔就如行云流水,韵致隽永,气脉通达,充满了艺术魅力。古人曰:“书以通则至精。”余觉得这是青年书法家鞠海涛的过人之处。时下,不少书家过分地追求“创新”,就容易陷入草率、狂异的怪圈。还有一些书法家,把随性当作“天趣”,余也不敢苟同。“书出功力惟有练,字如佳酿才养神”。习书法就应该深入地揣摩传统章法,取其古朴雅致,力戒狂怪花哨。令人欣然的是鞠海涛做到了。其书法作品意逸神飞,笔精墨妙,韵格高迈,美感很强,显现出独到的艺术特色。
细品鞠海涛的书法作品,可看出其笔调是扎根于传统,习字上取法于临帖,线条以润笔为主,充满了飘逸凝练,畅婉的美意。在笔法上,其还吸收了古代汉隶“蚕头燕尾”的构造,在横、撇、竖、捺中又强化了传统的书写模式,极具古逸风韵。因而显现出风骨劲健,书写自然,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向,这似乎已深得了先贤大书法家们的意趣。这一点,实在是难得!
鞠海涛还有一点尤其值得称道,他腹怀诗赋,精通书法,擅长篆刻。他的篆刻印章,刀法不急不躁,沉着有势,带有一种拙朴之美,并彰显出斑驳金石味。
鞠海涛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幼时就喜爱书法,初学始从汉隶唐楷入手,五体兼习,二十多年前又师从当地名家习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工作以后,更是帖不离身,笔不离手,给余留下勤奋、好学、善思、颖悟,沉稳谦逊,不事张扬,“舞笔弄墨亦朴厚”的深刻印象。
更难能可贵的是,鞠海涛不但将书法艺术作为修身养性的人生目标,还非常重视书法“外功”的修炼,深入积累中国历史文化及其他知识。他在当地有一个极具古人风韵的“江城四友”文化圈子,时常在一起谈文说艺,抒发性情,高歌憧憬,倘徉于水墨艺术的世界中,书法灵感得以喷发,创作才气得以升腾。
鞠海涛作为一个书法艺术家,还很年轻。余以为,一个有着高雅情操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如按着他对自己如此“自律”地在书法艺术道路上迈进的话,其艺术的梦,必定会圆满!辉煌!(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调查与思考》编辑部)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