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显现常态化发展趋势

2015-01-23 01:10党红超
金融博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证券化常态

党红超

期,证监会对外发布的《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修订稿)》,使大家对盘活存量资产,便捷融资渠道寄予了厚望,资产证券化业务随之升温。通俗讲,资产证券化是指以特定资产或现金流为支持,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变成可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融资产品。

长期以来,我国融资环境相对趋紧,融资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表现在货币政策环境上。我国利率政策相对紧缩,国内人民币融资成本较高,尤其在国际金融环境不乐观,我国货币政策调整步伐相对被动的情况下,资金供给方时刻保持危机预防态势,风险防范意识较强,使得融资环境变得相对保守,借贷条件严苛,融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表现在资金使用方资质条件上。资质条件较好的大型企业在任何融资环境下均能以较为低廉的成本融到资金;而中小企业,在相对紧俏的融资环境下,融不到资金成为普遍现象,即便融到资金,使用成本也较高。鉴于此,非常规融资渠道应运而生,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创新业务,不仅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和周转率,可带动实物资产与金融市场连动式发展,提升我国资产价值和社会效益。对此,国企改革将提高资产证券化率作为既定目标,以此提升国有资产的社会价值。资产证券化不仅越来越多地被大众接受使用,而且随着鼓励政策的出台,市场需求范围不断扩大,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趋势越发明显。具体表现为:

首先,资产证券化风险屏蔽功能日渐增强。2012年重启后的资产证券化不仅要求资金池必须由获得稳定现金收入的资产构成,而且要求特殊目的的载体必须具有破产隔离功能,只能从事单一业务,在法律上完全独立于资产原始持有人,不受发起人破产与否的影响。除此,在资产增信方面,充分利用内外部信用来提高信用级别,以此改善发行条件,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上述风险屏蔽功能的存在,不仅使融资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资产运作效率,改善财务比率,而且令投资者降低了投资风险,拓宽资金增值渠道,提高收益比率。

其次,资产证券化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福音。资金缺乏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运用资产证券化,将用于证券化的资产和破产隔离。中小企业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较好地解决了其资信评级低而无法获得融资的问题,并规避了无法提供抵押担保资产而得不到融资的问题。除此,传统的融资手段,考虑到中小企业风险较高,一般需要增加额外的风险补偿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资产证券化融资,通过破产隔离和信用增级处理,较好地控制了融资风险,要中小企业总体融资成本明显降低。由此,资产证券化成为中小企获取资金优选的融资渠道,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总额呈现大幅飙升态势。

最后,资产证券化成为国企改革的目标。资产证券化是国企实现混合所有制的最主要方式,各地均设定了国企资产证券化率的目标。其中北京表示国有资本证券化率力争达到50%以上。甘肃提出2020年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证券化率超过50%。重庆则表示经过3至5年,将80%以上的竞争类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实现证券化。国企改革之所以将提高资产证券化率作为既定目标,主要是因为通过资产证券化率国有资产可以发现其真实价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产风险与收益相匹配。除此,资产证券化率可以优化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重,扩大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革的比率。

综上所述,在我国信贷环境趋紧,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快的背景下,资产证券化呼声日益增强。不断完善的风险屏蔽功能,为资产证券化发展基奠了常态化发展的功能保障;中小企业对资产证券化业务需求的增强铺垫了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的“群众”基础;国企改革将资产证券化作为目标的设定,进一步指引了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路线。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产证券化证券化常态
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实务的思考
公积金贷款证券化风险管理
交通运输行业的证券化融资之道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