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语是中华语言文化的精粹,它以生动的典故、精炼的语言、富有哲思的内涵著称。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我们却不难发现,针对同一事物,成语常常从两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描述,有些甚至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矛盾”。研究这一文化现象,对理解中华文化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品格;矛盾;汉字成语;文化自觉;集体无意识
一、封建性:忠君爱国与文化自觉
既然要谈一个成语现象,自然要先从成语的由来讲起。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事件、前人故事和寓言传说,具有较强的故事性,经过前人流传整理形成了成语故事。这也正是成语大都有历史典故或文学作品出处的原因。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又有着密切关联,这就造成了中国成语体现出了一种鲜明的封建性质,即忠君爱国思想与文化自觉现象的出现。
我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期大都采用了高压的文化政策,压制了文化发展。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言:“不稳定和个性表露是密切相连的。有稳定的社会制度是必要的,但是迄今想出来的一切稳定制度都妨碍了艺术上或才智上的特殊价值的发展。”[1](西方哲学史。下卷。英。罗素。马元德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2013.2重印。商务印书馆)政治高度集权和社会稳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反而是在中央政权衰落、地方割据势力强大、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黑暗的时期,出现了文化自觉现象。
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提出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不难看出这一点。战火延绵给人民带来沉重苦难的三国、晋朝,却在文学领域锻造了雄健浑厚的建安风骨,培养了潇洒不羁的竹林七贤,开创了清高闲适的田园诗派。这些都体现了受到专制皇权、沉重赋税、战火侵袭的一些有识之士,无力改变黑暗现实,于是尝试在文学领域实现情感诉求。
“出淤泥而不染”出自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全篇以莲花喻在世俗官场中仍能洁身自好的君子,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政治愿望。愿望是美好的,可现实却又告诉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同流合污”。从表层意义看,这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究其本质,这其实是关于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谁的作用更大的一种争论。 然而又何必争论呢?这类强调主观能动性的成语的出现本就是身处黑暗的文人臆想光明的一种出路而已,正如陶潜归隐山林,不也正是证明了这位伟大的诗人实际上是无法忍受世俗官场的腐败黑暗才将才情志气投入文学吗?再者,这些时期的文人,如陶潜一样“性本爱丘山”心甘情愿地去归隐的毕竟是少数。他们大多是想要进入仕途,为国家社稷贡献才能,无奈国将不国矣,难免力不从心。自身的雄心勃勃和凌云壮志与黑暗现实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于是有了这样的一类与现实充满了矛盾关系的成语。
与之相反,西汉盛行的文体——赋,隋唐时期盛行的骈文,无不是堆砌华丽之辞藻,不能言之有物,很难在文坛中占有一席之地,少有建树。这样的文化现象,实际上也是当时政治清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
表现。
至于在民族危亡时期,南宋时蒙古人入侵,诚然,存在着夏贵这样叛变、投降的罪人,但更多的,尤其表现在文学领域,却是一个个的“硬骨头”。他们对“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识时务者为俊杰”之类的理论嗤之以鼻,像文天祥、陆秀夫这样“宁死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忠臣烈士将永远被历史铭记。也多亏了这一个个的硬骨头,中国文化才不至于因为时代的变迁、政权的更替、外族的融入而丢了魂魄。
——中国的文学是有骨气的。
二、主观性:写意功能与视角差异
较之西方文化,英语中也是有熟语的。但英语中的熟语常常是用几个单词组成,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表意直观,丝毫不拐弯抹角,也少有引申义。而汉字成语则多引申义,一个成语常有两个及以上的含义。要深入了解这一区别,我们不妨对比一下中西方美术的透视方式,通过两者的视角差异,理解成语的写意境界。
“不同文化对空间的差异性理解,导致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在谈到西方绘画的空间观时,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透视法。……焦点透视法是通过一种体系思维来组织画面的,杂乱的空间在焦点的统领下变得更为有序、更为明确。利用透视法组织构图可以使画面秩序清晰,情境逼真,可以更好的表现真实。”(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浅析绘画空间的衍变》朱嗣春)这种焦点透视法诞生于15世纪的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高水平的发展,与人文主义相结合,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强调现实世界,强调人性,强调真实的一大工具。由此可以看出西方艺术更侧重于写“实”,所以哪怕是那些用于讲道理的熟语,也大都是直截了当的,少有引申和隐喻。
“与焦点透视相比较而言,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法,更强调的是表现生命,更注重表现画家胸中的自然。作为中国绘画所独有的散点透视之法,其发生根源就在于中国人对于自然物象的独特认识。”(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四期2010年12月《浅析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华侨大学美术学院 赵洋)很多中国画尤其是风景画,有一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云,如何在有限的画幅中表现山高?除了在上方画上日月星辰营造出“手可摘星辰”之境界,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方式,就是在山腰处画上几朵云,自然而然显出了山高,“云深不知处”更是有一种仙境之感。同理,《富春山居图》则是巧妙运用水画出了富春江几百里的美景,将中国画写“意”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比中西方美术的透视法,不仅可以看出写“实”和写“意”的区别,深入探究更是中西文化品格的差异。中国人讲究含蓄内敛,西方人则更加率直开放。成语中出现的某些矛盾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西方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将军;伤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在针对细节的探讨上,西方普遍认为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源于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的混沌学说中“蝴蝶效应”就是最好的证明。“洛伦茨1979年12月29日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演讲:‘可预言性: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引起龙卷风吗?”(爱德华·诺顿·罗伦兹 《决定性的非周期性流》1963发表于《大气科学杂志》)维森·洛克菲勒的名言“1% error may result in 100% failure.”则直截了当地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细节的不等式:100-1≠99 而100-1=0。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西方在对细节的探讨上表现出了高度的同一性,即“一边倒”地认为細节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成语中对细节的探讨,却出现了非常有趣的现象。“千里之堤:以蝼螘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 ”(《淮南子·人间训》)后演变为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同样是对细节重要性的肯定。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出处是《鹖冠子·天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形容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的整体,也比喻目光短浅。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等成语针锋相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抛去了传统观念对细节重要性的肯定,转而强调全局性,要用整体思想去看待事物。这不仅是简单的视角转换,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深究中西成语、熟语体现出来的差异,也可以从中西文化品格角度入手。众所周知,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过,“你不能同时声称某事物在同一方面既是又不是”,这被认为是最早的无矛盾律。所谓无矛盾律,也称矛盾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如不能说“水是物质”,同时又说“水不是物质”,这两个判断中必有一个是假的。矛盾律要求思想前后一貫,不能自相矛盾。公式是:“甲不是非甲”或“甲不能既是乙又不是乙”。无矛盾律在西方的起源直至不断发展成熟,自然而然地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西方人表现出一种更为直白、坦率、绝对的文化品格。与之相对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究“人情世故”,说话做事都呈现出一种委婉、圆滑、相对的文化品格。
中国与西方文化通过不同的视角,在叙事、表意上均有着明显差异。中国成语的写意功能,也在这种差异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中庸性:儒学钳制与集体无意识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国民性是文化学最深层的问题之一,国民性所指是国民共有的文化心理,一种文化在人们共同的心理中站住脚,就变得牢固且顽固了。”中国的国民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中庸”二字简言概之。究其原因,则是正统儒学钳制下中国社会呈现出来的集体无意识。
先秦时期可谓是中国文化百花齐放的巅峰,言论自由程度是此后的任何一个朝代不可比拟的,其成就在思想领域有诸子百家争鸣,在文学领域更是扩大到整个奴隶社会,加之春秋时期孔子首创办私学,为平民百姓制造了学习的条件,使学习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实现了“学术下移”。所以在先秦时期,可以说文学深入了社会各个阶层。直至秦始皇焚书坑儒,唯法家独尊,开启了封建君主对思想领域高度控制的先河。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被采纳,儒家学说自此到封建王朝结束,一直被作为封建君主统治天下、巩固皇权、实现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以儒学钳制思想,在一方面维护了社会稳定,儒学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深刻影响了人民,对封建王朝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儒学为封建统治者所利用,作为禁锢人民思想的工具,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国民性的“集体无意识”。
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提出:“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或超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1922年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荣格作为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细化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将无意识分为两类,即“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所谓集体无意识,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
中庸,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庸之道可谓是儒家的最高标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儒家思想也在宋朝发展到顶峰阶段——程朱理学。宋朝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加之君主专制的加强,儒学在思想领域的钳制,人民大多缺乏一种敢想敢讲的灵性,故宋代正是中国国民“集体无意识”的代表时期。
台湾作家柏杨先生将这种集体无意识形象的比喻为“酱缸文化”。他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应该滔滔不绝地流下去,而时间久了,污秽肮脏的东西就会沉淀,使文化无法流动,变成死水,且越沉越多,越久越腐,就成了酱缸。“中国文化中最能代表这种特色的是‘官场。过去知识分子读书的目的,就在做官。”(人民文学出版社,柏杨,2008年,《丑陋的中国人》)一旦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立即受到官场中“一团和气”氛围的熏染,“做事容易做人难”的感慨便油然而生了。那些本就只是想谋个一官半职为生计的就不必说了,中国古代同样有很多立志要为国为民的知识分子,可当他们真正进入了官场,情况又大相径庭了。他们原本都想大干出一番事业来,想“出类拔萃”、“一枝独秀”,然而官场内部的运作方式却让他们真切地意识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要归因于中庸思想要求为人处事要不偏不倚,调和适中,过于出彩是不应该的,在这样氛围的长期影响下,也难免逐渐流于平庸了。
以中庸之道为代表的儒学在官场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颇耐人寻味。一方面,它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促进了人民的团结。其中,谦辞、敬辞的广泛运用就是一大代表。自己发表看法谦称“抛砖引玉”,别人说话则表示要“洗耳恭听”,自谦而不卑微,尊敬而不谄媚,运用得恰到好处,正是中庸。中庸的不断发展,使儒学创始人孔子提倡的“礼”早已不再是周礼,而是循序渐进地变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方式,发展为“礼仪”,并成为中国传统美德。
另一方面,儒学也对中华文化品格造成了一系列的不好的影响。自秦始皇开创中央集权制度以来,整个封建社会两千多年都在沿用,偶有制度上的变法,但都没有真正地触及其根基,而且大多是以失败告终,这与儒学统治下人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现象有关。“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人天性懦弱,从不敢‘据理力争。凡是据理力争的,全被视为不安分的偏激分子。大家都在‘算啦算啦,过去的都过去啦里过日子。”(丑陋的中国人)“激流勇进”“狭路相逢勇者胜”等思想在儒家看来是不够风度的,是过于激进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才是君子所为。与近代西方国家鼓励国民对外殖民扩张、勇于冒险的精神相对立,导致了中国人竞争意识的严重缺失。除此之外,儒学的“三纲五常”对人权的压迫,形成了畸形的社会风气。从先秦时期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中可以看出当时自由开放的社会风貌,《氓》、《摽有梅》等诗以女子的视角大胆地表达自己对爱情、对幸福美满的婚姻的追求。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中,汉末时期的少妇刘兰芝被婆婆遣回娘家,十余日后县令公子就派媒人来说媒。这要是在中央高度集权的社会尤其是在宋朝以后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到了那时,女子改嫁是会受到极大歧视的。这一歧视现象的出现,正是受到儒家“从一而终”等思想的限制,不给妇女“良禽择木而栖”的机会,形成了对妇女的压迫。
在儒学钳制下的古代社会,人民表现出了一种美名其曰“中庸”的集体无意识状态。一方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巩固统治,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种消极、落后的处世态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发展。
总结:成语是我国文化的一大精粹,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人伦等方方面面,以此可以管窥出中华文化品格的几个特点。正是拥有着像成语这样灿烂的文化遗产、精神财富,中华民族才能历经几千年风吹雨打、朝代政权的更替、外族的入侵而不失魂魄,依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同时,成语的“矛盾”现象也可以折射出中华文化品格中的一些从古遗留至今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反省。
作者简介:郭梦叶(1997—),重庆市江津中学高2015级在读,研究方向:电影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