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陌生化手法探析

2015-01-23 23:46潘秀梅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阿甘正传阿甘陌生化

摘 要:陌生化手法是指刻意使对象变得陌生,以便更好地理解对象。《阿甘正传》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电影,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它巧妙运地用陌生化手法,采取愚人阿甘的独特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对著名的政治事件、流行文化进行了解构和调侃,并使用了许多陌生化的语言,使影片主旨得到加强并充满趣味。

关键词:阿甘正传;陌生化

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以下简称《阿》)1994年上映、次年斩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等六项大奖,在全球带起了一股“阿甘热”,被视为美国电影的经典之作。影片讲述了一个智商只有75的愚人阿甘糊里糊涂成为一个橄榄球明星、一名战争英雄和一个亿万富翁的传奇人生经历,同时也用独特的手法展现了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该片通过“对性解放、嬉皮文化、民权运动等各种激进运动的贬抑,”表达了回归美国传统价值观的主旨,同时也“隐瞒种族冲突的历史以及种族分化的深度,委屈了民权运动的斗争和胜利,女权运动者、反传统文化者被处理成堕落形象与最后死亡”[1]。其思想深度并不见得如何深刻,诚可谓“卑之无甚高论”;但影片却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巨大成功,使人们至今受到它的影响,我们认为这与其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分不开。

一、陌生化理论及其应用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是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基础。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指出:“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手法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对事物的制作进行体验的一种方式,而已制成事物本身在艺术中并不重要。”[2]在日常生活中,当事物经过人们无数次感受之后,就会越过感受而直接进入认知,人们也就会习惯地以认知来接受它,对其具体特性往往熟视无睹。艺术的目的就是要唤起人的审美感受,使人去感受世界和事物,体验和领悟人生的奥秘,而不是使人变成麻木不仁的机器人,陌生化手法便是实现此目的的关键。“陌生化”就是要让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变得“陌生”、“反常”,不断更新对人生和世界的陈旧感,让人摆脱惯常化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对即使是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重新领悟人生和世界的丰富内涵。

“陌生化”虽然源于文艺理论,但却被广泛运用在摄影、绘画、广告、设计等等各行各业。电影艺术作为一种感觉艺术,其目的就是要带给观众新的感觉和体验,陌生化手法显得尤其重要。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认为:“戏剧必须使观众惊异。而这就是要依靠对熟悉的事物加以陌生化的技巧。”[3]电影导演和编剧为了让观众走进电影院,不能一味地“老生常谈”、“陈词滥调”,而必须采用各种方法使电影“陌生化”,从而带给观众全新的艺术感受和体验。“富有‘陌生化的影视作品可以更为有力地吸引观众的审美注意,激发观众的审美想象,调动观众的审美经验,使他们获得更加隽永的审美体验和更加独特的审美认识。”[4]

二、《阿甘正传》中的陌生化手法

简单的迎合并不能引起共鸣,因此电影编导往往采用各种手段让观众产生新奇感、陌生感而走进电影院。《阿》的成功正是由于创作者在电影角色、主旨表达、语言等方面运用了陌生化的表现手法,使得一个本就不寻常的故事变得更加新颖奇特,从而引起观众的热烈关注。

1.角色的陌生化

“角色的陌生化指的是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对象是大众所熟知的,但演出的又不与寻常、历史和传统一致,让观众对突发状况感觉新奇、好笑,并从中引发思考,笑中带泪。”[5]与《阿》同年角逐奥斯卡大奖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和《阿》同样优秀的经典之作,在对人性的描述方面,甚至远远超越了《阿》;但是,该片却在1995年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中完败给《阿》。《肖》的主人公是一位坚忍不拔、智商超群的银行家,可惜这样的“英雄”(哪怕是有点另类)形象已经屡见不鲜,如《不可饶恕》《辛德勒的名单》(1993、199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而阿甘却是一个智商低下、背部有残疾的“stupid”(傻瓜,该片台词),这种人除了在喜剧片中作为插科打诨的笑料,很难登上银幕,更别说是作为正面主角。

另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物是阿甘的战友布巴(Bubba)。这位在片中和阿甘相映成趣的人物,影片没有交代他是否和阿甘一样智商低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位捕虾人来自社会底层,受教育程度低,他和阿甘一樣淳朴善良、头脑简单,以致竟被丹中尉调侃成“双胞胎”。影片中展示的是一个精熟并热爱自己的捕虾本行的黑人形象,各种生僻的虾类名字和术语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喷涌出来,难以想象他竟然凭着一张嘴就教会了阿甘怎样捕虾,而阿甘也正是继承了他的遗志才成为富豪的——他和影片中“黑豹党”团体中的黑人显然不同,他的形象完全超越了种族。后来阿甘将挣到的钱分了一半给布巴的母亲,使她成为一个坐在餐桌上等待白人伺候的富婆,来了个大反转,改变了布巴“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也是煮虾的”延续数代人的命运。

2.政治事件的陌生化

“他的背象政客一样弯!”(台词)《阿》一个十分出彩的亮点就是采用陌生化手法,对政治进行无情的解构。政治事件总是影响重大、万众瞩目,但是,放下政治背后那些勾心斗角的利益牵绊,像一个局外人一样直接审视事件本身,它们就会变得十分可笑。《阿》中涉及了较多的、美国民众耳熟能详乃至熟视无睹的政治事件。影片运用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将阿甘嵌入到真实的历史事件录像之中,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阿拉巴马州取消种族隔离政策,著名政治家乔治·华莱士在校门口发表反对演讲,阿甘竟然出现在他的背后,像个小丑一样探头探脑,不知所谓;在最后一个黑人学生踏入校门口的具有历史代表性的时刻,阿甘又冒众人之大不韪,挤出人群,为她捡起掉到地上的书。影片还让他在历史影像中与肯尼迪见面时说想尿尿,天真地向约翰逊展示屁股上的枪伤,打乒乓打出了中美建交。这种手法的极致是让阿甘住宿在水门宾馆中,被对面房间的手电光影响了睡觉,因而打电话提醒宾馆房间的灯可能坏了,不料竟因此引发了“水门事件”。此事是如此的荒诞不经,但放在阿甘身上,却又如此妙契无痕。对政治事件和人物的高妙调侃,形成愚人—政治精英的强烈对比,是影片主旨不可或缺的部件,也是令人捧腹的笑点,自然也是一大卖点。

3.流行文化的陌生化

《阿》作为一部有保守主义和反智倾向的影片,对流行文化也进行了陌生化处理。猫王的摇滚乐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风靡世界,影片却描述猫王的代表性舞步来自于阿甘为治疗背部残疾而戴上矫正腿套后别扭的步伐,而对于阿甘来说,天王巨星猫王只不过是“那位年轻人”,这既是对流行文化善意的解构,也是无伤大雅的高妙幽默,为影片带来令人难忘的趣味。在这里影片并没有刻意批判或者赞扬什么,甚至没有明显的褒贬,但它却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流行文化:流行、偶像,还可以这样去看待。此外,阿甘还在长跑中启发别人想出风靡一时的贴纸口号、T恤图案而致富,访谈中启发约翰·列侬创作出名曲,无一不具有解构意义和笑料成分。

影片中的珍妮(Jenny)是流行文化的代表。珍妮最初以一个天使般的形象出现,儿童时期遭到父亲性侵害的心理阴影,让她成年后成了“垮掉的一代”,登上《花花公子》、裸体演唱、流浪演出、滥交、参加激进社团、吸毒、试图自杀最后回归到阿甘的怀里……她和阿甘相比一直处于逆境中,她不能安心呆在阿甘身边却总是需要阿甘的“拯救”。影片没有直接描写她的生活,但却通过与阿甘生活的强烈对比,“意在呈现出二战后美国社会和民众对主流文化及传统价值观态度的转变:传承—摒弃—回归”[6]。

4.语言的陌生化

为了激发人们对于语言的新鲜感,创作者常常通过改变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则来使得语言变得与众不同。对《阿》的语言特点,已有学者进行研究,如师琳、唐依凡的《析〈阿甘正传〉电影对白的语言特点及修辞手法》[7],指出影片刻意使用了错误的词汇、语法以展现阿甘的个人特色,并使用了委婉、夸张、隐喻、双关等修辞手法,为影片增色不少。确实,影片给观众带来许多经典的台词,而其中采用陌生化手法的地方更是不胜枚举。阿甘谈到珍妮的父亲“经常亲吻和抚摸她和她的姐妹”(He was always kissing and touching her and her sisters),这种刻意疏离的口吻,既符合阿甘的性格,同时又让“性侵犯”一词更为直观,使观众的感受更深刻。在救援战友的时候,阿甘说“突然好像有什么东西跳起来咬我”(Then it felt like something just jumped up and bit me),后来才揭晓那是被枪击中了,不仅设下悬念、引人入胜,而且从侧面反映出阿甘的舍己救人之心的急切。阿甘因屁股中枪而退下前线,说:“他们说这样的伤口价值百万,但……那些钱大概是被军队留着了,因为那一百万我至今连半毛钱也没看见。”(They said it was a million dollar wound, but... the army must keep that money ,because I still ain't seen a nickel of that million dollars .)正常人自然能理解那是指不用再上前线因而捡回一条命,阿甘则对于战争的残酷没有丝毫的理解,在不经意间强调了生命的可贵。此外,对于华莱士、肯尼迪遇刺,对于猫王的死亡,阿甘总是有自己独特的说法,但他也承认,“我不明白”( I wouldn't know),他的不明白引人深思。至于阿甘那次无声胜有声的“反战演讲”,更是将语言的陌生化运用得出神入化,令人不得不捧腹大笑了。

三、结语

人情总是喜新厌旧。《阿甘正传》全篇都贯彻着陌生化手法,使影片并不深廣的主旨得到一再强调,同时营造出无数令人忍俊不禁的笑点,让观众笑中带泪,在电影的引导中完成一次由反叛向传统精神的回归。可以预见,陌生化手法还会在更多的电影和其他艺术形式中使用,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经典作品。

参考文献:

[1] 陈旭光:美国电影经典[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362-363.

[2]什克洛夫斯基. 作为艺术的手法 [A]. 文学批评理论[C].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90~291.

[3]布莱希论戏剧 [M].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13.

[4]刘利斯. 电影接受中的陌生化审美效果[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4(4), 108.107-109.

[5] 邓颖琪.电影《大话西游》的陌生化理论解读[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30(5):57.

[6] 赖超颖. 《阿甘正传》与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审视[d].吉林大学,2011,28.

[7] 师琳、唐依凡.析《阿甘正传》电影对白的语言特点及修辞手法[J].艺术空间,2010(9),195-196.

作者简介:潘秀梅,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阿甘正传阿甘陌生化
英美文学中的积极探索精神分析
《阿甘正传》读后感
成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浅析《阿甘正传》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因为《阿甘正传》我来到了美国
藏在心底的自责
真人版阿甘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