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素华
2014年2月,国家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此举被许多教育界人士视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时代正悄然来临”。“教学是大学老师的第一学术,科学研究是大学老师的生命”,国家鼓励学校教师积极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开展科学研究。早在2011年,许昌学院领导洞烛先机,抢抓机遇,以政产学研用结合为核心,强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定位于创建特色鲜明的应用科技大学,开辟一条高起点、高层次、高标准的办学之路。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许昌学院近年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不断“试水”,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立足地方办学的新路,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尽管许昌学院在转型发展中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这也是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焦点话题。美国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较为完善,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通过对实践与创新问题的系统研究,将找出、改进和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方法、新途径。在当前的形势和环境下,地方应用型大学电气信息类学科应如何调整实践教学计划、加强实践体系建设,从教师与学生、学校与企业、优势与资源、机制与环境等多个维度搭建实践与创新教育平台,以达到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满足河南省电气信息产业发展需求,促进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中,在办学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实习基地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逐步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校企结合新路子,真正把学校办成了企业发展的人才基地。从招生、教学、实践、就业四个维度构建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创新四位一体办学平台,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实践动手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河南省满足电子信息产业由“IT设备制造”到“IT设备创造”的转变过程中对电气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图1 电气信息类专业“四位一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围绕电气装备制造这一许昌主导产业,学校与许继集团、西继电梯、森源电气、远东传动轴等企业加大合作力度,充分利用企业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实验设备,联合创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着力打造机电信息专业群,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不断增强,专业特色也逐渐显现,3个专业先后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与许继集团联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创地方应用型大学特色,如图1所示。2012年,学校在对许继集团调研中得知,许继集团急需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团队,学校领导邀请许继集团领导来校进行专家讲座,提出校企合作办学意向,经反复协商,凭借许昌学院办学品牌和突出技能培养,“四位一体”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实施方案获通过,最终双方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四位一体”紧密型校企合作创新点:招生即招工,学校和企业共同面试,合格后,在许昌学院注册入学,并与许继集团签订就业合同,学生一进许昌学院门,就成许继人;教学即教工,教学计划执行许继开放教育专业计划,同时开设许继企业文化及生产、管理、专业理论等方面的课程;学习即实践,在学习专业课程基础上,围绕岗位需要,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实习与实践;毕业即就业,学生经过培训,思想进步、专业合格、技能过硬,从而上岗就业。“四位一体”紧密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是许昌学院电气(机电)工程学院办学新思路的有益尝试,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更重要的是激发企业全程参与办学的热情,铺设学生成才就业的直通车道。
(二)“教、学、做、评”四位一体课程模式改革。电气(机电)工程学院成立课程团队,实行课程负责制,进行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培训包开发。通过课程综合化、教学模式创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学做合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而形成有较好的引领作用和较强的辐射能力的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果。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改革试点班中实行“2+1+1”的培养方案,大二之前为大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三起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方向,专业班按照专业细分模块进行、教学依据工作过程进行重构,精心设计围绕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境;大四进行毕业设计,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方式深化教学改革,将对应的工程设计案例嵌入到教学内容中,将项目分解成若干子任务,开发项目课程,分成项目组做出实用型的设计。在大四专业班根据“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以模拟或真实的项目为载体,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实施“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项目式教学。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深化工学结合,注重实效的全面考核措施,其中总结性评价引入企业的标准和评价机制,实施项目包式的考评(即按项目水平、项目效率、返修程度、整体效果等分项考评),将教师评价、行业专家评价、项目包效果等纳入考评的主体。
(三)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双师素质、双师结构、治校能力。强化教师队伍与领导能力的机制建设,制定完善人才招聘(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激励三大机制,形成人事管理的长效机制。启动“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技术人员进校园的“双百”工程。通过3年建设,使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由20%提高到40%,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从10%提高到25%。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科学决策、战略规划、资源整合等办学治校能力,以及制度制定、执行、完善、提高的科学管理能力。
(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是关键。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就是“学校及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持服务总和。其目的在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学校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资源服务、人员服务和设施服务等学习支持服务,重点加强硬件环境与技术支持服务、教务管理支持服务、班级管理支持服务、网上教学支持服务、面授辅导支持服务、个性化支持服务等全方位学习支持。学校在拓宽师生沟通渠道、丰富资源与应用、加强个别化支持服务、组织多种学生活动方面获得了特色经验,从而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五)实行班导师制,拓宽师生沟通渠道。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师生互动不够,缺乏交流。电气(机电)工程学院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班导师,班导师创新与学员的交流沟通方式,由原来的形式单一的电话联系拓宽为现在的BBS论坛、班级板块、班级主页、QQ群、校友录、飞信、微信等,师生时时沟通无障碍,提高了教师服务效率。及时传递教学与学习信息。班导师通过复合式沟通方式及时发布教学及学习信息,同时及时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班导师跟班听课,了解学员上课情况和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师生互动情况,做好听课记录和听课信息反馈记录;通过座谈会、班会等形式收集学员的反馈信息,更好地为学员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教师深入小组学习。教师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指导、检查小组学习活动开展情况,把握学生自主学习进程。
(六)教学资源与信息化平台建设。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实现学院教育教学网络化和管理信息化为目标,以建设教学互动平台和信息化管理平台为主要内容,通过整合“职教新干线”等网络资源,改善硬件环境,加强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源建设,建成集网络课程开发、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网上教学支持、网上评价与分析以及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学院教育教学网络化、管理信息化、办公无纸化、服务数字化,全面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本文从招生、教学、实践、就业四个维度构建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创新四位一体办学平台,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实践动手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本项目在电气信息类专业里面,选择4个班级作为试点。通过试点与非试点班级之间的比较,对相关的研究假设、方案设想等进行实证对比研究,发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方法、新途径。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1]高原,王土央.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30~32
[2]刘畅,潘娅,范勇.地方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187~189
[3]俞燕.以导师制为平台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J].职业时空,2011,7(3):117~118
[4]李春华,王永亮,何伟.对提升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1,17:79~80,83
[5]王陆海,王忠民.以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培养计算机工程型人才[J].计算机教育,2011,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