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

2015-01-23 23:21张学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肠套叠扫查肠壁

张学法

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

张学法

目的观察超声检查诊断小儿肠套叠和临床治疗、复位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时机及治疗复位效果。结果利用彩色多普勒技术(CDFI)观察肠壁血供情况, 80例患儿中均发现不均匀包块, 其中横切面呈“同心圆”征54例、假肾征15例、靶环征10例、不规则包块1例, 并发腹腔积液6例。结论利用超声检查诊断小儿肠套叠正确率高, 方法简便、安全、准确快捷, 可实时观察复位效果, 可重复, 价格低, 值得在临床推广。

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临床应用

肠套叠是一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的肠腔内引起梗阻症状者, 它是婴幼儿急诊外科最常见的病例之一,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以原发性为最多见, 病因尚不清楚, 主要是肠管蠕动功能紊乱或者是婴幼儿的回盲部系膜固定不完善导致。继发性肠套叠多见于年长儿, 出现肠套叠的肠管看见明显的机械原因, 肠套叠患儿常有急性腹痛、呕吐、血便和腹部包块等临床表现, 超声诊断对早期发现病变和肠套叠分型有重要意义。小儿肠套叠发病2岁以内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及时正确诊断能为临床医师及时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帮助。超声检查现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本文重点介绍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和相应治疗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本院2008年7月~2014年7月经超声检查及临床确诊为肠套叠患儿80例, 男58例, 女22例,年龄5个月~6岁, 临床表现为腹痛、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呕吐, 部分可伴有血便、腹部可扪及包块。

1.2 方法 利用意大利百胜公司MyLab9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选用高频探头, 频率为7.0~10.0 MHz。根据需要调节仪器的增益, 扫描深度, 以获得清晰的图像。患儿取仰卧位,常规扫查腹部实质脏器及腹腔, 观察患儿有无腹腔积气、腹腔积液、异常包块、肠管扩张等, 根据患儿结肠走向重点扫查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及中上腹部肠管, 适当加压探头, 轻轻移动, 尽量让患儿保持平静配合检查, 探及可疑包块, 仔细观察包块的边界, 与周围肠管的关系、内部结构, 利用CDFI观察肠壁血供情况。

2 结果

80例患儿均发现不均匀包块, 其中横切面呈“同心圆”征54例、假肾征15例、靶环征10例、不规则包块1例,并发腹腔积液6例。

3 讨论

小儿肠套叠是一部分肠管和肠系膜套入邻近肠管的一种疾病, 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婴幼儿肠套叠肠管无器质性改变为原发性, 90%~95%由肠蠕动紊乱、肠系膜过长、回盲部活动度大和(或)感染等引起[1]。也有观点认为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2]。儿科疾病一般发病比较急, 症状重, 患儿的一般状态较差, 患儿父母心情比较急躁, 所以儿科医生若怀疑患儿肠套叠, 需要超声检查时, 超声科医生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要慌, 嘱家长把患儿放在检查床上, 按照右下、右上、左上、左下及整个腹部进行全面细致的扫查,发现疑似包块, 要多切面观察包块的位置、形态、大小及与周围肠管、肠系膜的联系, 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观察包块的血流情况。彩超检查不仅可明确肠套叠的诊断, 并可根据体积和位置进行分型, 同时了解有无腹膜炎或者肠梗阻, 根据CDFI观察肠壁的血流动力学改变[3], 根据肠管坏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小儿肠套叠以往采用X线平片检查诊断, 主要表现为肠梗阻时的气液平面, 发病时间较长者可见到典型的阶梯状气液平面, 肠管扩张或者是上腹部见到密团块影[4],诊断的准确率不高, 并且检查时间长, 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超声检查无辐射且诊断准确率高。超声表现为特征性的同心圆征、假肾征, 在行超声检查时, 会发现部分肠管套入较短且比较松弛的同心圆征随探头加压扫查后会消失, 包块>2 cm的肠套叠套入肠管及肠系膜的长度相对较长, 同心圆征不容易消失, 若肠套叠的时间过长, 会引起肠壁及肠系膜水肿、缺血坏死。肠套叠有可能同时发生在多个不同的肠管部位, 所以一定要认真、仔细、全面进行超声检查,避免误诊和漏诊。

小儿肠套叠常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哭闹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及时空气整复是复位成功的关键, 肠套叠的性质和时间长短与复位成功有密切联系, 因为肠套叠形成后少有自动复位的, 套入部将持续前进[5]。超声检查是诊断和检测临床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常规方法, 超声对肠套叠可做到早期诊断, 其诊断准确率可达100%[6]。小儿肠套叠的病情随时都在变化, 超声扫查的表现也不一样,所以超声科医生要保持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渠道, 随时准备对患儿进行复查, 及时反映病情, 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以免影响和延误治疗时机。如果肠套叠的时间过长,套叠肠管间有积液, 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的表现时, 应高度怀疑肠管出现坏死情况, 避免盲目灌肠出现肠穿孔、肠管破裂的危险。

近年来陆续有报告应用CT诊断小儿肠套叠, 它反映了肠套叠最常见的各层肠壁、肠腔和肠系膜之间的解剖关系,是肠套叠最常见的特征性CT征象, 靶块多呈圆形或类圆形,但CT很难确定小儿肠套叠的病因, 操作复杂, 有放射性, 费用高, 而超声检查方法简便、安全、快捷准确、价廉, 能敏感的显示套叠肠管特有的形态学变化, 多切面观察鞘部及套入部肠壁, 判断套叠程度, 准确性高, 且无损伤, 可实时观察肠套叠复位情况。还可观察套叠肠壁的血供情况, 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故作者认为超声检查优于放射、CT等影像学检查, 是小儿肠套叠诊断和疗效观察首选方法。

[1]王纯正, 徐智章.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66.

[2]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36.

[3]何瑾, 陆亚君, 赵正言, 等.慢性肠套叠25例的超声及临床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0, 15(3):182-183.

[4]刘艳丽.过敏性紫癜并发肠套叠误诊分析.临床医学, 2004, 24(1): 64.

[5]蒋益民.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研究.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4, 1(2):102-103.

[6]王纯正, 徐智章.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036

2015-05-22]

265500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人民医院B超室

猜你喜欢
肠套叠扫查肠壁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锆合金薄板材的兰姆波自动检测
肠套叠如何辨别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继发性肠套叠诊疗体会
儿童小肠套叠治疗经验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