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蕾(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265500)
鸭病毒性肝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王晓蕾(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265500)
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通过对该病毒的综合分析,将分离病毒经尿囊腔接种鸭胚,观察病毒的毒力强弱和致死情况,研究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规律,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抗体;防治;致病力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一般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剖检肝脏有明显的出血点和出血斑。本病可由三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称为Ⅰ型、Ⅱ型和Ⅲ型,鸭肝炎病毒(DHV)型鸭肝炎。
鸭肝炎病毒(DHV)属微RNA病毒,目前有三个血清型,即Ⅰ、Ⅱ、Ⅲ型。Ⅰ型鸭肝炎病毒属星状病毒,Ⅱ型、Ⅲ型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能在鸭胚中成纤维细胞和鸭胚肾细胞培养物中增殖,对鸡、鸭、鹅和小白鼠等动物的红细胞均无凝集反应。病毒对外界抵抗力颇强,在污染的育雏室内病毒能存活10周。在潮湿的粪尿中能存活一个多月,在20%的来苏水中37℃能存活1h。
Asplin和Reuss报道Ⅰ型鸭肝炎病毒通过鸡胚传代后,可失去对雏鸭的致病性。Hwang发现一株病毒在鸡胚传20或更多代以后可失去对雏鸭的致病力,他还证实同一株病毒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上传6代以后,即可失去对雏鸭的致病力,但仍然对鸡胚有致病力。Hwang和Dougherty报道鸡胚传代毒虽然对雏鸭无致病性,但可在鸭体组织内增殖。在雏鸭的脑组织中,可检测到较高浓度的野毒,但却检测不到或只能检测到低浓度的鸡胚传代毒。通过鸭胚传代同样也可减弱Ⅰ型鸭肝炎病毒的致病力。经胚胎传代致弱的Ⅰ型鸭肝炎病毒株接种后仍可引起轻微的、一过性的组织学变化,并且经雏鸭回复传代后,可发生毒力反弹现象。
潜伏期为2~4d,几小时后即可波及全群,病程进展迅速。初发时,病鸭精神沉郁,厌食,缩颈,翅下垂,呆滞,常蹲卧,眼半闭呈昏迷状态。发病0.5~1d即出现特异性神经症状,病鸭全身抽搐,多侧卧,仰脖,头弯向背部,两腿阵发性向后踢蹬,有时在地上旋转,抽搐约10min至数小时后死亡,呈角弓反张姿态,故俗称 “背脖病”。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一般为10~60%,且日龄愈小死亡率愈高,小于1周龄的雏鸭的死亡率达90%,一周龄以上的鸭则在50%以下,4~5周龄以上的鸭死亡率很低。
该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水平下,死亡率差异较大,有的高达95%以上,有的却低于15%,一般为10~60%,经研究证实,雏鸭的母源抗体水平高低是影响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由于该病主要发生在2周龄以内的雏鸭,在此间雏鸭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再加上母源抗体的影响,弱毒疫苗免疫作用非常有限,特别是对1周龄以内的雏鸭进行弱毒疫苗免疫,往往适得其反。因此,雏鸭的母源抗体水平直接决定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与否和严重程度,高水平的雏鸭母源抗体可以有效的抵抗强毒攻击,预防该病的发生。
鸭舍消毒前作好清扫和清洗,防止有机物影响消毒效果,清扫和清洗要按程序进行,一般先扫后洗,先顶棚后地面,从远端到近端,先室内后环境,逐步进行。安全消毒一般要求用2~3种不同的消毒药进行2~3次消毒,因为病原对不同的消毒药的敏感性不同。
带鸭喷雾消毒彻底全面,既能直接杀死藏于鸭舍内空气中的病原体,也能直接杀死鸭体表、呼吸道浅表滞留的病原体,而且能沉降粉尘,改善鸭舍环境。首次消毒应低于7日龄,以后再次消毒可根据鸭舍的污染情况而定,一般育雏期每周一次,育成期7~10d一次,成禽10d一次,发生疫情时一天一次,清除粪便后也要带鸭消毒一次。喷雾量按15ml/m2计算,关闭门窗进行。常用带鸭消毒药的百毒杀浓度为15%,新洁尔灭0.1%,过氧乙酸育雏期0.2%和成禽1:250。
首先,针对该病的早期的特点,我们必须在种鸭的引进和种胚的引进过程中注意免疫情况,不要引进带毒的鸭胚和种鸭,以免以后的免疫失败,造成该病的流行。
其次,针对该病主要感染2周龄以内的雏鸭,我们可以对种鸭进行免疫,通过母源抗体的作用来预防该病的发生。要在产蛋前2~4周对母鸭进行加强免疫,确保雏鸭在早期就可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
若以上两种预防措施没有起到效果,该病已经发生时,我们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治疗:
一种对发病鸭群紧急注射特异性的高免血清0.5ml每羽,这种方法一般可获得90%以上的保护率,注射时要严格做到一羽一个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二种方法是高免卵黄抗体疗法,方法是取免疫母鸭所产的蛋,用无菌手术取出蛋黄,加生理盐水10倍稀释搅拌,按每毫升加入青、链霉素各1000国际单位,搅匀即可应用,初发病1~2d内接受治疗效果最佳。方法是每羽在背部皮下注射1~2ml,一次注射即可。治疗疗效在90%以上,不过在注射早期可能造成鸭群短期死亡率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