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治疗瘀血证特色探究

2015-01-23 12:19胡久略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8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473004
中医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仲景瘀血桂枝

张 会,胡久略(.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学术探讨·

仲景治疗瘀血证特色探究

张 会1,胡久略2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2.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本文从仲景对瘀血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特色、用药特点,以及对后世医家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初步探讨治疗瘀血证的特色。仲景将活血化瘀之法与温经散寒,清热、解毒、行气、补虚、活血止血、破血逐瘀等法有机结合,善用各类药物。血涩常以活血通络与补血药物同用,针药并进,为针刺治疗瘀血证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仲景依据瘀血形成的原因、部位、程度及病程长短之不同,出治瘀方剂近三十首,建立了瘀血证理法方药辨治体系,为瘀血学说的形成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仲景;瘀血证;针药并用;治疗特色

气血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人体只有气血通畅,腠理致密,邪气才不易侵入而少发病;若气血瘀滞,就会产生多种疾病,可见,瘀血无论在疾病发生或变化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张仲景根据瘀血形成的原因、部位、程度以及病程长短之不同,出治瘀方剂近三十首,建立了瘀血证理法方药辨治体系,鉴于对瘀血证治疗运用的广泛性,虑其必有深意,现将仲景治疗瘀血证的特色做一探讨。

1 仲景治疗瘀血证的法则

张仲景治疗瘀血证的立法依据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血实宜决之”这一治则,对气血壅实之证以活血化瘀为主。结合瘀血程度轻重、形成的时间长短、瘀血部位的不同以及个体体质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治法[1]。

1.1 温经活血化瘀

温经活血法主要治疗因感受外寒或阳虚内寒而致瘀滞之病症,张仲景宗“寒者热之”立本法。《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曰:“妇人年五十所……瘀血在少腹不去……当以温经汤主之。”此言妇人崩漏之证,因冲任虚寒,瘀血内阻所致。所以用温经活血法,瘀血得温则行,故以温经汤活血祛瘀。温经活血法多用于虚寒性之妇科疾病,诸如妇人痛经、少腹冷、月经不调或不孕等[2]。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或是宗本法本方之意合并失笑散化裁而成。

1.2 泻热逐瘀

仲景认为血瘀的形成多属热病所致,对热邪致瘀论述颇多。《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篇云:“病者如热状……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明确指出瘀血应当用下法的治疗原则。《伤寒论》第106条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血自下,下者愈……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方中桃仁活血逐瘀,桂枝温通血脉,以助桃仁之功,配合调胃承气汤泻下瘀热,且大黄亦有祛瘀生新的作用,是治疗下焦蓄血轻证的代表方药[3]。《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云:“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指出热邪致瘀,后世据此用千金苇茎汤活血消痈、清肺排脓。《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又云:“肠痈者,少腹肿痞……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大黄牡丹汤主之。”该条文中所述之肠痈,若脓未成者,用大黄牡丹汤清热消痈、活血通瘀,则肠痈可愈。此外,对于血热出血者,治宜清热止血兼活血,《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云:“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此当属热盛吐衄,治以泻心汤,苦寒直折其热,火降血亦自止,方中之大黄具有祛瘀止血之功。总之,对于瘀热互结较轻者,可选仲景桃核承气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以泻下瘀热;偏重者,可用大黄牡丹汤、抵当丸之类泻热逐瘀或峻药缓图;再重者,如治疗瘀热互结下焦蓄血发狂及妇人瘀血经闭,则用抵当汤等破瘀泻热,或再配以水蛭、虻虫等虫类药走窜破血,方能随病机之轻重准确用药,真正做到“随证治之”[4]。

1.3 理气活血化瘀

仲景宗《素问·至真要大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宗旨而立行气活血法,主要用于气滞血瘀证。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言:“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此乃肝脏受邪而疏泄失职,其经脉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所致。方用旋覆花汤,以旋覆花善通肝络而行气,更以新绛活血化瘀,助以葱茎温通阳气而散结,气行则血行,阳通瘀化则肝着可愈[5]。另外,《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篇》的枳实芍药散亦属此法,其用于治疗妇人产后气血滞瘀腹痛。仲景开创了行气活血法之先河,其以木疏土、祛瘀导滞诸法给后世医家很大启发,如清代医家王清任的治瘀名方——血府逐瘀汤、张景岳的柴胡疏肝散,均是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1.4 扶正活血化瘀

扶正活血法用于久病气虚血瘀证。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言:“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其血痹因营卫气血不足,血行涩滞不畅所致,以局部肌肉麻木为特征,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甘温益气,活血行滞,气足则血充,气行则血行。仲景以补气达活血行痹之目的,开创了补气活血法之先河,对后世医家影响巨大。清代医家王清任创立补气活血诸方,其中治疗中风后遗症之名方——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为君或是从此法悟出。另外,干血劳证的形成多因五劳七伤,此因虚致劳,因劳致瘀。故其主方之大黄 虫丸可祛瘀生新、缓中补虚,峻剂丸服,为久病正虚血瘀之缓剂。再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言:“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此乃肾阳不足,阳气虚推动无力,血行受阻,故方中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补脾肾之气虚,更用牡丹皮滋阴活血以化瘀,实乃扶正活血化瘀之大法。

1.5 活血止血

活血止血法用于瘀血兼出血之证,可治疗因金刃、虫兽、跌打损伤等外伤出血,或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瘀血内阻所致的出血病症。《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曰:“妇人宿有癥病……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当下其瘕,桂枝茯苓丸主之。”此所论妇人癥病下血,为离经之血蓄积成瘀,即 “瘀血不去,新血妄行”,“瘀血不去,新血不守”,犹如河道淤积,水流受阻而泛溢,故用桂枝茯苓丸消癥化瘀,使血循常道,不用止血药而其血自止。

1.6 破血逐瘀

常用于血瘀的重证。瘀血结聚,病重深固,当破血逐瘀。如治瘀热互结下焦蓄血发狂之抵当汤,以桃仁、大黄配以虻虫、水蛭破血逐瘀;治“腹中有干血著脐下”之下瘀血汤,以桃仁、大黄配以 虫逐瘀下血;治痰瘀互结之疟母证的鳖甲煎丸,以桃仁、大黄、芒硝、牡丹皮配以鼠妇、虫、蜂窝、蜣螂等,破血逐瘀攻坚。仲景擅用大黄、桃仁、水蛭、虻虫等破血通经,活血行血,这是仲景治疗瘀血证的一大发展。诚如叶天士所谓:“考仲景劳伤血痹诸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生,走者降,追拔沉混气血之邪,血无凝者,气可宣通。”另外,仲景根据瘀血兼证不同还确立活血祛风与活血化湿法。活血祛风法则活血与散风并用,以红蓝花酒治疗经行产后气滞血瘀腹痛而兼外感风邪证;活血化湿法则活血与化湿并进,以当归芍药散治疗气滞血瘀而兼有水湿之证,以硝石矾石散治疗女劳疸兼瘀血之证。

2 仲景治疗瘀血证用药特点

2.1 善用大黄通便下瘀,推陈致新

治疗瘀血证,仲景尤其注重瘀血之出路,其反复强调“血自下,下者愈”“下血乃愈” “有血也,当下之”。大黄是促使瘀血排出的最好药物,《证类本草》云:“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神农本草经》言:“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 可见,仲景治疗瘀血证擅用大黄,用其通利下瘀的作用,使瘀血从大便而出。如治疗湿热瘀阻血分之黄疸,用栀子大黄汤、茵陈蒿汤及大黄硝石汤,三方均用大黄泻热通瘀;治疗热瘀互结下焦之桃核承气汤,治疗湿热瘀互结致肠痈之大黄牡丹汤,皆以以桃仁协大黄滑利润肠,活血破瘀,芒硝协大黄荡涤瘀热,宣通壅滞。

2.2 善用虫类药物搜剔通络逐瘀

虫类多飞走善动,取其药用亦多有通经活络之功。且虫类药善行经隧,能搜剔久瘀难去之血,故仲景常多用之。如干血劳病为虚劳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阻,新血不生所致,症多见两目黯黑、虚极赢瘦、肌肤甲错等。治用大黄 虫丸,方中虻虫、水蛭、 虫、蛴螬等虫类药,以搜剔通络逐瘀,大黄攻下瘀血,干漆、桃仁活血,地黄、芍药、甘草养阴益气扶正,佐杏仁理气,以利血行,黄芩清血中之瘀热,用酒饮服以助药势。诸药相合,消攻兼补,治疗顽疾。

2.3 善用桂枝温通经络,宣阳化气

血瘀之证,易致气机不畅,经络痹阻。桂枝“辛能散结,赤能入血”,具有“通阳、和营、下气、行瘀、利水、补中”之功。仲景用其宣阳化气、通经活络之功,通过不同配伍,既可用于寒凝血瘀证,亦可用于热结血瘀证。如仲景治疗妇人冲任虚寒病症,常用温经汤温经行瘀,以温经散寒与养血祛瘀并用,使血得温则行,血行则瘀阻自消。后世少腹逐瘀汤、生化汤、阳和汤等方,大抵由本法悟出。

2.4 善用酒剂通利血脉,引经达表

酒味辛气温,能散能宣。具有活血祛瘀,畅通血脉,祛风散寒,祛胃寒,养脾胃之功效。仲景用酒灵活权变,有酒煮(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炙甘草汤),酒洗(抵挡汤),酒煎(下瘀血汤),酒浸(鳖甲煎丸),酒和(当归芍药散),酒饮(大黄蛰虫丸)等。虽然用法不同,但功效多同,多取其引经达表,辛散温通,增强药力之功。

2.5 血涩常以补血与活血通络药物同用

气血虚弱者常易致血少粘滞,脉络空虚。《素问·举痛论》云:“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临证所见,血涩与血虚常常互见,故对于血涩之证的治疗多用益气补血,再佐以活血通络之品,血旺脉充方能达到治病求本之目的。诸如调经祖方温经汤,用吴茱萸、桂枝、川芎、当归活血调经,温经通脉,伍以麦冬、芍药、人参、阿胶等补养气血之品,消中寓补。

2.6 针药并进治疗瘀血证

如针刺期门治疗热入血室证。热入血室证属血结之轻证,血室与肝密切相关,故仲景以小柴胡汤配合针刺期门,针药并用,清解内陷之热,从而散血室之结。

另外,对于邪盛而入血引起轻微的瘀血、瘀结,宜单祛其邪,邪去则瘀散,不必见瘀治瘀,如桃核承气汤;对于正气耗伤,瘀结较久的,则祛瘀扶正同时并进,如大黄 虫丸、鳖甲煎丸等。并根据病因之不同,每于活血化瘀之中伍以补气行气,或配以温经通络,或配以清热泻火等药物,如旋覆花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温经汤、大黄牡丹汤均体现了上述不同的配伍方法。

3 对后世医家的影响

仲景对治疗瘀血证的论述,理,法、方、药兼备。瘀血之证,非见瘀治瘀,而是将活血化瘀与补虚、温经散寒、清热、解毒、行气等法有机结合,这样使活血化瘀法不仅能祛邪,而且还可扶正;既可用于寒证,也可用于热证;既能治疗急性病,也能治愈慢性病,为后世许多疑难病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受此影响,明代缪仲淳提出著名的止吐血三法,清代叶天士创立了血分病以辛润通络为主的治疗法则,唐容川提出了“血的生化”学说[6]。 历代丰富的临床资料表明,仲景活血化瘀法具有实践性和科学性,直到今天,对临床各科瘀血病证的治疗,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结 论

瘀血证主要病变机制在于机体血行不畅,经脉“不通”,甚或瘀塞不通,在治疗法则上以“通”为主。本文从仲景对瘀血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特色、用药特点,以及对后世医家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初步探讨了治疗瘀血证的特色。仲景将活血化瘀之法与温经散寒,清热、解毒、行气、补虚、活血止血、破血逐瘀等法有机结合,善用大黄通便下瘀,推陈致新;用虫类药物搜剔通络逐瘀;用桂枝温通经络,宣阳化气;用酒剂以通利血脉,引经达表;血涩常以活血通络与补血药物同用;针药并进,为针刺治疗瘀血证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仲景无论是在瘀血证病因病机的认识上,还是在治疗法则上均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树立了瘀血学说之典范,其独到的治疗方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临床各科瘀血病证的治疗,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艾华,刘海英,王守岩.《金匮要略》瘀血证研究[J].吉林中医药杂志,2009,29(5):454.

[2]罗强.张仲景之瘀血证治[J].中国中医药,2005,3(6): 14-17.

[3]李艳萍,张友堂.仲景运用通利法治疗血瘀证刍议[J].中医药学报,2005,33(2):63.

[4]史宏.析《金匮》治瘀十二法[J].广西中医药,1995,18(5):42-43.

[5]陈炳.《金匮要略》瘀血证治初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1):42-43.

[6]胡军平.论仲景活血化瘀法及其对后世的贡献[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23(6):7-8.

(编辑 张大明)

1001-6910(2015)12-0011-04

R222

A

10.3969/j.issn.1001-6910.2015.12.06

2015-08-08

猜你喜欢
仲景瘀血桂枝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老干爹” 难追老干妈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仲景食品首发过会面临经销商流失等多重风险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喊魂
培养“仲景学子”的几点思考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我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