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杰,郭代红,孙 艳,陈 超,柴 栋,朱 曼,黄翠丽,周 忻(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
医院药师培训考核中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及信息化工具研发
徐元杰,郭代红,孙 艳,陈 超,柴 栋,朱 曼,黄翠丽,周 忻(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
目的:探索医院药师培训考核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利用和信息化工具研发,全面提高药学培训质量,促进药学人才队伍建设。方法:回顾我院药师培训历程,从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培训情况入手,分阶段分析问题,明确培训优化重点。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研发完善信息化教学工具,不断提升培训质量。结果:根据药师培训目标,拓展理论培训内容与方法,强化技能训练贴近实际操作,提高培训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利用信息化技术研发教学工具,建立综合培训信息平台,增强培训多样性和考核全面性,促进培训质量持续改进。结论:医院药师培训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利用,信息化工具研发,有助于药师理论技能的全面提升,为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奠定基础。
医院药师;培训;考核方法;多样化;信息化工具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医院药学工作日趋重视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的药学服务,医院药师的知识技能要求也随之提高,其中行之有效的教学培训是提高药师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现行的医院药师教学培训中,如北京地区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制度等在药师素质提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都建立了系列的教学考核方法[1-3],但相对较注重各自阶段的专项培训,互相关联性与促进作用尚存不足,影响了药师在理论和技能的全面掌握及灵活应用。近年来,在药师培训考核中,我院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的综合利用及持续完善,不断加强药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全面提升药师水平。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 – 2014年600余人次培训历程,从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个方面的培训情况着手,分阶段分析培训考核中教学方法和信息化工具应用状况及存在不足。依托我院多个药学培训基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资源相互融合的经验优势,基于医院良好信息平台条件,探索理论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利用,理论、技能等多层面信息化教学工具的研发完善,持续提升培训质量。
2.1 培训历程
自1999年我院开始实施卫生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考核制度,逐步形成基于医院药学各岗位的培训考核方法和教学工具。2006年获批为首批北京市住院药师培训基地后,将规范化培训融入原有继续教育基础中,药师培训方法转变为以强化“三基”能力为主,逐步提升专项技能,教学工具设计日趋贴近实际操作。2010年后,随着药学服务、药学信息化等不断深化,药师培训方法在规范化基础上向层次化发展,教学信息化工具呈多元化完善。
2.2 问题分析
回顾药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历程,基础理论培训方面,培训对象虽然基本掌握药理学、药事管理、药剂学等相关基础知识,但对药物治疗机制、与药学相关的临床理论掌握有所欠缺。在基本知识的培训中,药物分类、药品名称、规格、适应证、用法用量等知识培训效果较好,但副作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临床药物治疗知识方面培训对象掌握较生疏。基本技能培训虽然不断加强通科技能的训练,但实际中药师往往只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技能,对于其他药学技能较陌生。同时,药师对理论、知识和技能三者间关联性不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其往往无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关内容。存在的问题不仅增加安全合理用药的潜在隐患,也无法充分发挥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虽然随着培训的不断规范完善已逐步解决,但仍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2.3 培训优化重点
针对药师培训中的重点问题,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伴随医院药学一体化培训模式的实践[4],确定培训优化重点。在实践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药学理论培训系统性;多种教学方式并用加强技能训练实用性;多层面研发完善教学工具提高培训多样性;教学方法与工具联合应用,强化培训考核全面性。
3.1 基础与应用知识结合,不断提高理论培训系统性
药学理论是医院药师知识结构的底层基础,也是指导医院药学开展各项工作的原理,理论培训质量直接影响着药师实际工作中知识灵活运用程度。
3.1.1培训内容不断拓展 早期的理论培训主要内容以药品说明书为主,仅涉及部分药品基础与应用知识,内容和方法较单一,无法为药师提供全面的药学理论知识。近年来通过分析医院药学知识需求、理论基础与实际运用的关联性,从职业培训和高等教学药学课程中,筛选设计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35课时培训课程,既涵盖医院药学管理、药品保障、药学服务、制剂检验与药学科研等基础药学理论,还囊括了处方医嘱点评、临床药学服务等应用层面的知识基础。经过效果检验后,药师基本从整体上掌握了药学理论系统知识,但针对各岗位涉及的理论知识还不够细化。因此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新增岗位目标,各系统基本药物知识讲解两部分内容,课程增至48学时。
3.1.2培训方法日趋丰富 理论培训方法最初以采取科室小范围集中学习为主,随着培训内容的拓展,逐渐转变为以集中授课的方式,为药师梳理药学基本理论系统框架。现今采取集中授课与参与性讲解结合的方式,在经验丰富师资讲授岗位目标、基础知识后,选择部分药师以药物讲解为主线,实现“岗位目标—理论基础—药物知识”相互贯穿梳理,切实做到药学基础与应用知识系统性培训。
3.2 训练与实战相互贯穿,强化技能训练实用性
实践技能的熟练运用,是药师胜任医院药学岗位的必备条件,也是确保临床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技能培训的效果直接决定了药学工作的水平。
3.2.1参与式教学强化岗位技能训练 传统的岗位技能训练以师带徒,反复操作的教学方式为主,使岗位技能训练仅停留在技能操作层面,对技能的理解不透彻。我院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入岗位技能训练中,组织全员参与各岗位工作流程优化,标准操作过程制定,以此为依据开展科室内部、科室之间岗位轮转制培训,重点岗位实践操作训练等,做到多岗位技能练兵。技能培训效果评价时,设计多岗位技能考核项目,采取科室、药师双向选择方式,针对性开展技能考核,巩固强化岗位技能操作。
3.2.2实景模拟训练夯实药师基本技能 审方、调配、发药、药物咨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药品质量管理六大技能是药师必须掌握的药学通科基本技能,我院采取技能模拟实战训练考核方法,从日常处方医嘱审核点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临床药学服务等工作中积累典型案例,制作模拟题库,搭建药品调剂仿真场景,实景模拟训练药品窗口服务,ADR监测,药物咨询与人文沟通等环节,迅速查找自身不足,扎实提高药师基本技能。
3.2.3互动式教学提升临床药学技能 提升临床药学技能是药师技能深化的重要内容。临床药学技能培训时,依据各层次药师的临床药学技能要求明确训练要点,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组织不同层次药师开展分析点评并探讨,如临床药师结合病例追溯、文献检索等分析进行病例交流,提出药学监护关键点并撰写药历;专岗临床药师则基于药房工作,针对问题利用经验分享的方式提出处方医嘱审核中的注意点,并制定干预措施[5-6]。通过药师之间,学员与师资之间的共同交流讨论,达到培训目标,使药师掌握临床药学问题的应对与处置技能。
3.3 信息化工具全程辅助,增强培训考核多样性
近年来,随着药学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院将其引入教学培训中,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自主研发了“军队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系统”、“静脉药物集中调配系统”、“电子药历管理系统”、“电子处方集系统”、“药学系列规范化培训考核系统”等信息化系统,与传统培训方法联合运用,增强培训考核多样性[7-10]。
“军队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系统”提供层次清晰,内容详实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模板与评价要点,利用该系统进行理论讲解、电子示教和实际操作,使药师熟练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应对与处置。“静脉药物集中调配系统”设计覆盖静脉药物集中调配流程各环节管理与安全防控,药师在实际工作和培训中的应用,有效辅助药师深入学习静脉药物的集中调配流程、处方医嘱审核关键内容等。“电子药历管理系统”的分类管理功能、规范的药历格式模板、快速信息提取功能等,在药历撰写培训中实现药历整体教学、分类重点讲解,为药师全面提高药历书写能力提供支持,使师资在教学中能更加注重药学监护关键内容的讲解。“电子处方集系统”建立药品基础信息和药品供应动态等药品信息知识库,为药师快速掌握药品知识提供辅助。
3.4 建立培训专项信息平台,提高培训考核全面性
“药学系列规范化培训考核系统”是我院针对医院药师培训考核研发的药学教学专项信息平台,自2010年研发应用至今,利用医院网络资源,采取B/S设计模式,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通过医院局域网即可随时随地利用该平台开展培训考核。经过四年的应用完善,“药学系列规范化培训考核系统”功能从单纯的基础理论考核,逐步拓展到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全面检验;测试形式由最初的仅单项选择,增加至涵盖选择、填空、问答、图片等多种题型;由考核系统逐渐完善为考练结合的药学教学信息平台。
考核过程中,依据不同层次 水平测试要求、不同阶段的考核标准、不同内容的评价指标,选取相应题库,自由设定试卷题目、题型比例,确保考核质量。利用随机抽题的方式,使考核试题实现个性化。充分发挥情景、问答、图片等多种试题的作用,实现技能训练全面信息化考核新方法。例如: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门诊药房阶段,从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品不良反应、处方审核、处方调配与用药交待、人文沟通与交流等题库中按比例抽取试题,按照培训细则全面考核培训效果。
随着系统中题量由最初的100题扩增至近2000题,从单纯西药试题增加中西药试题并行,系统增加试题训练功能,药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试题类别、试题数量,随时利用医院局域网电脑客户端进行练习,系统在每道试题练习完毕后提供正确答案比对,巩固理论基础和提高技能水平。
3.5 教学方法和工具合理利用,注重质量改进持续性
质量控制与改进,是贯穿培训考核全程的核心。针对不同环节、不同内容的培训,合理制定培训与考核计划,综合利用以考带练,阶段性教学,专项性互动评估等多种方式,共同提高培训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传统方式与信息化工具的优势,实现多角度、全方位、客观性地效果评估,及时发现培训考核中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持续改进培训质量。
综上,经过多年的医院药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充分发挥我院医疗与教学结合的优势,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并择优改进、综合利用,强化各阶段的药学培训效果。在传统教学基础上,依托我院信息化平台积极研发实用的信息化教学工具,提升培训的灵活性与效率;并通过构建专项信息平台,探索医院药师培训中多样化教学的新模式,建立系统性、客观性的效果评价考核体系,切实促进医院药学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2013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219-228.
[2] 王淑洁,王育琴,甄健存,等.北京地区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设计与实践[J].中国药房,2011,22(9):788-790.
[3] 朱曼,郭代红,刘皈阳,等.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和管理体系探索[J].中国药房,2011,22(37):3503-3505.
[4] 徐元杰,郭代红,陈超,等.系统化医院药学教学培训模式的探索实践[J].中国药师,2013,16(12):1882-1885.
[5] 郭代红,刘皈阳,孙利华,等.医院药学工作的管理支撑与文化建设[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9,6(1):1480-1481.
[6] 郭代红.提升调剂岗位药师技能,有效防范临床用药风险[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3,10(6):321-322.
[7] 陈超,郭代红,刘皈阳,等.解放军ADR网络填报管理系统的研发[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8,5(4):20-22.
[8] 孙艳,郭代红,杨洁,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研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液系统[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8(4):243-245.
[9] 朱曼,郭代红,刘皈阳,等.解放军总医院电子药历管理系统的使用与评价[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8,5(4):8-10.
[10] 徐元杰,郭代红,汤智慧,等.手机处方集药品供应动态查询系统的研发[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7(6):374-377.
Application of the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ools in hospital pharmacists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XU Yuan-jie, GUO Dai-hong, SUN Yan, CHEN Chao, CHAI Dong, ZHU Man, HUANG Cui-li, ZHOU Xin(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ools for hospital pharmacists train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harmaceutical training comprehensively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pharmacists.Methods:Based on the course of pharmacist training in our hospital, the problems in each stage of the basic theories,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 training were analyzed, and the key piont of training methods optimization was identifi 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information training tools were developed by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Results: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s of pharmacist train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theory training were expanded as well as the skill training was close to practical operation, which made the training more systemic and practical. Information teaching tools were developed and comprehensive training information platform were set up, which could enhance the diverse training,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raining quality.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ools in the hospital pharmacist training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ory skills of pharmacists, and providing high quality of pharmaceutical care.
Hospital pharmacist; Training; Assessment method; Diversity; Information tool
R95
A
1672 – 8157(2015)01 – 0056 – 04
2014-10-15
2014-11-25)
2014年全军后勤科研重点项目:军队药品风险监测防控技术与支撑平台的研究
郭代红,女,主任药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及药事管理工作。E-mail:guodh301@163.com
徐元杰,男,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E-mail:xuyuanjie12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