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红杰 田启运 盛家峰 徐文静
药师在促进儿童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夏红杰 田启运 盛家峰 徐文静
通过儿童常见的药物使用情况, 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干预, 促进儿童合理用药。 结合儿童生理特点及用药需求, 从窗口发药情况分析儿童用药容易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 指导儿童合理用药。药师开展儿科药学特色服务, 指导患儿正确合理用药, 可最大限度的发挥药效, 减少不良反应,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药师;合理用药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 身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 且比成人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1]。目前儿童用药中存在很多误区, 研究表明, 在儿科临床用药中,不合理用药的比例可达30%以上, 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合理使用现象, 主要包括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影响了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 发挥药师在儿童用药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儿童合理用药。
1.1 儿童用药成人化 现阶段我国儿童用药的现状是专门用于儿童的药物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 儿童用药成人化。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儿童制剂主要有颗粒剂﹑口服液及片剂等,其中以颗粒剂为主, 许多药物没有专门的儿童剂型。患儿服用片剂及胶囊时存在一定困难, 需将片剂掰开研磨﹑胶囊内容物倒出服用。近年来,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口服型儿童用药逐渐增多, 但是儿童型针剂和注射剂几乎没有。
1.2 儿童用药的用量不精准 药品说明书中关于儿童用药的用量大都是“儿童酌减”或“遵医嘱”。儿童用药的用量一般按照体重计算, 缺乏精准的计量。
1.3 儿童用药缺乏临床试验 尽管目前儿科临床试验仍存在较大困难, 但随着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监管和执行力度的不断增强, 儿科临床试验将日趋完善, 最终实现基于儿科临床试验证据为儿童提供最佳治疗方案的目的[2]。
1.4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较多 由于儿科用药缺乏相关的临床试验, 不良反应的信息较少以及儿童对不良反应的表达有限, 有时会掩盖不良反应, 甚至产生药源性疾病。据2010年来自国家药物不良反应检测机构的一份报告显示, 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12.9%, 其中新生儿为24%, 而成人是6.9%。我国每年约有7000例儿童死于用药错误, 多涉及年龄最小﹑病情危重复杂的患儿。
1.5 儿童用药存在重复用药现象 患儿有时同时患上几种疾病, 在不同科室就诊, 由不同科室的医生开具药品时, 医生有时会开具同一种或同一类药品。
1.6 使用儿童禁用或忌用的药品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 部分医生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用药特点及用药禁忌了解较少, 如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童中可引起关节痛及肿胀, 故18岁以下儿童禁用。
2.1 认真审核处方, 规范操作规程 药师在审核儿科处方时, 应比成人更加认真仔细, 严格执行“四查十对”, 发现处方中存在用药错误﹑用药不适宜现象及超药品说明书使用时,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及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及时与处方医生取得联系, 待确认后方可发药。
2.2 加强对患儿家长的用药指导 在患儿家长取药时应加强对家长的用药指导, 能提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 从而增强药效, 加快患儿的疾病好转。如在服用多种药物时, 应逐个服用, 不宜混合服用;吗丁啉混悬液应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处, 避免儿童因喜食药品的甜味儿而过量用药;若药品说明上无特别说明, 药物不应与牛奶果汁等同服;肠溶片应整片服用, 不能掰开或碾碎;泡腾颗粒或泡腾片应加水溶解完全后服用;应提高儿童用药依从性, 不能捏鼻子, 以免发生意外,退烧药应间隔4~6 h方可重复使用等。
2.3 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由于儿童体内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致使游离的药物浓度较高, 易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应结合患儿年龄﹑体重等特点, 制定个体化的用药剂量,保证患儿安全有效的用药。
2.4 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药学咨询服务 医院可在门诊药房开设窗口咨询和电话咨询, 由高年资的药师加以专业培训,承担药物咨询, 提供合理用药指导, 使患儿家长多方面获得合理用药的常识, 纠正常见的药物不合理应用, 以提高药物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2.5 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临床药师在平时的工作中, 应积极搜集门诊及住院患儿用药方面的不良反应资料, 整理分析并上报, 为儿童合理用药积累宝贵的资料。临床药师可通过查房参与临床药物治疗, 开展药物咨询, 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 促进合理用药, 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2.6 加强处方点评及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药剂科应组织人员进行处方点评及病区医嘱分析, 并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加以分析, 对于不合理的处方要在医院信息中予以通报,作为对医生考核的依据之一, 目的在于减少不合理用药, 使患儿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减少细菌耐药性, 促进患儿安全合理用药。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关注儿童安全合理用药, 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2004年3月30日,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曼谷召开“全球合理用药大会”指出, 全球有1/2药物被不合理使用, 死亡患者中有1/3是源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12%~32%, 而儿童的发生率则更高[3], 促进患儿安全合理用药迫在眉睫。药师作为医患间沟通的纽带, 应转变传统观念, 提高服务意识, 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做好儿童用药的指导, 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促进患儿安全合理用药。
[1]韦波.论儿童合理用药.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3, 7(2):129-130.
[2]曾力楠, 张伶俐.儿科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儿科药学杂志, 2010, 16(2):4-6.
[3]Wang L. The safety in administration of drugs for children. J pediatr pharm, 2009, 15(5):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198
2015-07-16]
462000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