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计风险问题

2015-01-22 23:31韩静章道云
2014年35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内部控制

韩静 章道云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企业经营活动不断丰富,审计活动也不断进步。随着国内外不断发生多起审计舞弊案件,多家著名会计师事务所面临信誉危机,在这些审计失败的背后,审计风险问题得到重点关注。本论文以综述方式直接论述审计风险含义、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规避的问题。

关键词:审计风险;内部控制;审计风险防制

引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会,从总体上说,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一个较好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企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内外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有效实施和完成的质量水平情况对企业有着重要意义。宏观的审计包含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也主要是指企业组织内部实施的监督防控体系,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外部审计。内外部审计可全面促进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对其未来发展有重大作用。然而,企业中难免发生营私舞弊,会计人员掩盖真实会计报告信息,使审计人员难以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一些不易察觉的纰漏。

1、审计风险概述

1.1审计风险的含义

《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对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里所说的审计是指审计人员遵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并以独立审计准则为基础,它不同于审计人员故意作出一些不适当的审计意见的舞弊行为,以及审计人员没有遵守独立审计原则规定,没有坚持作为一个注册会计师而应遵守的职业操守。但是现在,很多人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舞弊行为而导致审计报告失真也当作审计风险来理解。这里所谓的审计风险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没有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动情况;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的错误的会计报表,而实际上是公允的。

1.2审计风险的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质,对于审计风险的特征,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

(1)审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审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它不随主观意识的改变而改变。当代审计采用抽样的方法,即从全体资料抽取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且能覆盖信息使用者要求的样本,分析审计样本的特点,以样本推断总体特征。但是样本与总体的特征难免存在差异,误差在合理范围内也合情合理。但是以抽样样本的审计结果来推断总体的特征,总是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同时审计人员要承担一定程度的作出错误审计的风险。若采取详审的方法,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错综复杂,审计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等问题,也不能避免审计风险的存在。因此,通过对审计风险的调查研究表明,审计风险不能避免,它客观存在,我们只能采取防控结合的方式避免由于审计风险而导致审计失败的发生。

(2)审计风险的隐蔽性

由于审计风险客观存在,平时很难发现它具体存在的形式,大多数情况是在风险发生并导致不良后果,才被人们所注意。审计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在实务中,若审计人员作出偏离事实的审计行为,并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没有引起相应的责任,那么这种风险就不会被人们知道,这就体现了它的隐蔽性。审计人员也可能只是下意识的去防范,它就没有转化为真实的风险。审计过程受到法律环境、执业人员品质和执业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人们只能在思想上认识它的存在,而不能确切的定性和定量了解。

(3)审计风险的偶然性

根据审计风险隐蔽性特点可知审计风险隐藏在审计人员没有留意到的地方,并且它的存在是不定时的,它必然存在,但偶然发生。审计人员无意识接受了这种风险,并可能在无意中承担了这种后果,因此,它具有偶然性,不固定性。

(4)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审计风险不能避免,也不能事先定性定量的做好策划,它的偶然性和隐蔽性特征表明审计风险具有可控制性,根据对以往审计经验以及真实案例的分析,审计人员可以总结归纳风险的类型、特点,以此进行控制,用科学的方法把它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

1.3审计风险研究意义及国内研究现状

审计质量的好坏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和结果,随着经济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审计工作也日渐丰富,审计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不断加大,这就导致审计风险日趋增大。审计风险问题不仅关系审计质量的好坏,也影响独立审计事业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审计业界密切关注的话题之一。审计风险是现代审计工作必须考查的要点之一,加强对审计风险的理论和案例研究,对促进和保证审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加深,我国从事类似职业者逐渐对审计工作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并且随之加深其认识。1981——1986年是我国审计界对审计风险缺乏研究的階段,不论是政府审计机构还是民间审计组织,都对审计风险没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因此,在审计实务中,也就忽略了这个问题,导致我国对此研究发展缓慢。从1987——1991年,我国对审计风险有了初步的探索,在这一时期,我国审计体系初具规模,出现了大量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并对审计理论的研究也开始了初步发展,这是我国审计界对审计风险的研究比较活跃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我国在一些专业出版物上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对审计风险的研究成果,这就标志着审计风险已成为理论界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从1992年到现在,我国审计界对审计风险的研究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大量的研究成果问世。

2.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并且在各个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之下,又形成多种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将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客观因素;主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审计风险的客观因素,即该因素是由被审计单位造成的。主要包含: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制度是否完整、会计工作人员是否真正遵守会计规范;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经营状况是否稳定。审计人员不直接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且对于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以及相关的其他资料的真实性并不清楚,而是以这些资料为载体进行间接审计。因此,审计结果的质量水平完全依靠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些被审计单位为了达到某种经营目的,很有可能虚报财务状况,偏离真实,最常见的就是账账、帐实、帐物不符,这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审计人员难免会产生错判。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和监督的基础,若内部控制不完善,就会直接提升风险指数。企业经营状况稳健,内部机构设置明朗,经济活动规范,其审计风险则相应减少。

审计风险的主体因素:

(1)审计人员的个人理论知识、审计技能和工作经验等是制约和检查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在实务中,对审计事项的判断、审核依赖于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经验,业务越熟练,经验越多,对审计程序越了解,就越能发现和规避审计风险。如果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经验欠缺,就有可能做出不适当的审计意见,不能揭示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的虚假内容,不能有意识的发现审计风险存在的地方。

(2)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不仅表现了个人道德品质,更代表了审计行业的形象。现代社会有着各种不同的诱惑,特别是金钱诱惑。一个审计人员如果不能坚守职业道德,为了一己之利而营私舞弊,那么只会导致审计失败,失去客户的信任,并对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造成不良影响。

(3)审计主体所选择的审计方法有缺陷。目前,审计人员基本采取电算化方式,审计方法也大多采取抽样。由于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的复杂化,导致审计人员取证困难,审计工作受到限制。同时,抽样方法也受到审计人员本身的业务水平限制,工作中难免会出现漏洞,这也是审计风险存在的形式之一。

审计风险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经济、法律、政治等影响。这是几个宏观因素,也是审计存在的前提。在法制上使审计工作更严谨,职责分明;经济发展带来审计电算化的发展,使审计工作进行的方便和准确;随着国际化发展,审计事业也日渐与国际趋同,使审计准则更加规范化。因此,为审计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其风险控制也有重要意义。

3.审计风险的防控

要想使审计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既需要企业组织内部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也需要审计主体本身从实际出发,在审计准备、实施和报告各阶段采取措施,以减少风险。我们可以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加强注册会计师的风险防控意识和职业责任感

审计工作作为一个具有高度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职业,如果不高度增强自身的风险意识,那么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会使审计职业道德和执业质量失去公众的信任。随着会计舞弊方法的翻新,注册会计师应不断加强自身审计理论水平和执业技能,不断学习进步,认真归纳分析舞弊案件,总结经验。

(2)被审计单位加强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会直接影响财务信息的结果,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控制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内部审计监督的执行不到位,风险存在时也未及时进行处理,导致审计失败。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更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的基础,据资料显示近50%的财务舞弊事件可全部或部分归于公司的内部控制失败。因此,加强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审计成功的关键因素。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审计风险的合理控制

从微观来看,审计风险主要存在于企业组织内部和审计人员的具体工作中,从宏观来看,它又与现实社会的经济法制(外部)环境有着密切联系。降低审计风险不仅需要注册会计师强化自身风险意识,提高执业水平,也要社会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不能只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绝对的独立审计,而缺乏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只有在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下,注册会计师独立、公正、客观的进行审计,才能保持审计程序的有效进行,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結论

大量审计失败案例表明,忽略审计风险以及没有及时的规避风险是导致审计失败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审计风险含义的论述,从其特征出发分析了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防控措施。审计风险无处不在,未来社会对其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和全面。(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海梅.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控制策略[J].审计月刊,2010.

[2]林峰.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3]许磊.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的控制研究[J].时代经贸,2006.

[4]王潇明.审计失败与经营关系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内部控制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