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绿牡丹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索

2015-01-22 17:30毛伟郑小琴
中国茶叶加工 2015年1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探索

毛伟,郑小琴

(江山市茶叶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江山 321400)

江山绿牡丹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索

毛伟,郑小琴

(江山市茶叶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江山321400)

摘要:对江山绿牡丹茶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定位,提出绿牡丹茶产业应当依托农业园区,立足基地建设、提升加工、品质提升、市场建设、品牌建设、主体培育等六大路径,促进绿牡丹茶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提出保障绿牡丹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法是完善政策和强化科技支撑。

关键词:江山绿牡丹;转型升级;路径方法;探索

中国茶叶加工2015(1):59~62

江山市地处浙西南钱江源头,土地总面积2019.48平方公里,是浙江省传统农业大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粮食高产示范县、中国蜜蜂之乡和全国重点产茶县。近年来,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江山市开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园区化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推进以绿牡丹茶产业为主的五大农业特色产业,主打“精品牌、特色牌、生态牌”,逐步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经过几年的努力,江山市已列入和建成省级茶叶主导示范区1个,茶叶精品园3个,并探索出绿牡丹茶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江山绿牡丹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定位

江山绿牡丹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要紧紧依托江山现代农业园区和精品园建设,以浙西优质绿茶产业带为基点,着重建设良种化、标准化、有机化、精品化示范基地,实施品牌战略,以江山绿牡丹系列名优茶开发生产为抓手,将茶叶生产从注重烘青、炒青生产的数量扩张型向以生产江山绿牡丹茶为主的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转变。

2 突出工作重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2.1依托农业园区,积极推进建设步伐

2.1.1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的抓手是资源整合,要通过强化土地流转、提升建设标准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按照“减户数、扩规模、提素质、增效益”的思路,采用“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是出台扶持政策。全市专门设立土地流转储备金,以乡(镇)、村为单位集体流转储备,按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要求,由市级相关部门根据特色产业特点统筹规划,统一发包;同时鼓励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转包、租赁、互换、入股的方式,授让农户流转的土地。二是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强化流转信息服务,规范流转行为,引导土地加快向有能力、有实力的农户和企业、合作社集中。到2013年底止,江山市土地流转累计8067公顷,流转率达41.3%;2公顷以上规模流转面积达到3467公顷,占流转面积的43%;百亩以上规模经营主体达119家,经营面积达2133公顷;农业“两区”建设区域内的峡口镇、凤林镇土地流转率分别达53.32%和44.89%。

2.1.2优化空间布局,打造现代农业园区示范推广样板园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工业化的理念、园区化的方式、开发区的组织,科学规划了农业发展空间布局。一是在江山南部现代农业园区强化设施农业建设,着手土地有效开发整理和低产园地改造,初步规划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沟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业园区;二是创新农作制度,大力推广茶园养鸡、猪—沼(肥)—茶等新型种养模式,促使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三是应用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实现了“经营规模化、生产设施化、技术高端化、产品精品化、农民组织化”,将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成江山市农业样板园和示范推广园。

2.2立足六大路径,促进绿牡丹茶产业转型升级

2.2.1从基地建设入手,促进转型升级

大力推广茶树良种,走规模化绿色产业之路。一是积极推进茶树品种改良,重点发展“优质型”无性系良种,将早、中、晚生品种按40%、40%和20%搭配发展,至2013年底,江山市茶树良种率超60%;二是大力推广茶园养鸡、猪—沼液—茶园/茶果结合等循环农业新模式,目前江山市建成循环农业新模式基地15个;三是积极鼓励茶叶企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到2013年为止,已认证绿色食品基地4个,无公害农产品15个,目前还有4个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正在申报中。

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发展防冻抗旱设施和沟渠路配套、防护林等基础设施,推广喷滴灌设施,提高茶园防冻抗旱能力,大力推广茶园重施基肥和配方施肥等,防止土壤结构破坏、严重板结和蓄水保墒力下降,提高土壤肥力。二是推广机械化修剪和施肥,现已建有机械采茶、修剪、施肥队8支,配套双人采茶机,轻型、重型单人或双人修剪机,翻耕施肥机等60多台(套)。在条件较好的丘陵茶园,采用“中高档名优茶人工采摘,低档优质茶机械采摘”的方式,缓解了因采茶工紧张,茶鲜叶无法及时采摘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目前,江山市80%的茶园的轻、重、深修剪任务由修剪队完成,20%的茶园推广“人工+机械”采茶模式。

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实行统一供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喷药防治、统一执行安全间隔期的“四统一”病虫害防治模式,组建茶叶植保队,开展江山市的茶叶病虫害防治工作。

2.2.2从提升加工入手,促进转型升级

倡导高效、安全、清洁生产方式。对原有98家茶叶加工小作坊进行整合升级,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加工场地,要求各茶叶加工厂按标准化、清洁化生产,鼓励茶叶企业进行生产许可认证、HACCP认证和ISO9000认证。到2013年为止,江山市已建设改造标准化茶厂15个,取得生产许可认证的茶叶企业7家,HACCP认证的企业1家,ISO9000认证体系的企业1家,建成成套茶叶生产线5条,茶叶专用保鲜库5个,年贮藏能力达80吨。

建设茶青交易市场,建设茶叶加工中心。2013年在南部现代农业园区的峡口、凤林及两翼(双溪口、长台和淤头、新塘边)等主要产茶乡镇,由乡镇规划建设了六个茶青交易市场,年茶青交易额达5000万元以上,方便了茶农茶青的交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2.3从品质提升入手,促进转型升级

开发江山绿牡丹茶系列产品。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江山绿牡丹茶因色香味俱全占有绿茶市场一席之地。近年来,随着名优茶产品从注重外形向内外并重转变,江山市茶叶技术推广中心、茶叶企业及时与科研院校紧密合作,在原有保持江山绿牡丹茶风格的基础上,开发了香高味浓型系列茶(卷曲型江山绿牡丹茶),推广两条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同时修订江山绿牡丹茶省级地方标准,为江山绿牡丹茶生产提供了参照依据。

开发夏秋茶的利用。江山绿牡丹茶一般是以春茶为原料,夏秋茶的利用率和效益很低,为提高经济效益,以夏秋茶为原料开发了罗洋香等花香型绿茶和“江山万年红”等红茶系列产品,提高夏秋茶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2.2.4从市场建设入手,促进转型升级

优化升级江山茶叶交易市场。江山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为提高江山茶叶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促进江西、闽北及周边地区绿茶在江山市场的交易、中转,江山市政府在46省道边规划建设两万平米的茶叶交易市场,并配套设立货运、餐饮等服务性功能区,改变了原有的茶叶露天交易的状况。

拓展外地市场。努力拓展江山市以外茶叶市场,以长三角市场为中心,开设了北京、山东、江苏、上海、西安等地江山绿牡丹茶专卖店30余家,扩大江山绿牡丹茶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2.2.5从品牌建设入手,促进转型升级

扎实推进地理标志产品——江山绿牡丹茶品牌。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茶叶企业争创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江山市拥有浙江省著名商标3个,浙江名牌产品1个,同时江山绿牡丹名茶产业化协会正积极申报浙江省区域名牌。

整合品牌和统一管理。通过完善和实施“江山绿牡丹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江山绿牡丹茶质量管理制度”、“江山绿牡丹茶包装管理办法”、“江山绿牡丹茶行业自律公约”等多项制度,强化质量管理,实施品牌、商标、质量、包装“四统一”的江山绿牡丹茶品牌管理模式,实行“母商标+子商标”的双商标管理方法,走“以标准整合企业、以品牌整合产品”的振兴之路,努力打造茶叶经营新体系。

加强品牌宣传。对江山绿牡丹茶的宣传推广进行策划,制作内容统一的江山绿牡丹茶宣传画册,征集、制作了江山绿牡丹茶歌—《生活如茶》,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现在已成为江山市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的好歌;围绕质量提升和品牌打造为主题,江山市举办“江山绿牡丹”名茶文化节,开展了茶王赛、茶艺表演、茶叶展销、茶之旅等茶文化活动,弘扬了茶文化,扩大了江山绿牡丹茶的知名度。

2.2.6从主体培育入手,促进转型升级

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或工商资本投资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构建市场的多元渠道。

加强行业整合。促进中小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形成区域化、集约化、合作化生产经营。到2013年止已有省级示范性合作社2家,市(县)级示范性合作社6家。

扩大联营联合。一是引导将茶叶种植与加工分离,鼓励有技术、有潜力、有实力的茶叶加工企业通过订单、联营等方式,加大原料收购和加工;二是依托江山市绿牡丹名茶产业化协会、龙头企业推进基地—茶厂—研发—市场等各个环节的合作经营,提升了茶产业生产、加工、贸易、创新的带动力。

3 围绕四项基本措施,保障绿牡丹茶产业转型升级

3.1通过完善政策,保障转型升级

农业发展一靠科技、二靠政策。江山市一贯坚持“农业稳市,兴工强市,以工抚农”的产业政策。

3.1.1创新机制体制,确保绿牡丹茶产业的发展

一是近年来,江山市将茶叶产业列入310工程项目——万亩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建设,并出台六大举措推进万亩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建设;二是由于原由市农业局下属经济特产站承担的,以江山绿牡丹名茶产业化协会社会团体的方式运作的江山市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在品种和技术推广、品牌推介等方面没有得到有效拓展,为加强茶叶技术推广力量,江山市专门成立茶叶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全市茶叶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试验和推广及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工作。

3.1.2加大扶持力度,用项目支撑推动绿牡丹茶产业的发展

一是为加快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步伐,为进一步鼓励茶叶种植、换种改植的积极性,江山市委、市政府对种植3.33公顷以上茶树良种的予以奖励,并将奖励幅度从每公顷4500元提高到每公顷7500元。至2013年为止,江山市无性系茶树良种覆盖率已超过60%,为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茶叶的提质增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二是支持茶叶企业的“三证”认证,对取得无公害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分别奖励1万元和5万元,;三是鼓励种植、加工、销售大户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积极申报县、市、省级示范性合作社,提高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示范性作用,发挥其在茶叶产业方面的带动力,对取得市级和省级示范性合作社,分别奖励1万元和5万元;四是在项目申报上,以现代农业园区、精品园和主导茶叶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扶持茶叶龙头企业建立良种化、标准化示范基地,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加工车间。近年已实施高效生态名茶示范基地、江山绿牡丹茶良种示范基地、江山市设施茶园示范基地、双溪口茶叶精品园等项目。

3.1.3重视发展环境,认真落实生态循环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出台 《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鼓励使用有机肥,努力减少化肥使用量;二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方法和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三是加强扶持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生产设施配套用地等,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优惠政策体系。

3.2通过科技支撑,保障转型升级

3.2.1强化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强茶叶科技应用水平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现有十罗洋茶场和林山茶叶专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在基地共建、茶叶重大科技攻关、品牌营销策划、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发挥了科技支撑茶叶发展的良好局面,提高了江山茶叶的科技应用水平。茶叶专家组把脉江山茶叶产业。邀请省内相关专家把脉江山市茶产业,研判发展趋势,指导产业发展。

3.2.2强化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积极推行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充实基层农技队伍,推进以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主的“三位一体”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乡镇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为依托,新型农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农技服务机制,突出科技推广重点。围绕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机械化作业技术,建立优质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2个;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广农业标准化、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技术。

3.3通过强化服务,保障转型升级

(1)强化信息服务。加强“农民信箱”和“农技110”建设,建立村级网站、企业网站,利用这些平台,及时发布农业技术、产品供求、土地流转以及政策、气象等信息,实行信息服务的无缝对接。

(2)加强营销服务。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合作社参加浙江省绿茶和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引导农民利用“农民信箱”和“农技110”发布产品销售信息,推动网上交易。广泛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加快“农超”对接步伐。

3.4通过主体培育,保障转型升级

(1)加快职业农民的培养。近年来,江山市立足提升传统农民、转化失地农民、引入新型农民,坚持课堂教育与现场辅导相结合,开展阳光工程、农民素质提升、农民职业技能等一系列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帮助茶农、合作社成员和企业职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近年来,每年培训1000多人次。

(2)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全面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发挥工商资本优势,引导社会力量介入茶叶产业,通过建基地、搞开发、办茶厂;在此基础上扶持企业做强做大,重点在企业技改、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环节予以支持和帮助,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3)规范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加强茶叶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和规范运作,完善内部结构的规章制度,着力建设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运行规范、管理民主的示范性合作社。截止2013年,江山市茶叶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5家,入社社员1800余人,注册资金750多万元;建设基地1667公顷,联系带动农户7000多户。

总之,要以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的思路,全力推进江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特色,促进江山绿牡丹茶产业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306(2015)01-0059-04

收稿日期:2014-06-17

作者简介:毛伟(1969-),男,浙江江山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

Path Methods Exploration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with Jiangshan Green Peony Tea

MAO Wei,ZHENG Xiao-qin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of Tea in Jiangshan,Jiangshan 3241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by investigating the orient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Jiangshan Green Peony Tea industry,put forward that the Green Peony Tea industry should rely on agricultural park.The methods of promoting and upgrading Green Peony Tea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were based on six paths including the base construction,process improving,quality improving,market construction,brand building and cultiv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ubject.Meanwhile,the methods,which were proposed to guarante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Green Peony Tea industry,was to improve the policy and strengthen the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Jiangshan Green Peony Tea;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Path method;Exploration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探索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