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茶文化道器相依的精髓

2015-01-22 17:30田真王怡婧俞泽南
中国茶叶加工 2015年1期
关键词:茶事茶文化

田真,王怡婧,俞泽南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191;2.英国伦敦艺术大学 伦敦 N1C 4AA)

论茶文化道器相依的精髓

田真1,王怡婧2,俞泽南2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191;2.英国伦敦艺术大学 伦敦 N1C 4AA)

摘要:中国茶文化经历了从神农至隋代的漫长孕育,发展到唐中期得以确立并逐渐成熟。唐代陆羽提出“精行俭德”为品茶思想境界和行为准则。皎然首次提出“茶道”为修行之道和饮茶之道的统一,即把修行之道践行于饮茶的生活之中。在唐代文人墨客及修行者的倡导推广下,中国茶文化形成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道”“器”统一的特质。在历史的沿革中茶文化发展成为涵盖人文精神和审美艺术在内的文化整体。本文通过论述茶文化产生的文化基因、“道”的哲学特质、“器”的审美境界来阐释道器相依的文化精髓。

关键词:文化基因;道器相依;文治教化;“道”的哲学特质;“器”的美学意境。

中国茶叶加工2015(1):67~71

1 茶文化道器相依的文化基因

中国传统思想发轫于古代农耕经济的社会生态,安居乐业、耕田而食是社会生存的境界,因此造就了人与天象地理密切相连的文化源流。中国古代哲学以“天人合一”理念为渊薮,以“融入式”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天地人的关系,注重整体性、辩证性、直觉体悟性,并借助具体的形象符号来表达对自然与自身的认识及评判,形成了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路径和仰观俯察的认知方式。《周易·系辞下》写道:“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古人在探究天地法则中,逐渐形成了“道”的概念,“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多元的含义。《周易·系辞上》写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1]《周易·说卦传》写道:“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1]因此,以哲学视角看“道”则是天道、地道、人道,即三才之道的合一,在宇宙生成论上,“道”是法则、规律、本体、精神信仰。形而下者,指事物而言。道器相依,道器不离,由道成器,由器彰道。人要体认天地之道,进而认识自身在天地之间的价值。由天地至物、借物而达对天地的契会与颖悟,魏晋时期思想家王弼所著《周易略例·明象》写道:“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2]言、象、意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和价值观追求的表达方式,所谓“言”即语言;“象”即物象,世界的实物形态;“意”即心志,心灵的表达。言者所以象明、象者所以存意。托物兴辞,借物喻意,澡身浴德,恰是这种思维的外在展现。一方面物象的自然秉性与人所追求精神境界契会,另一方面人们以此为媒介彰明心境,使言和文更加生动华彩,“文章经国”、“文以载道”、“言以载事”、“比物连类”成为了中华文化特质。

“文化”自西汉以来被赋予了“文治教化”的意义,与武力天下相对。西汉经学家刘向所著《说苑·指武》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3]在此“文化”指以礼乐典章制度为依据而教化臣民,“文化”的含义即是文治教化,因此文化本质涵盖了道德评价和审美导向的意识及外在形式。文治教化是一个推广的过程,即文德化民,无论是《周易·贲卦·彖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还是《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4]化成天下、化民成俗,皆是推广人文、教育民众,使文化成为生活方式和习俗,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目的。依上述而言,道器相依,文治教化的理念造就了中华文化基本精神。

茶文化正是在中华整体文化背景的映衬下而形成的。自唐代陆羽提出“精行俭德”茶文化命题,开启了载道言志的茶文化精神之本,借茶喻道表达思想价值取向正是中国传统思维在茶文化中的彰显。文人墨客及修行者对茶事撷英成道铸就了文化,以此通达对道德境界、宗教境界、审美境界等追求。在历史的发展中,茶文化成就了文德化民、化民成俗的文化典范,茶和茶文化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客来敬茶的民俗礼节,还是以茶喻道的思想者境界,皆造就了道器相依的茶文化风景。如果从一个窗口或一个视角进行中华文化之旅,那么茶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茶文化涵盖了中华整体文化的根本基因,既彰显了人文思想,也展示了审美艺术。通过茶文化可以了解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民风民俗等精神文化与实体文化特色。一言蔽之,中华文明的卷帙中散发着茶的清香。

2 茶文化“道”的哲学特质

中国茶文化的哲学特质在于融含了传统思想儒释道各家之道,从不同层面和方向托起了茶道之道的内涵,茶道展示了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践行、以和为境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和政治理想;彰显了佛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宗教信仰和修行门径;洋溢着道家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生道合一、逍遥隐逸的世界观和人生境界。

儒家思想以治国教民为其理论鹄的,因此儒家的一切主张皆围绕着入世展开。“仁内礼外”为其理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换言之,即是通过外在的礼仪法度、行为规范来展现儒家以仁爱为核心的内在思想。儒家思想体现在茶道中则是仁、礼、和相统一的修养境界。儒家赋予“仁”哲学和道德意义,在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上,仁者,爱人。《论语·雍也》写道:“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随着儒学的不断发展,至宋代,儒家确立了伦理道德本体论的思想,使孔孟仁学与《周易》的生生之德思想结合起来,建立了以生命为本体的宇宙论。宋代周敦颐《通书·顺化第十一》提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6]宋代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写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7]因此儒家仁学涵盖了道德和宇宙本体论的意义。天地赋予了万物生命,人道源于天道,仁的最高境界就是公忠天下,清代戴震摒弃了宋儒的禁欲论的消极因素,其《孟子字义疏证·仁义礼信》进一步提出“一人遂其生,推之而天下同遂其生,仁也。”[8]把追求个体的幸福推至社会整体即天下的共生,道济天下,润泽生民,成为君子崇高的人格境界。“仁”的理论践行于外,则是儒学“仁内礼外”的观点。仁是礼的中心,是礼所赖以产生的价值目标;礼是仁的具体表现,是由仁所产生的德目。礼在儒家理论中有多重内涵,礼貌之礼、仪节之礼、伦常制度之礼。礼的核心表达恭敬之心,毋不敬是礼的精神实质。以礼节为例,则是待人接物的交往规范和文饰,《礼记·儒行》写道“礼节者,仁之貌也。”[4]表明礼为彰显仁道的载体。文人墨客和修行者把饮茶的物质层面升华为悟道修身的精神境界和礼仪行为,通过茶事中敬人的茶礼来体现以礼待人的仁爱之心,来追求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我关系境界。客来敬茶之礼,是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的践行,展现了人际交往中的日常性和由近推远的社会性。而礼的运用,则是处事以和谐、恰当最为可贵,即礼之用,和为贵的准则。仁内礼外的理论与实践所达的社会效应与目的就是中和之道,使人际标立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价值取向。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是历代茶人对深植于社会中的儒家中和思想境界的推崇,通过茶事的过程和结果来展示天涵、地载、人育的天地人之和的境界。因此,茶道展现了仁、礼、和相统一的儒家思想之道。自唐代茶文化形成并趋向成熟,以唐代陆羽、皎然、斐汶等为代表的奠基者开创了著书立茶文化的先河,陆羽提倡“精行俭德”茶人品格,斐汶总结茶“其性精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9]从茶的实物功效而至精神功效。道器相依的文化精髓经后世追随者的发扬而含弘光大。

佛家在我国茶文化孕育和发展中不仅推动了饮茶之风,而且创造了超凡脱俗的饮茶审美意境,禅茶一味把悟道和饮茶融通合一,涵盖了觉悟为宗的清净虚寂、明心见性、自悟度人、超凡脱俗、慈悲为怀等追求彼岸的主张。佛教禅宗的创立,主张顿悟成佛、注重心悟,认为佛不离自心,强调解脱不离世间。这为出家人走向农禅并作奠定了依据,在唐代寺庙经济的壮大中,推动了茶业的生产。禅宗六祖慧能的禅法,在中国佛教史上被称作“六祖革命”。慧能不同于北宗神秀的渐悟观点,主张直指心源、不落文字。这种自心“顿悟”的理念,开拓了人间佛教视域,即便在熙攘的红尘里,也能心中无尘自净,一旦悟得佛性常清净,便能站在无尘的山巅,因此觉悟为宗。茶与禅的结合,是禅僧在无日不茶中参悟的妙道,茶助修禅,禅通茶道。禅茶相连,既是茶自身的洁性,也是修行者对禅宗之禅落实于运水与搬柴的生活禅体悟,佛性在心中,佛理在身边,茶道中有禅机便是这一思想体现。“吃茶去”成为了参禅开释佛理的偈语和妙道,禅茶一味体现了佛门平常是道的佛理,举手投足皆是道场,一草一木皆是佛性,修禅、品茗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与之相连,佛教在茶事中融入了“清静”思想,静是品茶之道也是修行之道,静中品茶知茶味,静中参禅悟禅机。随着禅宗的发展,茶与佛门结缘,在佛门生活和仪轨中注入了茶的元素,以至佛门《百丈清规》的历代修编中,茶仪成为佛门完善的仪轨,禅茶一味更是佛门参悟的妙道。

道家、道教对中国茶文化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茶文化融含了取法于道,崇尚自然、贵生爱身、贵柔不争、俭啬谦下、清心寡欲、无为弃巧、见素抱朴、长生久视、隐逸逍遥等道家与道教理念。茶与道家的渊源结于魏晋时期,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魏晋玄学是一个时代的思潮,玄学以道家思想为其主要立论,糅合了儒家经学。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及竹林名士大力推广老庄思想,形成了魏晋风度、魏晋风流的社会时尚。当清谈之风逐渐成为意识流时,道家的崇尚自然、质朴、高洁、淡雅等理念植入人心,于是以茶代酒、以茶养廉赋予了饮茶的精神内涵。无论是《晋书》中描写的陆纳以茶果待客,还是《世说新语》记载的王以茶敬客而获“水厄”之名,他们为时代注入了一股清廉之风,以清茶代替酒池肉林的奢靡。随着历史的沿革,始于南北朝,兴于唐宋时期的茶会、茶宴以及茶社、汤社演绎为至今的茶话会,并以俭素为其格调。随着道家和道教分别作为学派和宗教立足于世,在与儒佛此起彼伏相互激荡的发展中,引领了中华文化审美的意识境界和哲学本体论的高度。以宋徽宗赵佶和明代朱权为代表的历代好茶且崇道者,把道家精神追求贯彻在茶事之中,宋徽宗《大观茶论》提出:“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简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荐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咸以高雅相从事茗饮。”[10]明朱权《茶谱》所写:“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练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岂惟清哉?涵虚子臞仙书。”“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谈而万象惊寒,茶之功大矣。……为云海餐霞服日之士,共乐斯事也。”[11]饮茶涤烦荡寐、益思清谈,助诗兴文、愉悦山水,因此为云海餐霞服日之士,即道门羽客、栖神物外的隐逸高士所钟情。

中国茶文化彰显了传统思想儒释道的理念,具有鲜明的“道”哲学特质,一杯茶映出儒家的操守、佛家的禅机、道家的高韵、道教的化羽。茶道为儒释道的展现,本身印证了儒释道的合流,因此一杯茶虽微小却是一方思想的天地。无论是崇儒、敬佛、还是仰道,儒释道的思想皆在一杯茶中折射出来并调和一起,时至今日,品茶悟道依然是茶文化的精神圭臬。

3 茶文化“器”的美学意境

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道器关系视角来诠释“器”,则为茶事的具体过程和相应实物,即茶事外在形式的体现。中国茶文化是审美意识和审美实践的统一。儒释道各自的境界追求贯穿于茶事中,构成了中国茶文化在美学意义上的特质。首先,美学的对象包含客观世界的美和人对客观世界美反映的全部领域。其次,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称之为美感。美感包括审美能力、审美取向、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其中审美感受为核心,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的心理现象。再次,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着审美意识,从这一角度讲,茶事具体过程以及实物彰显了茶文化“器”的美学意境。

雅洁之美。即高雅无邪。儒家重阳刚之美,道家尚阴柔之美,引领了中国艺术的两大基本类型,即阳刚和阴柔。无论浓与淡、神与逸,还是错彩镂金、出水芙蓉;也无论是都市之喧嚣,还是山林之幽静,中国艺术皆以内在审美意识物化于外,使物境与心境合一,以物境表达心境的追求。儒家之雅是熔式经浩,方轨儒门,道家之雅是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儒家之雅基于礼法道德的严整;道家之雅基于道法自然的自由脱俗。尽管儒道雅的内容不同,但在艺术审美上殊途同归。“雅洁”的审美意识于茶文化之中构成艺术美的实践,因此,品茶有境。于物境而言,有取境和构境基本类型。所谓取境,取自然之大美大雅,崇山尚水成为茶事取境的要则,山水情怀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天人合一的审美特质。所谓构境,则是依审美意识而创作的物境,即茶文化中的产品。因此,无论是取境于松间竹下、泉边江岸、幽石秀林、朗空皓月而汲泉烹茗席地畅饮,还是构境于雅室,小斋之外,别置茶寮,窗明几净、幽兰布饰、半窗竹影、中置茶炉、旁列茶器、活火新泉、达人朗士、兴起烹饮,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皆以物境传达意境。在茶事雅洁之美中,既喻意儒家以德修身之高洁雅趣;亦喻意佛家弃红尘脱俗念的净土追求;亦喻意道家同化于道的隐逸逍遥之心志。正如唐代诗人孟郊《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写道:“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开亭拟贮云,凿石先得泉。啸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乃知高洁情,摆落区中缘。”[12]雅洁之美是中国茶文化一以贯之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实践要则。

中正之美。即彰显中和之道,中正以观天下。在茶事中彰显了阴阳相济、和谐有序、掌握时机、不偏不倚的中和之道。中国六大茶类的诞生,虽茶类各异,但皆为“太和”而作,映衬出君子和而不同,百川异源皆归于大海,殊途而同归的道理。在烹饮茶用器上依然是宜茶宜水之用器,无论是唐代陆羽提出青瓷茶器则益煎茶法;还是宋代宋徽宗主张黑釉盏茶具宜点茶法;又或是明代许次纾提出茶具纯白为佳,兼贵于小以及紫砂茶具适宜瀹茶法。如此种种,精心得之,然后至烹茶的程序,火候、水温、茶量、投茶时机等等尽展中和之道,从而获得佳美的“太和之汤”。所谓“太和”是万物阴阳相荡形成的最高和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茶事正是协调各个环节以及对物的扬长避短的撷英过程和结果,并在品茶中由茶的滋味而至心的滋味,于是才有了皎然的三碗便得道;卢仝的七碗茶,清风生两腋,欲仙归蓬莱的感悟。更有陆羽及同道人的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的向往。中正于茶之美,而感悟万物并育的繁茂和谐,从而追求人的中正以观天下,人与自然相和共处,人与人相和而生。

俭素之美。即提倡简洁质朴的淡然之美。中国茶文化在审美意识和审美实践上表现为俭素之美。精行俭德为茶道精神之始,以茶示俭成为茶文化价值取向,以茶待客称之为“素业”之举,无论品茶物境的俭素,还是煮茶人品茶人的心如素简,清淡似茶,皆意指素心恬静的修养意识和践行。在儒家那里俭素之美更多表达清廉无污,见利思义之美德,不纵物欲不迷失向善的心志,养廉立德,淑世济民。对于道家俭素之美不仅是清心寡欲 (物欲、名欲等),而且更是涵盖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自然天成,朴素淡然之美的境界。对于佛家俭素之美则是放下俗念掸尽红尘的轻松之美,是达超凡脱俗的禅境之美,是参透水中月镜中花的彻悟之美。因此,俭而不陋,素而不俗,存于深邃;俭素是心灵觉悟而归于平淡之美;是随自然律动而获畅适安泰之美。就茶事而言,以贴近自然之生态为俭素之美;以顺应自然规律而创造艺术为俭素之美;以追求人格高洁无瑕为俭素之美。一言蔽之,以器融道。从历史典籍记载来看,古人建茶寮茶室皆以小而素雅为要则,室内布局也仅以烹饮茶相关的器具为准,在选择茶具茶器以适宜为佳,而非奢华,茶浮素杯,尤显茶之本色。

怡情之美。即愉悦心身。由于茶文化托物游心的载体特质,因此,减少了理论思辨的沉重和直白说教的枯燥,借物抒意使茶文化立体而鲜活。更因茶为食物而带来的味觉、嗅觉、视觉等感官愉悦,由感官的愉悦之美而牵引精神的愉悦之美,因此茶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而言,具有身心双养的特质,其美学冲击力更为凸显。中国饮食文化深厚广袤,体现在茶文化中,追求饮茶的内在品质则是重要鹄的,这就造就了中国茶文化的轻松柔美格调,加之文人墨客及修行者的推波助澜,增添了潇洒倜傥的风度、脱俗绝尘的形式、悦志怡情的面貌。尤其道家的隐逸逍遥之美和佛家禅宗之禅的无住灵动,使得中国茶文化自由奔放,少了程式化的拘谨。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保守、谨慎、封闭的特色,那么茶文化则是例外,茶文化本身的滥觞和发展,就是文人墨客及修行者为澡洗世俗的污浊而陶醉于茶的高洁,为冲破功名的羁绊而追求幽野烹茶的自由。就此点而论,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整体性上没有日本韩国茶文化的拘谨和程式化。自中国茶文化诞生以来,“雅尚”“清尚”是茶事的主题,由此逻辑推演,雅以为美,美则心怡。与传统的思维方式相契合,观物绝非为观物而观物,观物而取象,从而物象尽意象,在茶事中不仅获得佳美茶汤的口腹之享,而且获得精神开释的愉悦,获得友人朗士谈天论地话情的畅适。茶事是怡情之举,愉悦对己对人对物之情感。正是这种怡情之美,才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13]的大气风流和“歌停檀板舞停鸾,高阳饮兴阑。兽烟喷尽玉壶乾,香分小凤团。雪浪浅,露珠圆,捧瓯春笋寒。绛纱笼下跃金鞍,归时人倚栏”[13]的畅快不羁。历代有关茶事的记载不仅使人心灵感受到从卷帙里散发的茶香,而且领会了由烹饮茶而寄情抒怀的精神彻悟。

综上所述,茶文化深含道器相依的中华文化精髓,以茶事来体悟天地之道、人生之道。其“意”物化于事,其“言”抒发于诗文,其“美”含蓄于境。在人文精神方面,体现了儒释道的各自信仰,在审美艺术方面,体现了以茶之雅育人之雅的行为境界,使物境和心境相统一,通过物象而达意象的追求,就此而论,道器相依是茶文化一以贯之的精髓。

参考文献:

[1]郭彧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王弼.周易略例[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

[3]刘向.说苑校证[M].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

[4]胡平生,陈美兰.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周敦颐.周子通书[M].徐洪兴,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8]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何文光,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2.

[9]斐汶.中国古代茶学全书:茶述[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11.

[10]赵佶.中国茶文化经典:大观茶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11]朱权.中国茶文化经典:茶谱[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12]曹寅,彭定求,等.御定全唐诗:卷376_18[M].扬州:扬州诗局刻本,1706.

[13]王文诰.苏轼诗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中图分类号:G112;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306(2015)01-0067-05

收稿日期:2014-10-05

作者简介:田真(1963-),女,北京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宗教哲学、茶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

The Interdependence of Spirit and Vessels in Tea Culture

TIAN Zhen1,WANG Yi-jing2,YU Ze-nan2
(1.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Beijing 100191,China;
2.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London N1C 4AA,United Kingdom)

Abstract:Chinese tea culture experienced a long gestation from the Shen Nong to the Sui Dynasty.In mid Tang Dynasty,it had been established and gradually matured.Lu Yu in Tang Dynasty proposed the thought and conduct of appreciating tea.Jiao Ran first proposed the“tea ceremony”as the integration of religious practice and tea drinking,namely,practicing the doctrines while drinking tea.Owing to the advocating and promotion of practitioners as well as men of letters in Tang dynasty,Chinese tea culture had been featured by the metaphysical Taoism on the one hand,and the physical tool on the othe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Chinese tea culture has grown into an integrity entailing both the spirit of humanity and the aesthetic value.By analyzing the cultural gene of tea,the philosophy feature of Taoism,and looking through Utensils from an aesthetic aspect,this paper indicated the mutual interdependence of Taoism and Utensils.

Key words:Cultural gene;The mutual interdependence of Taoism and Utensils;Civil administration;The philosophical feature of Taoism;Aesthetic conception of Utensils

猜你喜欢
茶事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颜器式”之茶事与美育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崂山茶事
英语语言中的茶事活动研究
宋代茶事绘画及其文化内涵